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漫画家黄远林曾创作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如下图),请问漫画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罗斯福新政
B.雅尔塔会议
C.马歇尔计划
D.成立“北约”
2018-02-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二战后西欧不依赖美国而独立的同时,东欧正从苏联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据此判断当时的两极格局中
A.“冷战”重心地区变更频繁B.“冷战”出现持续缓和态势
C.美苏两国形成军事僵局D.美苏两国敌对意识淡化
3 .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 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材料中“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寓意是



A.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B.世界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C.美苏两极格局己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D.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出现
4 . 19492月,美国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总结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如果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要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找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以上言论体现出美国外交政策是
A.“冷战’政策B.“和平演变”战略C.孤立政策D.经济扩张政策
2018-01-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历史地图(示意图)包含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一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 图二欧洲联盟成员国示意图
比较图一和图二,提取两项有关国家、地区或世界格局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6 . 余秋雨在《蓝旗子和孩子》中写道:“到了布鲁塞尔就像提纲挈领,豁然开朗的看着欧洲如何在陈旧结构中脱胎换骨,挥别昨天。”他这里所说的欧洲“脱胎换骨”指的是
A.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
B.接受关贸总协定
C.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D.由经济联合向政治联合发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48年到1951年美国共向欧洲提供了大约131亿美元的“援助”,受援助国GDP从1948年到1952年底增长了25%。但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受援国需要承担经济和政治义务,例如部分工业发展接受美国监督;受援国必须放弃工业国有化等。其“援助”手段确定了美元的结算单位,打破了西欧各国的贸易关税壁垒,更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主义的影响,稳定了政权,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摘编自李申《杜鲁门主义的续篇》等

材料二   “一带一路”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趋势中应运而生,是时代的新生儿……“一带一路”,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樊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马歇尔计划”看上去是一个经济救助计划,其最终目的却在于大国争霸。“一带一路”遵循平等,追求互利。新时期,“一带一路”的精髓恰恰在于弘扬平等互利的好传统,坚持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好做法,追求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好效果。“一带一路”奉行自愿平等参与的原则,沿线各国完全根据本国利益参与进来。

——摘编自人民日报《“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有根本差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对战后欧洲发展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马歇尔计划相比,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8 .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指出:“统一的欧洲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来建设,……联合生产将不加区别和无一例外地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世界。”次年,欧洲六国发起成立了
A.上海合作组织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欧洲煤钢共同体
9 . 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2017-07-22更新 | 2966次组卷 | 4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法国著名领导人戴高乐,一直主张邦联主义一体化,反对二战后超国家主义的一体化;而他在1958年再次执政后,却做出了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决定,并积极配合《罗马条约》的实施。这说明戴高乐
A.思想根植于民族主义B.反对二战后欧洲的联合
C.主张贸易保护主义D.顺应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