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1947年4月发表文件,根据对外援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受援国和地区进行先后排序,顺序如下:
1.英国2.法国3.德国4.比利时5.荷兰6.奥地利7.意大利8.加拿大
9.土耳其10.希腊11.拉美12.西班牙13.日本14.中国15.朝鲜16.菲律宾

这表明
A.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核心
B.美国政府对亚洲局势预见不足
C.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地位最重要
D.拉丁美洲是美国对外扩张重点地区
2 . 1987年7月苏联《消息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攻击苏联中小学历史课教材,污蔑“以前的历史教科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谎言”。这种现象不仅表现于苏联的重要新闻媒体,而且反映在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重要决策中。据此可知
A.美国的和平演变产生一定影响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
C.苏联共产党开始放弃执政地位
D.社会主义价值观遭到颠覆
2019-02-26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重庆市第一中学等六校2019届高三1月联考(上学期期末)文综历史试题
3 .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2019-01-30更新 | 6455次组卷 | 8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60年代,当“巴黎高调宣扬与东方缓和、谅解与合作”的同时,联邦德国也认识到自己仅是美国对苏关系的筹码,“波恩(联邦德国首都)在悄悄地扩展同莫斯科及其卫星国首都的贸易关系”。这反映了当时
A.资本主义阵营走向分化
B.意识形态矛盾已不复存在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法德实现了政治上的联合
2019-01-2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重庆市部分区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5 . 1950—1953年,好莱坞推出了一系列电影,或者隐喻共产主义在国内的渗透,或者渲染共产主义扩张导致的劫难,或者标榜美国的自由与美好。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B.冷战政策的推行
C.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D.两极格局的形成
2019-01-2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重庆市部分区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6 . 二战严重削弱了西欧各国力量,使其生存受到“威胁”。在这种形势下,西欧各国一方面谋求联合自保,同时争取获得美国军事保护。由于冷战格局的影响,美国作为一个域外大国亦得以“赞助者”角色参与其中。据此可知
A.欧洲联合使美国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B.共同反苏成为美欧利益的契合点
C.冷战是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核心因素
D.美国主导着战后欧洲一体化建设
7 .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有必要寻求一条道路,它既能考虑到欧洲国家的安全需要,又能使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得以重建,经过这条道路,我们也将逐步地获得置身于世界各自由人民之中的平等地位。”这条道路应是
A.奉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B.推动西欧国家的联合
C.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
2018-07-1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这反映了
A.世界政治格局的新变化B.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解体
C.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D.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9 . 下图是一幅反映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漫画。它形象地揭示出
A.美苏对抗出现缓和
B.冷战中的局部“热战”
C.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D.两极均势下的“恐怖和平”
10 .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由盟友成为对手;到了80年代之后又谋求合作,促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因是
A.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B.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C.两国社会制度的矛盾
D.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2018-07-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