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阿尔德伯特在《欧洲史》中说:“欧洲国家曾建立起政治、经济和文化壁垒,……今天这些边界毫无意义,人员和思想来往畅通无阻,而且在欧洲十五国内部,已经到了拆除边境哨所的时候了,”这些变化说明欧洲发展的趋势是
A.走向联合的欧洲B.实现经济一体化
C.加强政治上的联合D.强化欧洲各国的壁垒
2 . 1949年1月,美国组织美、英、法、日等国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1983年美国成立“技术转让情报委员会”,其唯一职责就是对苏联获取技术行动进行跟踪,了解苏联的经济需求,两个“委员会”实质上是
A.冷战向经济科技领域的延伸B.对西欧进行经济控制的工具
C.维护其经济垄断地位的手段D.对社会主义实行禁运的组织
3 . 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困难,美国提出应对措施,援助西欧复兴经济,并意图控制西欧。这一举措是
A.实施马歇尔计划B.建立北约组织
C.提出“杜鲁门主义”D.推动欧洲联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A.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已经丧失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2020-09-29更新 | 962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5 . 1956年,通过苏美双方协商,《美国画报》在苏联境内重新发行;作为交换条件,《苏联》(后更名为《苏维埃生活》)杂志创刊并打入美国市场。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美国掌握文化宣传主动权B.苏联民众价值观混乱
C.美苏冷战扩大到文化领域D.美苏文化软实力相当
6 . 二战结束后,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长期对峙,进入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7 . 1947年,杜鲁门提出干涉别国内政的全球扩张政策;1969年,尼克松提出美国收缩战线、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新亚洲政策”;1981年,里根提出一套“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这些政策的调整
A.见证了两极格局的演变B.延缓了冷战局面的结束
C.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冲突D.反映了美国实力的变化
8 . 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3种重要刊物使用“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由此可知
A.报界一直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B.官方意识形态与主流民意互相背离
C.美国报界经常变更用语与政治无关D.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影响社会文化
9 . 在解放全人类的阳光大道上,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道路的彻底失败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将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10 . 二战后某组织成立时强调:坚持“集体防御”,基于在“民主、人权、法治方面的共同价值观”,将“为保证欧洲公正持久的和平秩序而奋斗”。该组织是
A.联合国B.北约C.华约D.欧共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