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学者提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能够“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重要因素有
①西欧国家走向联合
②日本迅速崛起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18-07-1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西藏拉萨市10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假日酒店对一批美国报纸、杂志编辑发表演讲时称:“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下列符合尼克松观点的是
A.冷战状态已经结束
B.美苏均势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C.意识到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
D.西欧、中国、日本仍未被视为独立力量
3 . 二战后,美国通过经济援助计划,将西欧国家纳入冷战战略轨道,提出该计划的是
A.马歇尔B.罗斯福C.丘吉尔D.尼克松
4 . 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C.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D.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2017-05-20更新 | 725次组卷 | 4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10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下列关于“新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以知识经济为基础②以信息技术为主导③“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④“新经济”就是第三产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 . 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发给华盛顿一封“八千字电报”,认为苏联在最大限度地发展武装力量,并以此不断扩张“势力范围”。对此,美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战后苏联积极扩充势力范围
B.电文主张对苏联实行“遏制战略”
C.美苏“冷战”促使世界分裂
D.美苏开始进入“冷战时期”
7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61年9月5日,赫鲁晓夫同美国记者兹贝格谈到:美国和苏联“都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让他安静下来。”

材料二   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而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苏联的外交策略。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在战后的政治意图。并根据材料一、二,结合知识,总结美苏争霸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