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据下表可知,“二战”后初期,西欧
年份西欧各国工业指数(1938年=100,目标130)西欧各国农业指数(“二战”前=100,目标115)西欧各国批发价指数
194911295108
1950124104124
195135111143
备注:表中“目标”为马歇尔计划提出的目标,1951年该计划宣告结束。

A.工农业生产迅猛发展
B.物价基本保持稳定
C.经济复兴隐含着危机
D.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均势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最古老、最有争议的理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对均势及均势理论认识上的分歧主要体现为下表中的两种。

观点一

现实主义

认为均势可以防止霸权,具有稳定国际体系的作用,是建立世界秩序的前提,同时有利于世界和平

观点二

理想主义

认为均势不能维护世界和平,且认为在争取均势的情况下,各国都在争强权,历史上的几次大的战争都是均势导致的结果。均势往往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达到实力大国间的平衡

——整理自尚伟《均势理论与世界秩序》


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材料,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3 . 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美英法德军事开支与国民收入总值比率表
A.和平主义思潮发展B.冷战局面的结束
C.西方优势逐渐加强D.多极化趋势加强
2018-02-1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辉南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4 . 下表是关于冷战史研究中各学派的不同观点,由此可以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A.观点不一致反映了历史研究的复杂性
B.新冷战史的研究方式最为合理准确
C.各种学派选出不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D.冷战起源是冷战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5 . 下表统计了美国、西欧和日本在1960年、1970年和1980年的GDP数值(单位:万亿美元)。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年份
国家/地区
1960年1970年1980年
美国0.541.082.86
西欧0.360.853.86
日本0.040.211.09

A.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遥遥领先
B.西欧国家完全摆脱了美国控制
C.日本已跃居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D.世界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6 .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在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最大的剥削者。下表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562年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
1583年英国开始在北美殖民
1600年伦敦商人开始组建东印度公司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1742年英国与西班牙发生贸易战争
1825年斯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材料二“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演进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债务的盟国间的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材料三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危害自己,更要殃及全人类

——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三件大事。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确立各自经济地位主要方式的不同。

7 . 下表为经济互助委员会章程(宗旨)的演变概况(节选).由此可知该组织
时间章程(宗旨)
1959年在“国际分工”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全面的经济合作”
1962年首次对欧洲以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1988年与欧洲共同体签署联合声明,双方互相承认,并正式建立关系
1991年成立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的开放型“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以取代目前的经互会

A.符合苏联与东欧经济发展规律
B.推动了社会主义阵营不断扩大
C.后期的政治意识形态逐渐弱化
D.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产物
8 . 下表(数据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概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年代1950196019701973
与日本的贸易+2.4+2.0-15.9-19.4
与西欧国家的贸易+2.0+10.7-5.8-17.8

A.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B.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
C.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D.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

9 . 世界政治格局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写出上图空白处的事件,并指出该事件开创性的意义。

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绝大多数美国人都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一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在西欧人看来,美国的财政和军事援助、北约以及遏制政策都属于防御性质,是被苏联扩张主义所引发的;但站在苏联人的立场上,这些却都是充满敌意的行动。

——《现代世界史》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冷战”出现的原因。

某学习小组为撰写历史小论文搜集了如下资料:

①1949年,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一边倒”的方针。

②1949年,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交。

③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④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⑤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⑥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3)运用上述材料,提出两个观点,完成下表。

资料序号

可论证的观点

观点一:

观点二:

2018-01-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据此判断
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相对衰落
B.日本逐渐处于出超地位
C.西欧共同市场出口增长速度最快
D.世贸组织推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
2018-02-14更新 | 4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