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以下是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这说明
苏联1950年完成1600公里射程火箭研究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1年苏联宇航员航天成功
美国1953年发射一颗射程800公里火箭1958年,美国第—颗人造卫星上天1969年美国成功登上月球
A.冷战推动科技进步B.苏联科技长期领先
C.军备竞赛日趋激烈D.信息技术取得突破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后国际关系大事记

战后
初期
杜鲁门主义出台、马歇尔计划的提出;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中苏建交;第一次柏林危机;德国分裂;北约建立
20世纪
50年代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中苏关系恶化;华约建立
20世纪
60年代
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苏美英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中法建交;欧共体成立;美苏达成了举行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协议
20世纪
70年代
美苏首脑会谈,举行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苏美达成为期5年的空间技术合作协议;苏联出兵阿富汗;欧共体的扩大;日本“全方位外交”提出;中美关系缓和到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20世纪
80年代
美苏中程导弹协议签署;欧共体进一步扩大;东欧剧变;日美加强同盟关系;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中苏关系正常化
20世纪
90年代
苏联解体,冷战对峙格局结束

——据方连庆、王炳元等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


从上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实关联,史论结合。)
3 . 1988年美苏交换《中导条约》批准书,里根宣布“冷战"结束;而苏联解体后1992年两极格局才走向终结。这说明(   
A.美苏“冷战”导致苏联走向解体B.“冷战”引发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C.两极格局并不必然形成“冷战”D.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劣势状态
4 . 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的条件是:“西欧必须集体制定复兴计划,并月要互相协调生产与流通。”马歇尔援助的这一条件最直接的影响是
A.便利了美国控制西欧,遏制了社会主义向西欧的扩延
B.协调了西欧国家的矛盾,直接导致了欧共休的建立
C.加剧了与社会主义苏联的矛盾,标志了两极格局的建立
D.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以及统一-市场的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是德国分裂的象征。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联邦德国以及西柏林,柏林墙被迫开放。当天,有数十万民主德国人涌进联邦德国,此后,许多人在联邦德国滞留不归。所以有人说,德国的统一不是用手来表决,而是用脚来表决的。这反映了德国统一
A.符合当时德国历史发展趋势B.肇始于两德之间的人员往来
C.由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决定D.得益于美国的和平演变政策
6 . 美国在提出马歇尔计划时,要求西欧国家只有联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接受美国的援助,其目的在于使西欧成为美国商品和资本可以自由进入的“一个没有内部贸易关税壁垒”统一市场。这表明,马歇尔计划旨在
A.推动西欧各国的联合
B.扩大美国的海外市场
C.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D.防止苏联向西欧渗透
7 . 某西方学者说:“直到美国觉察欧洲普遍不满与苏联的影响日益扩大的危险同时出现时,它才被迫制定了‘马歇尔计划’,答应为大规模恢复‘自由世界’的工业提供巨额资金。”该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出台的目的是
A.履行“北约”成员的义务
B.缓和两大阵营的紧张局势
C.对抗“华约”集团的冲击
D.扶持西欧国家和遏制苏联
2017-11-09更新 | 463次组卷 | 26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