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改变了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比,而且还直接冲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在远东的战略部署。在新中国成立后约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由此导致中美关系不可避免地走向敌对与冲突。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军事实力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同时美国还深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另一方面,连同中美现实主义式的外交互动有力地促成了中美外交的革命式接近。

——摘编自袁校斌、晋军《20世纪70年代后中美关系发展模式研究》

材料二   在任何国际政治场景中,身份界定是确定两国关系性质的根本前提。只有在明确对方的身份之后,才能够确定双方关系的性质,中美经历了一段关系良好的时期,在共同应对苏联威胁中进行了诸多方面的合作。1997年,中美承诺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1999年,李肇星大使发表《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演讲;2011年,确认将共同努力,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特朗普总统执政之后,美国的一个重要行为就是明确了中国的对手身份。在这样一种身份政治的背景下,美国将中国视为竞争性、挑战性的大国

——摘编自秦亚青《美国对华战略转变与中美关系走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大国关系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关系走向的认识。
2023-10-2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检(一)历史试题
2 .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国家主权在越来越多的向政府间国际组织转移。比如,向联合国、地区组织转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力,向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转移经济权力,向各种各样的其他非政府国际组织转移社会权力。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主权转移B.全球化之下大国由对抗转为合作
C.各国的国内规则与国际规则一致D.国际组织日益侵夺民族国家主权
2022-05-27更新 | 373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云天化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材料   在越南抗法、抗美救国战争期间,中国对越南进行了全面无私的援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但1973年越南抗美战争胜利后,越南为谋求地区霸权不断挑起边境冲突,并大肆迫害、驱逐越南华侨和华裔越南人。1978年夏天,越南共产党四届四中全会竟把中国列为“最直接、最危险的敌人”,并叫嚣打败中国。19792月中旬,中央军委命令广西、云南的边防部队对越军进行自卫反击作战。我军连续打下同登、谅山、禄平、高平等20多个越南城镇和战略要地,使越南战略纵深门户洞开,给予越南侵略者以严厉的教训和惩罚。从35日至16日,我边防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全部撤回中国境内,取得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重大胜利。

——摘编自张健国《新中国边境上的自卫还击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战的意义。
2022-05-01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殖民地制度逐步瓦解,但是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仍然取决于少数西方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基于共同的历史遭遇和独立后面临的共同任务,希望通过群体会议而展现政治团结,从而增加与前殖民地宗主国以及更广泛的发达国家的谈判能力。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确定了合作磋商的原则,促进了原料生产国和输出国组织的建立,提出了在发展中国家间实施资金和技术合作的倡议。由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都处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些国家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发展民族经济,开展专门的经济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是南南合作的两个最大国际组织。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在联合国的支持、引导下,在各成员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南南合作蓬勃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摘编自查道炯《南南合作运动历程:对“一带一路”的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南合作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南合作的特点。
2020-01-12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期第四次一轮复习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大事记(部分)

1946年,联大通过第一项决议,主要内容涉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以及全面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948年,在巴勒斯坦设立第一个联合国观察团,即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

1954年,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因其在欧洲救济难民的工作首次获诺贝尔和平奖。

1978年,联大首次就裁军问题举行特别会议。

1992年,安理会通过决议,向马其顿派遣维和部队。

2005年,17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消除贫困、促进人权、打击恐怖主义和帮助经历致命冲突的国家恢复正常方面达成了主要决策。

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合国在维和领域出现一系列难题。1993年维和费用达36亿美元,维和行动的支出常大大高出维持联合国正常运转的花费。到2005年为止,维和行动中殉职人员已达2000人。2006年,伊朗总统内贾德称安理会制裁决议是“一张破纸”,根本无法对伊朗造成任何损害。2002年,美国正式退出美苏签订的《反弹道导弹条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成立的背景和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面临的困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经济体系被认为是“基于普遍性的行为原则协调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间关系”的多边主义。彼得·卡赞斯坦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多边主义是一个双重等级安排的“地区性世界”:第一重等级安排是在美国和德国、日本之间,作为美国控制欧洲和亚洲的支点国家;第二重等级安排则是德国和日本分别同欧洲和亚洲的其他国家之间。戴维·莱克则将这种等级关系推广到整个国际体系,认为“国际等级创造了国家间不同的功能分工和相互依赖”。约翰·伊肯伯里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多边主义总结为“有自由主义特色的政治等级秩序”。美国居于这个等级秩序的核心,七国集团(G7)是多边主义的内核,其他发达国家是中间层,发展中国家则处于最外层。21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成了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也逐步上升。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趋于对等,相互融合的程度也在加深,等级化程度明显降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下半叶世界经济多边主义体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世界经济多边主义转型的原因,并就如何践行“多边主义”谈谈你的看法。
2024-02-27更新 | 73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新课标卷,12+3模式)(河南、山西、新疆、西藏、云南专用)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1500年~1998年世界部分国家GDP(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图,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1500-1998年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GDP增长率趋势图

——(英)安格所·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   第一个转折点,指人类在纪元1000年左右开始了麦迪森观察到的“纪元千年转折”或者称作“麦迪森千年转折”。在“第一个千年”(公元0~999年),人口增长六分之一,但是人均收入零增长;在“第二个千年”(公元1000~1998年),人口增长了22倍,人均收入增长了13倍,结果使全球GDP规模提高了逾300倍。在“第二个千年”中,于1820年前后又出现了更大的增长反差,开始了“麦迪森1820年转折”:在1820年前,人口增长了4倍,人均收入仅增长了50%;在1820年后,人口增长了5倍,人均收入提高了8倍。在整个“第二个千年”,一个重要的生命福利指标——平均人口预期寿命,从“第一个千年”末的24岁上升至20世纪末的64岁。

——摘编自伍晓鹰《从去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银索长期增长密码》

材料三   “如果全球的政治家们有足够的智慧,放弃重商主义下的‘丛林法则’,回到以规则为基础的惠及全人类的全球市场化,那么我们就可以重现自由市场经济的辉煌!人类是有未来的,也是可以有大发展的,但是需要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所展现的大视野。”

——摘编自伍晓鹰《从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探索长期增长密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1820年间中国与西方GDP出现“麦迪森1820年转折”的不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下半叶中国CDP变化的总体趋势及其主要因素。
(3)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的观点的理解。
2024-05-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曲靖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试题卷-高中历史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移居墨西哥托雷翁城的华人辛苦劳作,经营餐馆、商店、旅店等小本商业积累了财富。1911年,墨西哥发生叛乱,叛军出于仇富心理,杀害华人300余人。清政府向墨西哥政府发出了最为严正的抗议,并任命张荫棠为特命公使赶赴托雷翁城实地勘查,后来两国达成《墨国赔偿华侨损失证明书》,确定墨西哥对大清赔礼道歉,赔偿遇难侨民损失。墨西哥虽口头答应,却一直拖延不肯支付,加之中国政局变动而不了了之。1912年,中华民国重申两国之前签订的证明书有效,但“托雷翁惨案”迟迟未得到解决。新中国成立后,中墨于1972年建交,2013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边关系发展进入快车道。2021517日,墨西哥总统洛佩斯为110年前的“托雷翁惨案”向中国和墨西哥华人社群道歉,并修建纪念馆。

——摘编自冯秀文《中墨关系:历史与现实》等

材料二   20162023年中国与墨西哥双边货物进出口额

——摘自华经产业研究院《中国与墨西哥双边贸易额与贸易差额统计(2016202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托雷翁惨案”长期未能解决的政治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代中墨双边贸易额增长的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墨关系对处理国家关系的历史启示。
2024-03-30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长期肆意干涉拉丁美洲事务。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美国政府武力入侵的同时,更侧重于用“民主化”与“和平演变”的手段干预拉美地区事务。1999年,美国政府推出“新干涉主义”,竭力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充当“世界法官”。后冷战时代,拉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开始不断下降。同时,拉美地区成立了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组织,在运用自身力量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立,凸显了越来越洪亮的“拉美声音”。201311月,美国政府宣称放弃“门罗主义”,然而就在当天,又对古巴进行了抨击。此后,美国政府又相继对委内瑞拉等国的内政进行了干涉。

——摘编自徐世澄主编《帝国霸权与拉丁美洲》等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中国同东南亚各国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1997年,东南亚地区爆发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积极行动,对缓解危机、稳定东南亚地区经济乃至世界金融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东盟各方面关系全面加强: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硕果累累,人文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广泛共识202111月,习近平指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我们摆脱冷战阴霾,共同维护地区稳定。我们引领东亚经济一体化,促进共同发展繁荣,让20多亿民众过上了更好生活。”

——摘编自黄庆、王巧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宣称放弃“门罗主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处理同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原则。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处理同周边国家关系的根本区别。
2023-06-11更新 | 6200次组卷 | 3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民族中学2024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知识产权制度发源于欧洲。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授予发明者的发明独占经营权,到1851年,根据该法共颁发了13023项专利。此后,美、法、德、日等国纷纷颁布专利法,对工业发明、注册商标、文学艺术等予以保护。1883和1886年欧美国家经过谈判先后签订《巴黎公约》和《伯尔尼公约》,签约国依据自愿原则遵约。1898年,美国修改专利权法,延长了发明专利保护期限。1967年在联合国框架下成立了专门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将商业方法、软件程序等纳入到了保护范畴,各国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也日益趋同。80年代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开始单方面把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挂钩,使用惩罚性的贸易报复严惩他国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1994年世贸组织成员国签署《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协定对各国有约束性的强制力,规定各方可以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进行知识产权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并设定了旨在约束成员国行为的惩罚机制。

——摘编自《西方专利制度发展历程简论》

材料二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成为中国大陆知识产权保护的开始。此后30多年,中国相继颁布实施了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以及30多部相关法律法规。1985~1994年,中国先后成为《巴黎公约》《关于集成电路的知识产权保护条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录音制品公约》和专利合作条约的成员国(签字国)。1992年和2000年两次修改专利法,在专利保护范围、保护期限、专利人权益及保护等方面与《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更趋一致。

——摘编自《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说明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大陆)知识产权制度与世界知识产权制度的相似之处,说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