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表:1998-2018年各地区对外贸易占比(%)

Tab.1Shareofsomecountriesininternationaltradeduring1998-2018

国家199820022008201819982018年变化
中国4.216.208.6712.348.13
印度0.620.801.491.831.21
美国15.6514.6911.0610.83-4.82
日本8.286.064.663.88-4.40
德国9.488.587.637.30-2.18
英国5.284.893.493.06-2.22
法国5.535.064.043.43-2.10
意大利4.153.803.342.81-1.35
拉丁美洲2.832.273.312.890.06
非洲1.832.073.212.680.85
大洋洲1.631.401.611.680.05

注: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ATD)。


(1)阅读材料一概括表格反映的经济现象。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人类历史告诉我们,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导向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


(2)结合材料二围绕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3-03-2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海亮艺术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3高一下·湖南·学业考试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表格,回答问题。   
时间重大事件影响
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
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②、③处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表格内容所体现的世界发展趋势。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是如何应对这一世界发展趋势的?
2023-06-26更新 | 8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所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已举办的一些世界博览会举办时间、名称、国家及其主题或内容(节选)

年份博览会名称国家主题或内容
1851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英国英国首创万国博览会,展出蒸汽机、汽轮船、气压机、起重机、.纺纱机、抽水机等产品,展馆.“水晶宫”获得特别奖。
1876美国独立百年晨览会;美国美国独立国百年;新风格住宅、电话,打字机、缝纫机
1889巴黎世博会法国纪念法国革命100周年
1964纽约世博会美国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1967蒙特利尔世博会加拿大人类与世界
1970大阪万国世博会日本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1984新奥尔良世博会美国河流的世界—一水乃生命之源
1985筑波世博会日本居住与环境一人类家居科技
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从表格中提取三条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1-07-31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4 . 世界体系

世界体系,又称作国际格局,通常指的是一些大国通过条约或协议所划分的势力范围及形成的统治秩序。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世界体系大致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演变。


问题:
(1)请按示例,完成以下表格:
体系名称形成时间重要特征
第一次
(示例)
维也纳体系拿破仑战争(或反法联盟打败拿破仑帝国)后俄、普、奥三国组成“神圣同盟”分割欧洲。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多极格局

(2)纵观这近200年的历史,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你认为主要因素有哪些?
2019-11-0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5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20世纪的重大战争表(见表)

时间

名称

主要原因

1904﹣﹣1905

日俄战争

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50﹣﹣1953

朝鲜战争

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

1961﹣﹣1975

越南战争

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

材料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作者认为:“如果21世纪会是一个和平的世纪,那么它不仅是由国家间的均势或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性或是由思想技术层面上的全球化带来的,而是由通过超越国境的个人或集团的网络结构带来的可能性会更大。”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表格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二所提供的视角分析21世纪人类和平的可能性。

2017-06-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全真模拟(第四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近一个世纪以来,时代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化,从20世纪前半期的“战争与革命”变为20世纪后半期的“和平与发展”。《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
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历史充分体现了当时“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2)20世纪后半期,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世界人民厌恶战争、要求和平,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虽然局部战争仍然不断发生,但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另一方面,广大亚、非、拉国家独立后,走上了现代化发展道路,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争取民族的繁荣富强。“冷战”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要地住。
依据材料分析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原因。
(3)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外交政策,说明我国是如何抓住“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机遇的。
2016-11-18更新 | 5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云南省昆明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后直至晚清时期,“天下观”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是把中原王朝看做“一个文化共同体,而不是一个政治疆域,更非一个种族疆域”。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崇尚的是仁、德、礼等文化价值观念,所要实现的是协和万邦的天下秩序。……良好的商业航海气氛和城邦政治孕育了古希腊人朴素的世界主义观念,斯多噶派最先提出了“世界大同主义”的观念,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言:“全世界都是我的故乡”。古罗马帝国亦产生了一种帝国精神,即对武力征服、对外开拓、帝国一统的追求。

——摘编自侯毅、吴昊《论中国“天下观”与西方“世界主义”》

材料二下表是近代以来海上霸权的更迭简况

时间霸权更迭
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
17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初英国取代荷兰的霸主地位,随后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
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
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

材料三

新中国“世界观”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对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前后10年,迅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认清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第四个阶段是2012年之后,积极倡导并致力于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合摘编自江涌、王力、黄莺《60年中国之“世界观”》等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比较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罗马“天下观”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以来海上霸权演变的特点,并归纳影响海上霸权演变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进入21世纪后中国倡导“和谐世界”“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2024-05-2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世界农产品中食品的贸易数额,19世纪50年代约近400万吨,80年代增加了三倍多,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约为4,000万吨,后来历经两次大战,大体上也还维持这个水平,只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又突增了一倍(详见下表)。

1854—1858年~1962—1966年世界农产品(食品)的出口额(单位:百万吨)

 1854—58年1884—88年1901—13年1924—28年1934—38年1952—56年1962—66年
小麦
黑麦
大麦
燕麦
玉米
牛肉
猪肉
羊肉
黄油
总计
2.5
0.3
0.3
0.2
0.5
0.03
0.04

0.03
3.9
9.5
2.0
1.9
1.4
2.5
0.1
0.3
0.2
0.1
17.82
19.6
2.3
5.5
3.0
6.8
0.6
0.4
0.2
0.3
38.7
23.8
1.9
3.4
1.6
8.4
1.2
0.6
0.2
0.4
41.5
17.3
0.9
2.6
0.8
10.0
0.9
0.5
0.3
0.6
33.9
27.1
1.3
5.9
1.5
5.3
0.9
0.5
0.4
0.4
43.3
54.4
4.5
6.8
1.3
22.3
1.4
0.8
0.5
0.6
92.6

数据来源:R.M.Stern,Kyklos,13,1960,58—61;F.A.O.Tradeyearbook,Vol.22,1968。

——摘编自董恺忱《农产品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贸格局越来越趋向于多极化和区域化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间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国家参与到国际贸易市场,农业国际贸易发展也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详见下图)。

(图)1992—2020年主要经济体农产品出口额占全球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

数据来源:由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计算整理所得

——摘编自吕屹云、方凯、许思源《近30年以来国际经贸格局变化和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农产品出口的因素并就如何扩大农产品出口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2)根据材料二,任选上图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数据进行解读。
2024-03-19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山东·模拟预测
9 . 某学习小组以“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和平与发展遭遇严重挑战”为主题,找到了关于海湾战争的一些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海湾战争大事记

1990年
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8月7日美国向海湾地区派出军队
8月31日联合国开始与伊拉克谈判
11月9日美国在海湾地区扩军一倍
1991年
1月16日“沙漠风暴”行动开始
1月17日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导弹
1月24日多国部队在海湾地区发动地面攻势
4月11日海湾战争交战国实现正式停火

材料二:图片集

——以上均摘编自世纪图志编写组编写的《世纪图志》

(1)材料一对探讨这一主题有何价值?
(2)材料二从怎样的视角拓展了我们对研究主题的认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10-2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选择考冲刺(四)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泛政治化及自身僵硬体制导致WTO在全球经贸治理中被逐步边缘化,WTO受到美国这一主要成员的频繁抵制和批评。美国指责WTO对发达国家极为不公平,要求加强对不当竞争、强制技术转让等问题的重视,保障西方发达国家的权利。中国则先后发布了《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中国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建议文件》(其主要内容见下表)等。

改革领域

改革做法

解决危及世贸组织生存的关键和紧迫性问题打破上诉机构成员遴选僵局;严格对滥用国家安全例外的措施的纪律;严格对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单边措施的纪律
增加世贸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相关性解决农业领域纪律的不公平问题;完善贸易救济领域的相关规则;完成渔业补贴议题的谈判;推进电子商务议题谈判开放、包容开展;推动新议题的多边讨论
提高世贸组织的运行效率加强成员通报义务的履行;改进世贸组织机构的工作
增强多边贸易体制的包容性尊重发展中成员享受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权利;坚持贸易和投资的公平竞争原则

——据《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报告(2020)》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在世界贸易组织中角色的转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影响。
2024-05-2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