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海纳百川

材料一

   

(1)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材料中海上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

   

(2)为什么当时的人将西班牙大帆船称为“银船”?

材料三   1941年《大西洋宪章》宣布的八点原则中包括:他们(英美)希望将努力使未来世界的所有国家无论大小、战胜国或战败国,都享有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贸易并获得它们经济繁荣所需要的原料,同时对它们现有的义务给予应有的尊重。

1942年到战争结束时,美国共计向38个国家提供了租借援助,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承担“按无歧视原则开放国内市场、实行多变自由贸易”的条约义务。

194444个反法西斯联盟成员国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1947年美国借助关贸总协定草案,为实现以多边互惠性最惠国待遇为核心的国际贸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础。

——金卫星《二战期间美国筹建战后世界多变自由贸易体系的历程》

(3)结合材料三,分析二战后世界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建立的原因。

2000-2020年间美洲、欧洲和亚洲商品出口占比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4)结合所学知识,对上图中的信息作出相关分析。
2023-07-10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进入21世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材料一 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材料二 麦肯锡全球增长模型对2030年全球各地经济实力进行“预测”,主要国家的全球经济总量占比结果如下:美国、欧洲下降,中国、印度缓慢上升,俄罗斯、日本基本持平。美国国家情报局委员会专家编写的《全球趋势2030》以此数据为依据,描绘了四种截然不同的未来世界发展图景类型。

图景类型

大停滞的世界

大分化的世界

非国家化的世界

大融合的世界

美国和欧洲不再有能力或兴趣维持全球领导地位,将重点转向国内,火车头的熄火导致全球化停转,这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未来。经济不平等成为主要特征,经济仍以温和的速度增长,世界却因各层次的分裂而变得更不安全。非国家行为体在解决全球性挑战中扮演领导角色,这是一个拼接起来的、不均衡的世界。美国和中国合作,全世界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上的合作。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任选未来世界发展图景中的一种典型类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选择的理由。
3 . 国际贸易反映世界经济走向,分析下列图表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1894~ 1993年中国与日本、美国、苏联的贸易额



请问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9 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美、英两固对外贸易额都快速增长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20 世纪30年代初,导致两国贸易额急剧下降的原因是什么。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美、英两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有何差异,导致美国这样的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1894~ 1933华,日本对华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格局有何特点? 请从经济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国际、国内因素。
2020-05-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中阳光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2014年的统计,全世界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资产占人类财富总量的近40%,而最贫困的50%人口拥有的资产仅占人类财富总量的1%。这个状况至今基本没有改变。

——据《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   自以色列1948年建国以来,巴以之间的恩怨持续70余载。巴以时常会因圣地归属等问题爆发摩擦乃至暴力冲突。

——据中国新闻网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概述国际社会的应对举措。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紧张与缓和、动荡与和平交替变换的局面。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得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美]沃尔特·拉弗背《美苏冷战史话1945—14975》
材料三: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2002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98828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31.54%。
另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的2008年年鉴显示,美国2007年军费开支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5468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的45%。
材料四:美国在冷战后无法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性帝国,而其存在本身又构成了其他各主要大国联合制衡的目标。
——李鑫炜《体系、变革与全球化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什么影响?在军事方面美国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威力”受到那些国际力量的限制?
(3)上述材料反映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变化趋势?(3分
2019-01-30更新 | 6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新疆乌鲁木齐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材料二:


材料三“本协议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既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的目标……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材料四 在过去20年间,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根据联合国去年的统计,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了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2003.3.28《人民日报》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三大经济组织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方向。
(2)依据材料二中的三张图片,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经济集团?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什么趋势?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经济组织成立的时间和中国与该组织的关系。
(4)据材料四指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2020-07-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岳麓版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在美国的策动下,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同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有利于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元的地位大大加强,大大有利于美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英国极为不满,拒绝批准这个协定,但美国突然宣布“租借法案”停止执行,英国立即发生财政金融危机。1945年12月,英国被迫批准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数据比较

材料四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这项措施将使共同市场对美国的出口货物交付的平均关税增加一倍。对此,西欧共同市场六国达成了一致协议,要求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等措施,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英国财政大臣立即通知美国,英国完全同意共同市场六国的建议。

—西北大学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突出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原因,并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导致这种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美国与西欧同盟国之间在经济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材料三、四反映的经济状况对美国与西欧、日本的政治关系以及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影响?

8 . 走向全球化是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小小的伊比利亚半岛征服海洋、进而主宰世界长达一个多世纪呢?

材料二19世纪中叶,英国生产的棉纺织品80%销往海外,而所需的棉花几乎全部靠国外进口。这一时期,从欧洲输出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这些产品主要输往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殖民地则主要出口农矿原料,其中又以棉花和羊毛出口数量增长最快。

材料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

年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
1937年41.412.5694.8
1948年56.411.74.14.31.5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推进。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忧虑。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西班牙、葡萄牙“征服海洋”的政治条件和精神因素;西班牙、葡萄牙开启了怎样的“人类历史大幕”?

(2)根据材料二,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在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中具有怎样的地位?结合材料分析促成这一地位的关键因素。

(3)材料三的数据表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有什么影响?

(4)根据你对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了解,选择一个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你的解决思路。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70年代末,全世界只有跨国公司1万多家。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分布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分公司或子公司达到276659家,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4倍和7倍,跨国公司的实力也大大增强。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统计,跨国公司的产值已占资本主义世界总产值的40%,控制了世界贸易的50%,工业研制技术专利的80%,技术转让的3/4和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的90%。全世界最大的100个经济实体中,有近一半是跨国公司。

——《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跨国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跨国公司发挥的作用。

2018-10-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的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材料二: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统计,目前世界有45000家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生产的40%、贸易的50~60%、技术的60~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技术专利的80%。

材料三:中国海尔集团现已在海外发展了60多个经销商、3600多个经销点,在海外设立成品生产工厂13个,在中国建工业园10个,产品批量出口到世界十大经济区域。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

B.拓展探究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C.小题快测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2018-04-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课时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