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G20(二十国集团)1999年正式成立,由G7成员国、金砖5国和8个主要经济体(韩国、阿根廷、印尼、澳大利亚、墨西哥、土耳其、沙特阿拉伯、欧盟)共同组成,约占全球人口的2/3,为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和新契机。据此可知G20
A.解决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B.是多极化趋势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
C.属于国际政治合作的主要论坛组织
D.是当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集团
2021-06-01更新 | 354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1届高三第九次模拟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特朗普时期(2017--2021)美国“退群”统计表

综合此表可知
A.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逆转B.政治多极化趋势得到发展
C.治理赤字加剧了全球挑战D.动荡与对抗成为时代主题
2021-05-22更新 | 27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1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3 . 据统计,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在2014年已经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21%,在2005年至2014年的十年间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超过50%;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接近40%,一大批发展中国家也在持续快速发展。据此可知.这些现象
A.强化了国际政治经济合作机制B.反映了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C.表明金砖国家居世界主导地位D.反映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020-11-01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说:“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并未在公众中引起太多洋洋得意之感,而公众倾向于对美国在海外的责任做出更加有限的界定。1995 年和1996年进行的民意测验表明,更多公众更喜欢与别人“分享'全球力量,而不是由美国一家垄断.”这反映出两极格局后
A.冷战思维仍占据主导地位B.美国综合国力衰退较明显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020-08-05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5 . 2016年7月14日,法国尼斯遭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很多无辜群众死伤。不久,德国接连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世界各国对此纷纷谴责。在如今日益发展的多元化社会中,恐怖主义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隐患。对以上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日渐遭到挑战
B.世界民族不对等性加剧了局部动荡
C.冷战思维深刻影响着欧盟对外政策
D.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6 .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A.“最和平”是指“冷战”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2017-08-23更新 | 269次组卷 | 28卷引用: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09—2010学年度高三“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2012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中东之春(巴以磋商重启中东和谈)、伊拉克之夏(发生系列恐怖袭击)、日本之秋(日本非法宣布钓鱼岛“国有化”)、朝鲜之冬(朝鲜成功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C.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8 . 2023年9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启动一项应急计划,计划筹集1.23亿美元,向苏丹17个粮食不安全形势最严峻的州提供紧急援助。与此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对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开展实地访问,再一次重申有关核电站的安全倡议。这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即将建立B.当今全球治理的主要力量已发生重大变化
C.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提升D.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3-12-15更新 | 286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三个高潮期,第一个是战国时期,商人势力成长、商业中心出现;第二个是唐宋后期,生活必需品逐渐成为商品交易的大宗;第三个高潮出现在明清,两者都是延续百年的统一王朝,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等都成为商业发展的新因素。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与特点》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商业贸易的大扩张使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贸易中心逐渐转移,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第三个高潮”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促使欧洲出现“商业革命”的历史事件,概括欧洲“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出现的问题,并简明指出中国的应对举措。
2023-02-10更新 | 282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冷战期间,联合国总共只进行了13次维持和平行动,距国际局势的要求和广大会员国的期望都相差很远。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外部环境有了根本的改善。20世纪80年代末,美苏在安理会各项表决中的一致投票率超过了95%,两国动辄使用否决权相互对抗的情况开始成为历史。全球各地受美苏操纵或支持的热点冲突纷纷降温,联合国继而担负起和平解决多年遗留问题的主要责任,并且得到了多数会员国的认可和支持。1988年—1995年间,联合国共进行了24次维和行动,超过了前40年维和行动的总和。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职能和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纳米比亚和柬埔寨,联合国直接负责组织和监督选举,并为完成这一任务接管了过渡时的部分行政权力。在马其顿,出现了第一支联合国进行设防性部署的维和部队,标志着联合国维和行动向预防冲突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战后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联合国维和行动变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