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5 道试题
1 . 如图为《奏定学堂章程》的部分内容,其颁布表明当时中国(     
学堂分为初等和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级……高等学堂毕业生授予举人功名,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毕业生授予生员功名。
A.学堂选官制度设立B.近代教育事业起步
C.完全确立近代学制D.新旧教育体制并存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合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2 . 20世纪初,清廷正式宣布考察政治的决定后,获得了国内外社会各界广泛认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朝廷对立宪政治认识的大转变。“纷纷革命颈流血,无非蛮动力。一人坐定大风潮,立宪及今朝。”一时间内国内外革命的风声也都消失。由此可见清末宪政(       
A.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B.使得知识分子意见趋向统一
C.是清廷通过改革自救的手段D.符合其时代背景和政治需求
今日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明朝吏部司官的铨选实行分省配额制,除两广共1员、大省间通融互补2员外,其余省各1员。嘉靖年间,吏部文选郎中高简引荐浙江人茅坤入吏部,挤占北直隶员缺,引发北直隶官员强烈不满,最终高简因破坏“省必一人”原则,被劾“引用私人、布植党与”,受杖充军。明朝吏部司官的铨选(       
A.埋下了官员结党营私的隐患B.推动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促进了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D.削弱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
昨日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代进士出身于“上三代纯平民家庭”者,占了统计总数的4334%,出身于上三代没有担任过“实职官”家庭的进士占了统计总数的5865%。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世家大族势力受到限制B.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加强
C.文官政治得到朝廷推崇D.官员选拔与考核相结合
昨日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 2024届河北省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唐代,“道”的职责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将各地的资源,例如税收的绢帛和谷米,经过该道的转运使,转运至中央或指定的地区。据此可知,唐代“道”的设置(     
A.丰富了民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B.促进了地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利于强化政府的财政管控能力
D.确保了税收稳定与财政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从秦汉时起,凡具备独立立户条件并进入地方户口登记序列的人户,不管是官还是民,是农或是兵,均由国家统一编制。国家以此为依托确定赋役责任。这一做法(     
A.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B.实现了官民地位的平等
C.明确了编户齐民的责任
D.减轻了农民赋役负担
昨日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大联考历史试题
7 . 东汉末年流行人物品评,名士的评议往往左右社会舆论,影响时人看法:名士的好评可能“一经品题,便作佳士”,恶评可能“一玷清议,终身不齿”。东汉末年的品评风气(     
A.与选官制度息息相关B.冲击了官学的正统地位
C.得到豪强地主的支持D.扭转了朝政腐败的局面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三)历史试题
8 . 战国时期,秦国使用半两钱,楚国使用蚁鼻钱,魏国使用布币,燕国使用刀币。这些钱币的形制表明(     
A.货币使用和流通广泛B.铜铸币成为主要货币
C.诸侯国经济相对独立D.诸侯国内部政治动荡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表是关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英国法律的部分摘要。这反映出当时英国法律(       
方法摘要
热铁法由被告手执烧红的热铁向前走一段距离,一般为九步;之后,当众将伤口包扎,三天后检验其伤势,如无溃烂即宣告无罪
热水法与热铁法相似,只是将热铁换成了沸水
冷水法将被告半捆并投入水池,若下沉则表示神灵接受他,即告无罪
A.以事实为审判的依据B.注重程序公正
C.具有原始非理性色彩D.刑罚较为残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表是有关唐代科举的史料摘编。这可用以说明唐朝(       
史料出处
“名登科第,即免征役”《唐大诏令集》卷70
“且敕有进士及第,许免一门差徭,其余杂科,止于免一身而已”《全唐文》卷866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特色B.门阀士族特权地位巩固
C.政府对人才选拔的重视D.轻徭薄赋促进科举繁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