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元史·百官志》记载,户部掌“天下户口、钱粮、田土之政令”,而宣徽院掌管诸王宗戚、蒙古万户的粮食和差发;刑部“掌天下刑名法律”,但大宗正府掌管诸王驸马的刑事词讼;兵部和枢密院分掌屯田和兵甲征调,但无法介入诸王驸马私属军队的管领,由此可见当时(     
A.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B.因俗而治分配合理
C.官制设置有职能重叠D.汉化程度不断提高
2 . 目前出土发现的周代金文中,大多与锡命(册命)礼活动有关。金文记载受命者要“拜手稽首”表示对国王的感谢。《礼记·祭统》云:“古者明君爵有德而禄有功,必赐爵禄于太庙。”《西周铜器断代》收录有关西周王室册命贵族的事例共计58起,周天子无一缺席。据此可知,西周时期举行的锡命礼活动意在(     
A.均衡贵族集团内部的政治和经济利益B.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C.强化周王的共主地位以稳定政治秩序D.构建起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
3 .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记载:各县要书面报告农田受雨、抽穗、垦而未种、受灾面积以及降雨量等,每年八月底以前送达朝廷;主管仓库的官吏每年十月份要将各类粮食的库存数量上报内史。这些要求有助于(     
A.确立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B.完善地方机构的运行机制
C.维护官僚队伍的清正廉洁D.提升国家治理的行政效率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期,统治者将贵族子弟定位为“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武士角色,并从小培养其尚武品质。贵族家庭男孩自童年即普遍习射,到入学年龄后要接受正规的训练。据《礼记·内则》记载,贵族子弟从15岁开始学习有关的军事技能,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射”和“御”。周王亲自任命教官到学宫教射箭,并通过射礼考察其教学效果,对优秀教官进行赏赐,还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和士。“以射行礼”“以射选士”制度为贵族青年人进入士阶层提供了条件,激发了尚武之风。

——摘编自徐烨、刘礼国《中国古代蒙学中的尚武教育研究》

材料二 春秋后期,“尚武”风尚开始悄然改变,社会上“崇文”的现象逐渐高涨。由“尚武”到“崇文”的根本转折点是在宋代。宋朝建立之初,在国家治理问题上,一味推行“重文教,抑武事”的基本国策与方针。在这样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之下,人们普遍以“崇文”为荣,而以“尚武”为耻,反映在个人仕途上,只要有机会,就希望出任文职,而排斥担当武职系统的官员。身为文职官员,如果要被改授武职,那怕武职官衔更大、地位更高,也为官员们所不情愿。宋以后,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中,“粗犷”“原始野性”的成分可谓日益弱化,阴柔替代阳刚,文弱替代武毅,成为普遍的社会风尚。

——摘编自黄朴民、诸葛瑞强《从“尚武”到“崇文”——漫谈中华文化精神风貌之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时期尚武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崇文”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