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皇帝颁布的文书,被冠以“制书”、“诏书”等尊美之称, 臣子被要求无条件地贯彻执行皇帝的诏书,即“谨奉诏”。臣子“奉诏不敬”、“奉诏不谨”则是相关律令明文规定的罪名。在汉代的历史记载中,类似材料不胜枚举。这说明汉代(     
A.专制集权遭到严重破坏B.皇帝力图维护君权至上
C.实现了控制臣子的目的D.以法家思想治国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为关于华夏早期民众领袖举动的记载。据此可推知(     
早期领袖举动记载出处
饭于土簋,饮于土《韩非子·十过》
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墨子·尚贤中》
亲自操橐耜《庄子·天下》
A.上古时代社会生产力落后B.原始民主遗风尚存
C.战国社会呈现出转型态势D.先秦诸子推崇德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记注制度是从西周开始的史官实时、连续地记载当世君主言行的制度,该制度的兴衰与史权(史官权力)强弱紧密相关。下表是中国古代四个时期史权的变化情况。

从西周末到春秋周人重视“以史制君”,记注制度应运而生,春秋时期发展到相当完备的程度。史官特别注重“记过”——即直书当世君主过错并公之于众。这使得史权达到了此后任何时代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从战国到秦代法家思想强调君主操纵臣僚﹐臣僚无权制约君主。记注制度由此失去存在的理论基础,逐渐走向消亡。其结果是战国至秦代的史官只能“记功”不敢“记过”,史权荡然无存
从西汉到唐高宗朝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促使汉初统治集团重新承认“以史制君”的必要性。东汉章帝朝出现撰述型《起居注》,经过两晋南朝的发展演进,到北魏孝文帝朝正式重建记注制度
从唐高宗朝到清代君主再度打击记注制度,但他们的主要方式不再是像战国秦代那样直接废除该制度,而是在形式上保留该制度的同时对其加以“改造”,挖空了其监督君主的精神内核。史权最终蜕变为君权的附庸

——摘编自杨德会《中国古代史权演变考论——以记注制度变迁为中心》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史权演变的历史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时期中国古代史权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这一制度的演变加以评价。
2023-11-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口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据文献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史称涂山之会;启召集方国首领,祭祀上天众神,“大飨诸侯于钧台”,史称钧台之享。这种盟会(     
A.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度
C.保留了原始民主的残余D.标志“家天下”的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元史·百官志》记载,户部掌“天下户口、钱粮、田土之政令”,而宣徽院掌管诸王宗戚、蒙古万户的粮食和差发;刑部“掌天下刑名法律”,但大宗正府掌管诸王驸马的刑事词讼;兵部和枢密院分掌屯田和兵甲征调,但无法介入诸王驸马私属军队的管领,由此可见当时(     
A.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B.因俗而治分配合理
C.官制设置有职能重叠D.汉化程度不断提高
6 . 据《汉官旧仪》记载,汉代皇帝拜丞相时一般要举行盛大仪式,将代表权力和地位的印绶授予丞相。据此分析,该举措旨在(       
A.完善官僚机构B.弘扬礼仪文化C.明确君臣关系D.沿袭政治制度
2023-05-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二中学等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据记载,嘉靖二年(1523年)二月,明世宗在批答都察院关于请差御使巡盐的奏疏时未经内阁票拟,刑科给事中(负责刑科的监察官)黄臣立即“封还原本,以重命令”。这说明,内阁票拟(     
A.对皇帝独断的牵制B.防止了政治腐败发生
C.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D.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2023-12-12更新 | 362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通过对商初都城亳都的考古发掘,发现了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宫殿区,其形制基本符合《考工记》“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的记载。这一发现说明(     
A.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体系已奠定B.《考工记》影响了中国古都的形制
C.早期国家礼制化在商王朝已凸显D.内外服制度强化了对地方的管控
9 . 据殷墟卜辞记载,历代商王都以天干为名号,如大乙(太祖子履,即商汤)、太甲(太宗子至)盛庚(圆耀子旬)、武丁(高宗子昭)、帝辛(纣王子寿)等。这一现象可能直接涉及到商代的(     
A.国家组织形式B.王位继承法
C.诸子分封次序D.内外服制度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方志是记载地方情况的百科全书,“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宋朝,地方志逐渐定型。明清时期,朝廷统一规划方志体例内容,基本涵盖疆域、风俗、户口、学校、祠庙、人物等纲目。人物纲目往往下设忠臣、孝子、列女等目。风俗则记载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衣食住行、岁时节日等,修志者会对习俗美恶进行褒贬,“以示惩劝”,并肯定一些地区“虽在边土,亦与中州无以异也”。贵州、广西等地的地方志大多专设《土司》条目,对土司的守土之功予以肯定;还尤重学校、选举等条目,详载本地书院、社学,以激发学子崇学之情。

——摘编自刘永强《明代方志功用说探研》等

材料二   民国时期,地方志的编纂进行改革和创新。“旧志卷首常列圣制一门,尊王之意也,而今删去圣制一条。”“星占”、“象数”等内容多被“经纬度”、“气候”等取代;礼乐、列女等门类逐渐减少,增添了实业、交通、金融、卫生、外交等新生事物。有些方志将大事分为国际、国内两栏,将电线、铁路、公路、县城等以图例的形式清晰标注,并为一些实业家和革命党人进行记述宣传。

——摘编自萧放《近代以来新方志学研究与编修实践》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地方志的功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评析民国时期地方志编纂的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编纂地方志应该包括的要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