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隋唐时期,____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据此可知,横线处应为(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2023·重庆·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2 . 唐后期,科举放榜后,新科进士一般会到主考官府邸谢恩,称为“拜主司”。“主司列席缛,东面西向。主事揖状元已下,与主司对拜。”三日后,再次前往谢恩,称“曲谢”。这一现象会导致(     
A.文官之间易结朋党B.官员施政能力下降
C.官场礼仪更加繁琐D.官吏考核制度变革
2023-12-02更新 | 239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年1月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       
A.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
B.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
C.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D.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
2023-11-09更新 | 230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一)历史试题(高一版)
2023高一下·四川·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北宋科举制较前朝有所创新,采用“糊名”“誊录”之法,“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方便官员阅览试卷B.限制地方官员权力
C.鼓励民间修习书法D.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选官制度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该制度是(     
A.军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6 . 唐诗“一声天鼓辟金扉,三十仙材上翠微(注:翠微为唐代宫殿名)葛水雾中龙乍变,缑山烟外鹤初飞。邹阳暖艳催花发,太皞春光簇马归。回首便辞尘土世,彩云新换六铢衣。”描写的是(     
A.唐玄奘前往天竺取经的场景B.科举考试放榜的盛况
C.文成公主送亲队伍西出长安D.国际都会长安的繁华
7 . 秦代选官主要实行军功入仕,军功以在前线杀敌数量来计算;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给中央,被察举的人必须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这反映出秦汉之际(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入仕通道趋于多元
C.选官的客观性增强D.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2023-08-29更新 | 1271次组卷 | 55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8 . 北宋时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B.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
C.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D.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
2023-08-07更新 | 265次组卷 | 64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华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员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

——陈荣香等《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材料二: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明初开科取士并无南北之分,中期以后有了分地录取的新规定。中央会试首先是南北分卷,后来进一步按南、北、中地域分卷考试。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汉朝察举制与隋唐科举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指出明中期以后“开科取士”的新规定及其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今天人才选拔的认识。
2023-07-28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文化课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