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下图(a)纵轴为官员流动冲击的条件方差(如宦官规模、自然灾害次数、皇帝固定效应等),单位为次2;(b)纵轴为官员流动速度,单位为次。灰色直线为明清朝代分界。其中官员流动速度指标只反映特定职位在一定时间内的人事变化频次,不涉及职位的升降。这表明清代
A.统治的精细达到了巅峰B.官员治理呈现出稳定化趋势
C.监察机构比明朝更严密D.重视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为宋代至明清官员退休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        
朝代内容
宋代仁宗“时议者谓士大夫言,七十当致仕,其不知止者,请令有司按籍举行之”,并要监察部门勘察官吏实际年龄,对已超龄者采取强制退休。
明代“文武官六十以上者,听致仕,给以诰敕”,对“老疾不能任事者以及软弱无能的官吏,则随时勒令致仕”。
清代“乾隆二十二年,定部、院属官五十五岁以上,堂官详加甄别”,在年龄规定上有下降趋势。
A.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C.规范了各级官员行政工作D.促进了官僚机构的调整
2023-05-19更新 | 237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巩固卷21官员选拔与管理-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3 . 科举制:________朝建立后,隋文帝废除________制,同时把察举制度中的________因素加以强化,________制度开始形成;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标志)。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________腐朽,________年废除。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________基础,加强了________;有一定的________的合理性;提高了官员的________素质;有益于社会形成重________的风尚。但考试的内容大多在________学经典范围内,特别是________取士严重禁锢读书人的思想。
●唐朝科举制日臻完善,成为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宋代实行________法防止作弊行为。
▲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选官标准:由________逐渐发展到________
②选拔方式:由________逐渐发展到公开________
③选官原则:人才选拔逐步________化,日益严密,体现相对________________、客观的原则;
④选官基础:日益________,官员的素质不断________
⑤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⑥逐渐模式化。明清________取士,禁锢了思想,压制了人才。
2022-11-0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讲)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之前是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改朝换代多依靠武人,因此武人日益骄横,很多人不愿意读书;宋代统治者把大量读书人吸引到科举考试做官上来,让他们把毕生精力放在读书、考试上,一方面有利于减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另一方面也繁荣了文化,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为了鼓励学子参加科举考试,逐渐取消了唐代以来举士时在品行、职业、服纪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国家取士的范围更加扩大。自隋至清,各代进士录取总数,以宋为最,达36131人,加上诸科等总数达11万多人。宋代统治者为了防范考试作弊,在考试管理上采取了许多较为严格的举措,主要有:避亲嫌、弥封、誊录、锁院等。宋初科举,沿袭了两级考试制度,但在宋太祖开宝六年以后,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逐级升考拔录,比较严格。王安石任宰相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废除了进士科以外的其他科目。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宋代,为鼓励读书人,彰显读书的种种好处,只要科举考试及第就可以任官。宋太祖时,官位高低与考试等次还没有直接联系,但这种状况至太宗时发生了很大变化,即特别重视高第。

——摘编自周宝砚《宋代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二   18823月,伊藤博文受日本政府派遣,率领“宪法考察团”赴欧洲考察宪政状况与官制,1885年,日本第一届内阁建立,这时便分出了文部。在实施内阁制过程中,日本近代的文官制度逐步完善起来,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和任用制度。随后,有关官吏考试和任用等方面的规定和纲要陆续出台。1887年,日本的明治政府实行《文官考试试补及见习规则》,对高级文官和普通文官的人员任用都进行了限定,确认了国立大学学历的重要性。1893年,明治政府颁布《文官任用令》和《文官考试规则》,对文官的任用进行规定,强调必须以考试合格为前提,从此以后,学校的考试制度更加严格,考试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后来,日本政府又颁布《文官分限令》和《文官惩戒令》,从此时起,日本官吏相关的所有的制度,都已有较完备的制度。此后越来越多的平民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实际的能力与学问进入政府担任官职,经过严格考试的检测和考核,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官员。……清末民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日本为“偶像”,纷纷求学于日本。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模仿日本文官制度实行了官制改革……

——摘编自姚春海《日本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启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北宋初年统治者重视发展科举的原因,并分析这一时期科举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近代日本公务员制度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的特点,并分析其在政治建设方面的所产生的影响。
2023-07-14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突破卷21官员选拔与管理-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时期选官考核监察
西周至春秋______
春秋战国荐举功劳制
秦朝“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_________①中央:秦汉建立了以_________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②地方:每州设_____人,代表皇帝巡行郡国
汉代______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流于形式
隋唐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标准_______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
宋朝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承唐制设御史台,宋朝划分路作为监察区
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
元朝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后来恢复科举制,比例不大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朝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___________主要机构有都察院和六科, 合称_______
清朝_________,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2022-09-2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1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6 . 宋朝监察机构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     
2022-08-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7 . 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中说,随着科举制的推行,原来统治乡村世界的精英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对门第的看重,过渡到对文化的看重。……读书人学诗的越来越多,书成为一种商品,……能诗的人即使没有官位在乡村也能得到尊重。这表明科举制
A.使诗歌在全国走向全面繁荣B.冲击了乡村的门阀政治根基
C.改造了乡村的文化结构D.加强了中央对思想的控制
2021-06-02更新 | 201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8 . 给事中本来是言谏官,掌侍从规谏,无弹劾监察之职。宋朝之后,给事中开始拥有监察功能。明朝六科给事中职能进一步变化,转为监察官员,成为钳制六部的独立机构。给事中职能的变化
A.推动了权力中枢的异化B.保证了中央决策的正确
C.促进了监察程序的规范D.抑制了宰相权力的膨胀
2021-05-10更新 | 1584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