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古代中国,保持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沟通与互动通畅,是国家实现对地方有效治理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帝国建立了庞大帝国的内建系统,包括道路系统和官僚体系。……就秦朝的郡县制度来说,从考古发掘统计出来的数据可以发现,甚至最小的县城的县长或县令,往往是由秦帝队的中下级军官专任,中央的命令可以从上到下传达到地方,效率相当不错。秦帝国的道路系统,在中原地区是两横两直四条主干道,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外展开若干条辐射线。这样的内建系统,传达命令效率很高,得到沈静末梢回馈讯息的效率却有所不足。

材料二   汉代的制度是由董仲舒设计的一套相当清楚的察举制,将过去不是很制度化的人才选拔方式,落实为定期由地方官员选择当地优秀人才送到中央,在中央实习种种政务,然后再派到各处区工作。这样一个察举制度,使得中央和地方一直不断地有人力资源的流转,把地方讯息无时不经过这些实习人员带到中央。

材料三   唐朝真正走向灭亡,应当是唐末的大规模农民战争导致的。……唐末的气候并不寒冷,照说不应该有过不下日子的情形,也只能是因为课税太重,而政府上层不了解民情,百姓是在没法忍受的时候,才会铤而走险起来造反。……唐朝政府的上层是由一小群贵族长期垄断的,那些来自民间的科举进士,其中不少也是贵族的子弟。更何况,科举出身的寒士很难真正进入决策阶层。另外一方面,唐朝的地方官员在回避本籍的制度下都是外来者,对地方情形并不了解,而且又经常更换职务。因此,汉代地方官员可以承担的回馈信息的职能,在唐朝并不能实现。于是,小乱变成打乱,打乱连续不断,那么庞大辉煌的朝代,也就在农民的锄头和镰刀下,分裂成许多小国。

——以上材料摘编自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内政系统的特点并分析其优劣。
(2)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的贡献并分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分析唐朝制度建设方面的缺陷与其灭亡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认识。
2 . 如图所示为东晋至唐朝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唐代(     
A.人才选拔机制成熟B.世家大族退出政坛
C.政权统治基础扩大D.政府行政效率提高
3 . 如表为唐、宋两朝科举取士及由进士入相的人数变化统计情况。据此可知,宋代科举制(        
时期登科人数宰相人数进士出身的宰相人数
唐朝660312322
宋朝45640135111
A.扩大了中枢机构的规模B.考试录用程序更趋公平
C.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D.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发展
2023-05-19更新 | 358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友好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4 . 根据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吴简记载统计,孙吴时期临湘县乡吏总数的26%、县吏的40%,县卒的33%都出身自“潘”、“蒸”、“邓”、“黄”、“谢”姓五大家族,这说明了当时(     
A.地方大族影响当地吏役的任用B.皇权与世家大族的妥协
C.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D.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唐代部分出身可考的地方官员司法参军与司户参军的来源统计,据表可知唐代选官(     
出身科举门荫(凭借祖先功勋循例做官)其他总计
司法参军65人47人9人121人
53.7%38.9%7.4%100%
司户参军24人39人13人76人
32%51%17%100%
A.科举出身占绝对主导B.方式上的多元化倾向
C.仍为门阀士族所垄断D.立足于强化中央集权
6 . 有学者统计,明代进士出身于“上三代纯平民象庭”者,占了统计总数的43.34%,出身于上三代没有担任过“实职官”家庭的进士占了统计总数的58.65%。据此推断,科举制(     
A.传承了中华文化B.提升了政府公信
C.完善了选拔标准D.促成了社会流动
2023-07-0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研究者统计,宋代科举取士,每年平均三百六十人左右,而以门荫补官者,每年大约不下五百人。宋代门荫不仅名目繁多,而且荫及范围广,“一人入仕,则子孙、亲族俱可得官,大者并可及于门客、医师,可谓滥矣”。据此可知,宋代门荫制度(       
A.弥补了科举制度不足B.强化了中央集权
C.加剧了官僚队伍膨胀D.滋长了抑武倾向
8 . 下图所示为两汉时期的文献中身份可考的孝廉(察举制中选官的主要科目之一)出身情况统计(单位:人)。该图可用于说明,察举制的实施(       
   
A.冲击了阶层固化的局面B.实现了选拔人才的公平
C.奠定了士族专权的基础D.瓦解了地方的豪强势力
9 .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的科举状元籍贯部分统计柱状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1、图2、图3对应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
2023-07-13更新 | 111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选官制度变迁

材料   中国古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数据来源: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选官制度的变革为视角,解读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发生的变化。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