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的科举状元籍贯部分统计柱状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1、图2、图3对应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
2023-07-13更新 | 111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所示为两汉时期的文献中身份可考的孝廉(察举制中选官的主要科目之一)出身情况统计(单位:人)。该图可用于说明,察举制的实施(       
   
A.冲击了阶层固化的局面B.实现了选拔人才的公平
C.奠定了士族专权的基础D.瓦解了地方的豪强势力
3 . 下面是四个朝代的平民阶层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图。图中的趋势促使中国古代(     
   
A.民主政治日趋显现B.贫富分化逐步缩小
C.吏治环境日渐清明D.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4 . 某校史学社的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有一组同学确定了“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主题,整理出了五条材料(见下图)。 这些材料符合史实的有
A.1条B.2 条C.3 条D.4 条
2022-06-27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代武举通常是以培养保护京都安全的禁卫军官为主,军队将官为辅。武状元的集聚是一种人文地理现象,该现象的产生是地缘政治演变、经济格局差异、武举制度变迁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02年,武则天首创武举。考试科目包括长垛、马射、步射、负重、摔跤等项,对考生相貌有“躯干雄伟”的要求,唐朝武举并未大规模推进,共计产生41名武状元。宋初,鉴于唐末五代武人专横割据之祸,武科久不举行。直至1030年,仁宗才恢复武科取士,1274年,南宋度宗举行最后一科武举,两宋共产生78名状元。宋朝武举既考武艺,又考策论,武艺部分简化,“以策为去留,以弓马定高下”,断绝了仅凭武功入武闱的机会。明朝就考试内容而言,几乎是宋代的翻版。清朝一改宋明两代重文轻武的趋向,录用标准逐步恢复到偏重弓马的老路,共产生状元109人。

——摘编自王凯贤《武状元刍议》

材料二   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唐、宋、清)武状元(有籍贯可考者)空间分布核密度图。

   

——据吴黎等《中国历代武状元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指出图1、图2、图3所对应的历史时期,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6 . 如图为北宋太祖至哲宗七朝御史中丞(监察官)的出身统计图。该图可以用来说明北宋
A.政府重视监察官员队伍建设B.监察体系内部出现权力制衡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加强D.进士及第主要担任监察官员
2021-09-03更新 | 937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右图所示是文物市场上出现的明代监察御史王忬的象牙虎纹腰牌。但文物鉴定者认定此物纯属伪造。理由是:虎纹是武官所用,而监察御史是文官,与制度不符。据此,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当今文物市场上真品已难找到
B.古代监察官员只是帝王的耳目
C.制度史是文物鉴定的重要依据
D.文物作伪者必须提高史学素养
2016-11-27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绍兴一中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