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的文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官制度是古今中外重要的用人制度。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奠定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来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这些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和实现自由竞争的愿望。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更加专业化,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管理这些新老产业。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材料三   (英国)文官职责是执行政府的政策。他们是“非政治份子”,不参加党派斗争,不参加政党政治活动,不得竞选议员,保持政治中立。在内阁时常更迭的情况下,他们不与内阁共进,无过错不被免职。还经常受大臣们的咨询,向其提供情报、知识、经验。这些职能的行使,使文官成为统治阶级“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摘编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
2019-05-02更新 | 1855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1968年前后英国文官制度演变情况。这种变化(     
1968年前政府按官员承担责任大小和官阶高低把文官分为行政人员、执行人员、专业和科学技术人员、办事员、助理办事员和勤杂人员六个等级
1968年后实行以职业划分为基础的统一的等级结构,包括十类(综合、科学、专业技术、秘书类、社会安全、训练、法律、警察、研究和资料处理等)
A.明确了文官的权利义务B.细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C.强调了文官的职业道德D.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2024-05-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1834---1841年,英国开始在一些规模较大的行政部门进行入门考试。后来,济贫办、教育部、公共建设工程部的总务办等部门也采用考试入职并取得较好成效。随之,考试开始从中央向地方普及,许多城镇都不再接受赐官制。上述变化(     
A.确认了文官政治中立的原则B.扩大了行政部门职能
C.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D.完善了责任内阁制度
2024-02-1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吴川市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1870年英国颁布第二个文官制度改革法令后的文官人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年份1881189119011914192219391943
文官人数5083979241116413280900317721387400710400
A.解决了严峻的青年就业问题B.契合了社会管理复杂化趋向
C.促进了英国政党政治的形成D.增加了政府行政不稳定因素
2024-01-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古今中外都重视人才选拔制度的创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周的统治基础是内外贵族的联合,重要的辅助大臣都由宗亲贵族担任。官员世袭作为古老的选官方式,并未随社会进步销声匮适,汉代“任子”、唐宋“恩荫”、清代“荫典”均为其遗存。汉代以察举、征辟选官,荐举选拔标准有三,“一日德不当其位,二日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隋唐五代的科举选官,受选地域由城市趋向广大乡村,受选者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受选对象数量日渐增多,同时,限制条件也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如唐代的任用标准增加了身、言、书、判等条件。隋唐以后,科学考试选官逐渐成为主流的官员选拔方式。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853年底,查理·屈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查发表“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要求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操优录用文官。帕麦顿继任首相,为平息公众舆论于1855年以枢密院令的形式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正式法令“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187064日,颁布了第二个枢密院令规定“一切文官职务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委员们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莱昂波·莱普为主席的委员会于1876212日以枢密院令的形式作出规定,通过竞争性考试从十七至二十岁的候选人中征募。这以后,考试制度的一些细节也不断改革、补充和完善。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文官制度对中国科举制度精神的继承并分析文官制度产生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中外选官制度变化的认识。
2024-01-0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北江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之前是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改朝换代多依靠武人,因此武人日益骄横,很多人不愿意读书;宋代统治者把大量读书人吸引到科举考试做官上来,让他们把毕生精力放在读书、考试上,一方面有利于减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另一方面也繁荣了文化,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为了鼓励学子参加科举考试,逐渐取消了唐代以来举士时在品行、职业、服纪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国家取士的范围更加扩大。自隋至清,各代进士录取总数,以宋为最,达36131人,加上诸科等总数达11万多人。宋代统治者为了防范考试作弊,在考试管理上采取了许多较为严格的举措,主要有:避亲嫌、弥封、誊录、锁院等。宋初科举,沿袭了两级考试制度,但在宋太祖开宝六年以后,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逐级升考拔录,比较严格。王安石任宰相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废除了进士科以外的其他科目。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宋代,为鼓励读书人,彰显读书的种种好处,只要科举考试及第就可以任官。宋太祖时,官位高低与考试等次还没有直接联系,但这种状况至太宗时发生了很大变化,即特别重视高第。

——摘编自周宝砚《宋代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二   18823月,伊藤博文受日本政府派遣,率领“宪法考察团”赴欧洲考察宪政状况与官制,1885年,日本第一届内阁建立,这时便分出了文部。在实施内阁制过程中,日本近代的文官制度逐步完善起来,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和任用制度。随后,有关官吏考试和任用等方面的规定和纲要陆续出台。1887年,日本的明治政府实行《文官考试试补及见习规则》,对高级文官和普通文官的人员任用都进行了限定,确认了国立大学学历的重要性。1893年,明治政府颁布《文官任用令》和《文官考试规则》,对文官的任用进行规定,强调必须以考试合格为前提,从此以后,学校的考试制度更加严格,考试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后来,日本政府又颁布《文官分限令》和《文官惩戒令》,从此时起,日本官吏相关的所有的制度,都已有较完备的制度。此后越来越多的平民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实际的能力与学问进入政府担任官职,经过严格考试的检测和考核,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官员。……清末民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日本为“偶像”,纷纷求学于日本。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模仿日本文官制度实行了官制改革……

——摘编自姚春海《日本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启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北宋初年统治者重视发展科举的原因,并分析这一时期科举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近代日本公务员制度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的特点,并分析其在政治建设方面的所产生的影响。
2023-07-14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旺中学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34—1841年,英国开始在一些规模较大的行政部门进行入门考试。后来,济贫办、教育部、公共建设工程部的总务办等部门也采用考试入职并取得较好成效。随之,考试开始从中央向地方普及,许多城镇都不再接受赐官制。上述变化(     
A.确认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B.扩大了行政部门职能
C.体现了官僚体系的理性化D.完善了责任内阁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英国自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来,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标准,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和晋升的依据。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这一变化表明(  )
A.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B.国家干预力度的加强
C.工业革命的率先进行D.议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2023-09-19更新 | 191次组卷 | 6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9 . 美国《彭德尔顿法》对职务常任制度采取了有条件的采纳态度,即将美国文官分为政治任命文官与常任文官,即政治任命文官的任期并未常任而由总统决定其具体任期,但其数量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美国高级专业技术类文官中政治任命文官不应当超过15%。这一变化表明(     
A.两官分途制度不适合美国当时的国情B.美国的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C.文官制度的嬗变适应了三权分立体制D.常任文官的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督参事会作为英属印度的中央政权,在东印度公司被撤销后,发生了变化。186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印度参事会法》,将英国的一套行政原则和模式引进印度,法令规定每个参事负责一个行政部门,分别主管内政、外交、财政、税务、法律、军事等部门的工作。1858年兵变的结果使英国人认识到,完全将印度人排除在中央政府之外是危险的,因此允许印度人参加立法参事会。后来,又吸收印度人进入行政参事会。1861年英国政府制定了《印度文官法》,把英国自1855年开始实行的"通过考试择优录用文官"的原则用法律的形式在印度固定下来。随后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英属印度文官任用、升泛、纪律、年限、奖惩等条例和规则。

——摘编自张群《试析英属印度文官制度的嬗变》

材料二   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及其领导的国大党将"世俗主义"确定为印度建国的三大原则之一,奠定了印度民主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印度社会分化为众多社会集团,各个集团经济实力、政治权利和宗教信仰皆不同,以致彼此之间矛盾不断,而国家则需要不断协调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诉求,兼顾不同阶层和不同救派的政治心理。因此,各个社会集团的政治亚文化对政府的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印度国家权利的多元化。

——摘编自郭祥俊、胡峰《中印现代政治文化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中期英属印度政府文官体制改革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印度政治文化的特色,并分析上述特色形成的历史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