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的文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29年3月,杰克逊总统上台后,认为取胜的政党应该把公职作为战利品分给该党的支持者。这一制度所依据的是任职者对执政党的“忠诚”而非能力,后逐渐暴露出其严重的危害如:腐败盛行,政党的更迭导致公职人员大量更换,破坏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降低了行政效率。材料意在说明(     
A.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B.美国文官制度的弊端
C.文官制度改革的必要D.政党分肥制一无是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75年,日本中央政府机关中的50万名公务员中,高等学校毕业的占90%,高级官员中基本上全是大学毕业生,其中尤以东京大学的毕业生为多。1978年英国文官队伍中的专家人数已达到45000人,比1968年增加了一倍。这些现象(     
A.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B.契合了社会管理复杂化趋向
C.破坏了政治中立的原则D.解决了严峻的青年就业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1871—1939年英国文官人数的变化表(单位:人数)。结合所学与此表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年份1871年1881年1891年1901年1914年1922年1939年
人数538745087979241116413280900317721387400
A.国家的治理水平不断提高B.政府工作效率日趋低下
C.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D.国家财政负担愈加沉重
4 . 【人才选拔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53年底英国政府颁布《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确立考试任用制度,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文官……这些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直到1870年格拉斯顿内阁颁布新的政令,确认了报告中的基本原则并做了较具体的规定,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倪越《西方文官制度》

材料二   西方文官制度从产生到发展的一百多年历史表明,其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一致的,如对职位进行分类:“考绩制”的广泛运用;重视对文官的培训;文官制度法制化;恪守“政治中立”原则;讲求“职业道德”等。中国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

——摘编自刘然《西方文官制度与我国公务员制度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官制度和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区别并说明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规定文官委员会委员在财政部的监督下,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的基本条件。为了避开保守势力的压力,又规定外交部和内政部例外,某些高级官职可不经考试而由内阁直接任命。这些规定
A.反映了内阁有凌驾法律的权力B.保证了公共行政事业的稳定
C.体现了文官制度仍需逐渐完善D.助长了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2022-04-16更新 | 1765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历史,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由简单到复杂,由草创到成熟,历经了选贤任能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等四种主导制度。中国的科举制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唐朝统治者为了适应封建经济与官僚政治的高度发展,改进了科举选官制度,使得科举制度进一步走向了成熟。但唐代举子在参加科举考试前,要进行“行卷”,投“行卷”是为了“公荐”,“公荐”就是声望地位较高的公卿大臣向考官推荐考生,而这种考生一旦考中便和考官结成很深的师生裙带关系。同时,科举考试内容单一,过分强调文学诗赋,而忽视了其他促进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文化知识,尤其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忽视,使广大知识分子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全部集中在这条狭窄的出路上奔走竞争,把人的思想束缚、禁锢于一定范式中,造成中华民族在表面的文化繁荣下日益走向空洞衰弱的颓唐之势。

——摘编自徐惠婷陈一琳《唐朝科举制度的影响和启示》

材料二   西方“文官”只限于非选举产生和非政治性任命的政府文职工作人员,是国家机关中从事日常行政工作的事务官。凡职业文官都要经过竞争考试,如1870年英国枢密院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没有文官事务委员会及格证书者一律不得从事任何文官职务。许多西方国家的法律规定,职业文官不得参加政党或工会;不得兼任议员;不得公开发表政见,对政府任意批评。政府不能轻易地解除文官的职务,依照法律一直服务到退休为止。西方将文官分为若干门类和等级,编制出各类职位的名称标准和级别,并以此为准绳,来处理文官的任用、工资、升职、转调范围、培训以及退休等问题。文官只对法律和法定的职权负责,对国家、对民众、对上司、对下属都是一种法定的关系,其在行使职权和执行国家公务时,都须有法律的依据,若违反法律,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摘编自宋欣《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科举制度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文官制度对国家治理影响的相似之处。
2022-01-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严格来看,内阁是一个不定型的团体,内阁成员既不能作为管理和策划者,也不能作为政治领导者。罗斯福总统是不可能完全把内阁当作一个团体顾问来使用的,内阁成员们也不可能提出总统所需的方案。现实的需要使总统转向了“新政”人。据此判断,下列哪些属于“新政”人(     )
A.新晋的内阁阁员B.新当选的国会议员
C.总统新任命的司法人员D.新型的政府公职人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