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的文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派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加。“他们要求国家政府管理工作像工业生产一样,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削减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当时英国文官体制不仅存在种种弊端,而且继续膨胀。1830年,边沁发表了题为《用最小的费用发挥官吏的最大能力》的论文集,在抨击政府管理低效、腐败的基础上提出用考试任用的方法录用职员;并在《宪法典》一文中,对官吏的任用、薪俸都作了详细论证。全面整顿、改革文官制度已势在必行。

——摘编自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起,英国正式拉开了革新吏制的帷幕;19世纪70年代,英国文官制度最终形成。

时间标志性事件
1853《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提出四项原则:(一)建立公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择优录用文官;(二)根据不同的教育程度,把文官分为高级和低级两大类;(三)对各部的文官实行统一管理,各部文官可以互相转调;(四)严加考核文官平时的工作,根据他们的工作成绩和勤奋程度加以擢升
1855内阁颁布了《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决定成立三人文官委员会,独立主持文官考选事宜
1870内阁又颁布了第二个改革文官制度的枢密院令,一切文官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方能录用

——据顾新生《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官制度》整理

材料三   1.任何公务人员不因此而承担向政治基金会捐款的义务,也不因此承担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他们不因拒绝上述捐献和服务而受到歧视。

2.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

——《美国文官法》(1883年1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建立近代文官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影响。
2023-12-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迁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官员的选拔与考核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为有多种科目,“分科举人”,故名科举。与重点在于推荐的察举相比,科举制度的特点在于,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入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较之于察举制,科举制打破了与“德”“名”相关联的门第背景的限制,是一个重大历史进步;但它完全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显然亦非一切方面都优于察举。

——改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   二战以来,西方传统文官制度体系中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官分途原则发生很大变化,逐渐呈现出相互交融的态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国家的文官试图打破“政治中立”的樊篱,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化倾向。随着政府所处环境以及文官制度核心价值观的变化,传统文官永业原则受到挑战。统治阶级为实现自己的阶级统治往往僭越制度的规范,典型的做法就是不经过考试任用的程序直接任免文官;另一方面,出于技术方面的考量,西方国家越来越倾向于将行政职位的一部分特别是高级职位向社会开放,不拘一格招揽优秀人才,这淡化了考试任用的制度刚性。

——摘编自秦勃《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文官制度的嬗变与重构》

材料三   孙中山提出了以考试权独立为核心的文官考试的思想。他曾说:“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救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孙中山完成了从科举考试到文官考试的对接,奠定了我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基础。他的文官考试思想和他下令规划、公布的考试法规,不少重要内容后来为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所沿用。

——摘编自《孙中山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贡献》(《光明日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科举制与察举制相比的“重大历史进步”之处,扼要说明科举制“亦非一切方面都优于察举”的表现,从对官员“德”“才”要求方面指出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以来西方文官制度原则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提出“以考试权独立为核心的文官考试”思想的缘由,结合所学,简析这一思想所产生的的重要影响。
2023-12-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泉州市第九中学2024届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所示为19世纪末日本文官制度变迁大事记。这表明,当时日本(       

年份

大事记

1887年

颁布《文官考试试补及见习规则》,初步建立官吏考试任用制度,给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生等以免试的特权

1893年

颁布《文官考试规则》,对高等文官考试和普通文官考试的实施办法作具体规定。帝国大学毕业生免试特权被废除

1899年

修改《文官任用令》,进一步扩大考试取士的范围
A.淡化官员文化素养B.文官中立原则不断深化
C.官员选拔有章可循D.高等教育以选官为中心
2023-12-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臣民按法律命令所规定的资格,均得任用为文官、武官及就任其他公职”;“天皇掌有规定行政各部的官制及文武官的权力,对文武官进行任免”。据此可知,当时日本(       
A.文官制度遭到严重破坏B.政党政治遭遇严重挫折
C.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D.官员选拔制度尚待完善
2023-12-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江西·阶段练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的早期两党制形成后,选拔文官的党派性倾向日益明显。杰克逊总统执政时期,提出一套轮流任职理论。但是,轮流任职很快就演变为把公职视为战利品——赃物,用来犒劳竞选中出钱卖力的忠实党徒(不论其是否称职),也就是所谓的分赃制。19世纪后期,美国成为工农业大国,政府事务相应增多。工业化时代对财富的疯狂追求,使无法可依的分赃制愈演愈烈,给美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美国内战以后,具有创新和实验精神的美国知识分子决心从文官任命入手改革文官制度,用功绩制取代分赃制。美国舆论界随即鼓动文官制度改革,一些议员也仿效英国文官制度提出改革议案。这样,美国文官改革运动就拉开了序幕。

1881年,加菲尔德总统遇难后,美国掀起了文官改革运动的高潮。人们在总统遇刺这一事实面前,看清了分赃制的危害,在思想观念上转向赞成改革。继任的阿瑟总统在次年元月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即1883年文官法。彭德顿法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成立文官委员会,负责制定文官规则和组织文官选拔考试;第二,关于文官的选拔,实行公开竞争考试,择优任命;第三,文官政治中立、常任,即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性政治活动。

——摘编自黄贤全《美国知识分子与现代文官制度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文官制度的特点。
2023-12-16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主管考课的最高机构是吏部考功司,“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由考功郎中判京官考,员外郎判外官考。京师诸司及地方官府的考簿皆汇总于考功司,由其司人员分类整理登录,进行初步审核,并分别评出考课等级。考课等级共分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考课标准和奖惩办法,按标准定等级,按等级定奖惩……获得中上以上等级者,每进一等,加禄一季;获得中中者,保持本禄不变;中下以下等,每退一等,减禄一季。五品以下官员,四年之内,皆获中中者,可以晋升一阶。四考中获一中上考,则可再晋升一阶;四考中获一上下考,则再晋升二阶。

——摘编自杜文玉《唐代如何通过考课制度改善吏治》

材料二   英国文官绩效考核结果一般与加薪相联系。另外,英国一直实行功绩晋升制,考核结果不是升职的充要条件,仅可以作为升职的参考条件。不过,晋升考试是公务员升职必须要走的流程,通过晋升考试和考核结果两个方面对公务员进行评价,择优晋升。(考核后)被评为较低档次的公务员不参加本单位的简单培训,而是送去专门学习;被评为较高档次的文官可以自由选择去文官学院深造,并且有机会获得一定的学位。

——摘编自齐舒瑜《英国文官考核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考课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在对待官员(文官)考核结果方面,英国与唐代的不同做法。
2023-12-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从1993年到1998年,美国司法部把其雇员中妇女和少数族裔的比例从54%提高到55%,国防部、环境保护部和联邦通讯委员会等部门中少数族裔与妇女的比例也有所提高。黑人雇员和妇女雇员在联邦部门的技术职位上的比例也从1993年的31%上升到1998年的48%。美国政府的这些做法(     
A.利于营造平等公正的政治氛围B.彻底消除了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
C.有助于提升文官系统运行效率D.暴露出西方文官选拔标准的虚伪
8 . 历史阐释

16-19世纪上半期三大洲重大历史事件简表(部分)


欧洲亚洲美洲
16世纪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九十五条论纲》发布;《至尊法案》颁布;法语成为法国官方语言;官职恩赐制盛行。八股取士;明朝内阁票拟制度化;乡约逐渐改为宣讲“六谕”;玉米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葡萄牙人获得澳门租住权。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
17世纪《权利法案》被接受;《战争与和平法》出版;凡尔赛宫修建。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中俄《尼布楚条约》;日本锁国加强。“五月花号”到达北美;墨西哥爆发黄热病。
18世纪珍妮机被发明;法国大革命爆发。军机处设立;《大清律例》制定;马戛尔尼使团来华。1787年宪法颁布;政党分肥制形成;海地爆发起义。
19世纪上半期《拿破仑法典》颁布;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维也纳体系形成。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西属拉丁美洲独立;门罗宣言。
从上表中任选三个事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提取的事件,论题明确,事件要有关联性,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81年,美国《Puck》杂志刊登了一幅名为《模范求职者》的漫画(如下图),该漫画迅速在全国传播。这反映出(     

画中人物为刺杀了美国加菲尔德总统的凶手吉托奥。他右手握枪,左手的纸上写着“要么给官,要么拿命来”。
A.政党分肥制度发展成熟B.工业时代官制改革的需求
C.美国文官制度弊端显现D.文官改革者重视舆论宣传
2023-12-13更新 | 117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程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70年英国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学习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建立起文官制度。下列选项中,属于西方文官制度共同特点的有(     
①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②事务官随内阁共进退
③职务常任,论功晋升                                      ④实行政治与管理合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