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的文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英国传统的文官制度以“恩赐官职制”为主,1855 年和1870 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美国文官法》规定: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接受金钱与其他贵重物品。英美文官制度改革(     
A.完善了英美的政党制度B.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有利于英美政治运行的稳定D.削弱并杜绝了英美政府的腐败
2023-12-08更新 | 328次组卷 | 64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
2 .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     
A.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B.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
C.有利于公共行政的稳定性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2023-11-19更新 | 35次组卷 | 8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中后期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陆续建立起文官制度。文官面向公民,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录取,文官在政党间保持中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西方文官制度(     
A.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B.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
C.与中国科举制初衷一致D.为工业化提供政治前提
2023-08-18更新 | 379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68年,自由党人格莱斯顿就任内阁首相。他在调查中发现1855年以来所录用的9826个文官中,完全经过公开竞争考试的仅28人。为此,格莱斯顿绕开议会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委员会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一事件(     
A.确保了文官政治中立B.避免了政党分肥现象发生
C.有利于政治腐败减少D.促成了文官与内阁共进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世纪末英国的执政党一上台便利用权力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础,培植政治小集团,官员的任命只注重政治忠诚而非才干和品格。“政党分赃”造成英国政治混乱。这反映当时英国(     
A.封建势力仍根深蒂固B.君主立宪制有名无实
C.代议制民主尚需完善D.国家权力被贵族控制
2022-12-31更新 | 760次组卷 | 37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以来,随着文官集团的日益崛起与膨胀,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据此可知,美国(     
A.文官集团日益崛起膨胀B.总统立法权力遭遇侵夺
C.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发展D.三权分立机制发展完善
2022-12-17更新 | 179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美国公务员制度的演变情况(部分)这一制度的演变(     
建国初期按资历进行晋升
19世纪30年代以党派关系分配政府职务
19世纪末以功绩制为核心进行改革
A.反映出三权分立体制的完善B.保证了政府的清廉
C.提高了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D.削弱了总统的权力
2022-12-09更新 | 331次组卷 | 43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1979年-1990年在任),要求文官在具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精通某个专业领域,于是“专业性”逐渐成为了对文官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英国对文官“专业性”考核主要原因是(     
A.建立职业官僚体系的需要B.文官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
C.社会分工日益复杂的现实D.政府工作持续性稳定性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700年英国《吏治澄清法》规定,除各部大臣及国务大臣外,其他官员均不得为议会下院议员。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又以枢密院的名义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试事宜。由此可见,英国官员选拔体现了(       
A.公开考试B.中立立场C.待遇优厚D.晋升为功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设置进士科算起,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发布上谕停罢科举止,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延续了1300年。科举制的长期存在,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政治、文学乃至社会风俗等各方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科举制的作用一直是双重的:它曾促进了中国的强盛统一,也一度使得中国衰败落后;既有利于吏治的清明,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朋党;既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也阻碍了学术的进步;既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又使学校沦为其附庸;既选拔了大量才智之士,也虚耗了无数学子的人生光阴……总的说来,在科举制实行的前期,其进步作用较明显,而后期消极作用较突出。及至清末,科举制还来不及完成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转变,便在历史的浪潮中消失了。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   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彻底摒弃了文官对于权势的依附关系,使得文官成为一种常任职业。西方各国都确立了文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的制度。要求文官对政党必须是公正超然的,不得参加党派之争和政治活动,对政治问题保持缄默,忠诚地为政府服务。同时近代文官以技术资格为根据进入文官系统。在贯彻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基础上,录用文官的条件只看其是否具备任职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文官系统中,官员的工作完全与管理资料的所有权分离,文官本身并不占有非人格化的生产资料和管理资料。

——摘编自郭素萍《论西方文官的职业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科举制的双重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特征,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今中外人才选拔的启示。
2022-07-03更新 | 530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东省(广东实验中学、广雅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