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的文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答问题。

材料一   十九世纪中期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形成以来,其间文官数量一再增长。在1881-1914年间,文官总数在33年里增加了五倍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4年内增加了三十余万人,到1943年文官总人数达到七十一万多。二战后文官规模虽稍有减少,但由于文官一经录用,无过失则终身常任,这样不仅造成文官组织机构臃肿,而且以战时的文官队伍来管理战后百废待兴的社会事务,政府工作效率只能是低下,文官人浮于事,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政府的负担。同时,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二战后各届政府不断扩大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建成福利国家、掀起社会化高潮等方面的政策和制度不断出台,应时而设的公共部门越来越多。

——摘编自邱灵敏《西方行政制度改革中的制度性贫困》

材料二   1916-1920年北洋政府历次文官考试录取人数统计表(只有男子可以参加)

考试名称考试时间录取人数
第一次文官高等考试1996.6194
第二次文官普通考试1917.4295
第二次文官高等考试1991.10490(含外交官领事官10名)
第二次文官普通考试1920.10400

——摘编自杨学为《中国考试通史》

材料三   邓小平在1982年指出:“选贤任能也是革命.”在邓小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指导下,改革工作开始有序推进。公务员制度建设有关文件的拟定是探索阶段的重点工作,198511月,《国家行致机关工作人员条例》初拟工作顺利完成,这是国家公务员制度初步探索阶段的标志性成果。19894月,国务院六个部门开展公务员制度试点,这次试点是对政府部门输入“新鲜血液”的新途径、新方式的重要试验。在此基础上,哈尔滨市和深圳市在1990年继续试点,上述两地的公务员制度试点活动,通过具体实践对公务员制度内容中的职位、职级管理等规定进行了有效探索,为公务员制度内容文本化提供了有益的实践依据,随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一批构建公务员制度的基础性文件被提交送审,至此,我国公务员制度探索阶段的制度文件拟定工作基本上完成。

——摘自苏立宁等《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变迁历程、演进特征与动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文官数量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文官考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公务员制度探索阶段的特点。
2024-01-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自春秋战国时期起便产生了 “举贤才”的理念,儒家理论主张精英治国,春秋战国时期其他诸子百家也有一些人提出过贤能治国的思想,其中最突出的是墨子的“尚贤”理论。 中国传统社会奉儒学为经典,尊孔子为圣人,科举制更是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政治思想付 诸实践。汉代开始实行察举制度,并逐渐在考察推荐中加入考试的环节。为了防止在选举 人才的过程中有人弄虚作假,以及杜绝“人事因缘”和“属托之冀”,考试在选士中的成分越来 越大,最终,科举制的出现取代了察举制。自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建立进士科之后,经过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到宋代,科举制已成为一种“至公”的制度。明代人认为:“我朝二百年公道,赖有科场一事。清代科举制度为保证考试公平、防止作弊,其复杂严密程度真是登峰造极。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停废与文明冲突》

材料二   中国科举制对西方产生的影响可追溯到16世纪。从1570年至1870年,英国出版的介 绍中国科举制的书籍就有70多种。英国于1793年.1816年及以后,多次派外交使节到北 京实地考察中国的科举制度。目前,西方学术界公认:现代西方文官制度源于中国的科举 制。西方国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相继实行文官制度。在此之前,英、美等国政坛均实行“政 党分赃制针对“政党分赃制"的积弊,英、美率先进行了改革,效仿中国科举制建立了独立 于政党政治之外的政府官员的“考选制“考选制''的建立意味着西方政治体制中官僚政治 的产生。从此,西方政治精英中出现了一批不同于传统政客的、经考试进入权力体系的职业 技术官僚。现代西方政体中的所谓“文官”或“公务员”主要是指这批职业技术官僚。“考选 制''的实质是将“业务标准”引入政治录用,以提高统治效率。

-----摘编自房宁《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科举制的现代政治学诠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官制度与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相同之处。
3 . 公务员治理

材料一   明代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科举考试,规定以八股文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试。文官考核制度严密,考满是对所有官吏全面的考核,决定其升、留、降。考察主要对贪、酷等需要加以行政处理的官吏的审查,治绩特别优异的可以免于考察,在考察后被罢免的永不录用。明代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单独的监察法规,体系严密,强调“刑用重典”的立法思想,各项处罚较之唐、宋、元三朝更为严苛。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处理特别严格,一是对皇帝不忠顺,二是贪污。

——摘编自梁山中《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与立法及其积极意义》等

材料二   西方绝大多数文官都通过公开的竞争考试,政府任何一级文官职位,都要向成绩优秀者开放。法律规定,文官必须忠于国家与政府,严守机密,不得参与任何商业性的盈利活动,不得参加党派活动或竞选等。文官按工作成绩逐年提升,实行职位的常任制,只要没有过失,就可以终身任职。文官考核全面、详细,英国的考核包括工作知识、人格性情、行为道德等10个方面。

——摘编自李海龙《试析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比较》


(1)阅读材料,概括明朝官员的选拔和管理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异同。
(2)结合所学,简析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
2022-04-13更新 | 370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