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20世纪80-90年代,中共中央发文,将“思想道德”放入精神文明的大框架内。2001年,党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公民”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的主体。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仅将公民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进行关联,还专门讨论了网络空间的公民道德建设,等等。上述变化反映了中共中央(     
A.对公民个人权利保护的重视B.对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C.对经济转型困难的策划应对D.对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丰富
2023-04-06更新 | 416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族内部自治以宗族习惯法为基本依据,这种习惯法以族规的形式得到表现。有关族产管理和宗族内部亲属、继承、土地、借贷等多方面的民事关系,构成习惯法的重要内容。宗族在族长的领导下,按照族规规定的方式运作,而当内部发生纠纷时,族人会依族规调解,调解不成时,由族长召集全族或族内头面人物听取双方意见,然后进行劝告,最后公断是非。对于违反族规的行为,宗族可以依族规进行处罚,其处罚方式有:训斥、罚站、罚跪、罚款、扣发分赡、责打、削族、鸣官,甚至处死。但是族规对于族人的约束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族人对宗族的认同感上,宗族作为一个对族人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具有归属感的群体,其对族人行为的道德评价具有巨大的约束力量。

       ——摘编自李力《清代法律制度中的民事习惯法》

材料二   调研结果显示,运用民俗习惯解决纠纷,当事人的接受程度高达98%调研还显示,习惯法在解决传统民间民事纠纷如彩礼返还纠纷、财产继承纠纷、宅基地纠纷、相邻权纠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71%的受访法官认为,民俗习惯在某些情况下比成文法更能有效地解决纠纷。此外,各地法院也积极探索习惯法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结合本地实际,发现和挖掘本地的习惯法价值。如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法庭努力创造调解环境,尽可能多用道德、习俗和舆论等老百姓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法院运用善良风俗调解解决的纠纷有2100起,占审结案件总数的28%。案件涉及返还彩礼、赡养、精神损害赔偿、分割家庭共有财产等方面。

       ——摘编自钟春《现状与未来:我国习惯法的司法适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民事习惯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清代民事习惯法相比,当代习惯法应用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作用。
2023-02-25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20世纪80年代的城乡街头张贴了一系列宣传画(见下图)。据此推知,当时(     
      
A.“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教育发展B.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大力弘扬
C.改革开放促进了绘画艺术繁荣D.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并进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南阳供销合作社:过往与新生

19507月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后,我国开始建立各级合作社,全国总社、河南省社、南阳专区社先后成立,195010月,南阳县供销社系统逐步形成。

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供销社为新中国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19501953年南阳县供销社系统向农村供应了小麦、玉米、食盐、土布、肥皂、火柴等27种生活资料,供应铁锨、镰刀、犁辕等15种生产资料,并开始供应农药、化肥、药械及新式农具等。同时,为国家收购和为农民推销农副产品如土布、活猪、烟叶、棉花共20余种。1953年南阳县遭受罕见霜灾,供销合作社系统受国家委托,以低价向灾民供应粮食,全年共代销粮食约1500万斤。图51951~1954年供销社、私商、国营在南阳县商品流转额中的比重变化情况。

改革开放初期,在市场化大潮冲击下,供销社经营出现困境。1995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根本目标是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南阳供销系统先后通过设立村级综合服务站等机构,不断完善供销社“支农”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急需的服务。如表为1994~1998年南阳县供销社系统支农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组织名称19941995199619971998
综合服务站(个)62110150193193
庄稼医院(个)1313214444
机防队(个)77131414
专业合作社(个)1251439
科技示范田(亩)13961281692500025000

——摘编自李建中《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不同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职能作出合理解释。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强调“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明确"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的文化方向;在文学艺术上,强调“积极发展适合人民利益和需要的文学艺术创作,加强艺术实践”;在倡导的国民精神上,强调要有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要把革命战争年代的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革命热情运用到建设中来,意气风发地建设新中国;在教育战线上,改革旧教育,发展新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特别是有关工业建设的科学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努力推进各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毛泽东在19564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摘编自曾丽雅《新中国成立以来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19859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是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了给“七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保障,会议对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提出了严肃的批评。会议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反对和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和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发扬奋发图强、致力四化的献身精神,这是保证我们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思想条件和群众条件。针对党风和社会风气方面存在的问题,邓小平着重指出: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改善社会风气要从教育入手;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想文化教育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

——摘编自郭德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卷四)改革风云》


(1)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79年,无锡第三十四中学开展了关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的"三美"教育活动。在此基础上,经过团中央的协调发动,"五讲四美"活动在全国广泛开展。到198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将"五讲四美"同"三热爱"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宣传。这一口号的提出(     
A.体现法律与道德协同发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B.经历了从底层自发向官方推广的历史进程
C.反映了调节人际关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
D.忽视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全面开展
2023-01-11更新 | 248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面一组图片是20世纪80年代张贴在教室里的宣传画,迎合了当时国家号召群众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活动主题。这些宣传画反映了当时(     
A.中小学生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主体B.全社会形成了互帮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C.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并进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任务已完成
2023-01-05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91年,中宣部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要像抓物质生产重点工程那样,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生产思想文化精品,力争每年推出一本好书、一台好戏、一部优秀电影、 一部优秀电视剧(电视片)、 一篇或几篇有创见和说服力的文章。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规范思想道德建设
C.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9 .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新闻图片对女性职业的反映和表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下表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民日报》在“三八”妇女节当天新闻报道中刊登的女性职业形象图片数量(单位:张)的统计情况。表中的变化表明我国(     

职业


时间

农民

工人

商业服务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

政府领导

企事业领导

军人

1950~1978年

28

23

2

12

9

2

11

1979~2004年

5

10

8

41

20

5

6

A.农业发展面临较大的困境B.男女平等逐步实现
C.社会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D.女性贡献比重提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189年,恭王赵惇继任南宋皇帝,恭州改名为"重庆府"。处于两江交汇的重庆成为抵抗蒙军南下的重镇,延续了南宋王朝的统治。到明清时期,重庆发展为四川和西南最重要的商埠城市,川江上游各地商品汇集于此外运全国,而下游各地商品又溯江而上汇集重庆,再转运上游地区。重庆黄葛古道是重庆通往云南、贵州等地的一条陆上重要通道,是历代川黔商贾的必经之路。明清时期重庆的发展为以后重庆城市的近代化和商业中心地位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历史》

材料二   1939年1月,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以下简称南方局)在重庆成立。"皖南事变"发生后,南方局与国民党当局正面交涉的同时,将“皖南事变”真相公诸于众,迫使国民党最高当局作出“以后绝无剿共之军事”的承诺。南方局领导人周恩来等人常去民盟机关“特国”,积极支持科技界、工商界代表人士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南方局利用《新华日报》等舆论阵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对时局的主张,推动重庆进步文化界陆续创作和上演进步话剧242台,使以"抗战、团结、民主”为旗帜的抗战进步文化成为大后方文化的主流。南方局还积极与各国外交使团和国际友好人士接触,促成了1944年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和美军观察组实地考察延安。

——摘编自蔡律《战斗在国统区心脏的南方局》

材料三   重庆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中美合作所”重庆集中营旧批、刘伯承故居、重庆黄山抗战旧址群、宝顶山摩崖造像、钓鱼城遗址等55处;重庆主城有中国三峡博物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三峡移民纪念馆等5座一级历史博物馆。其中,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陈列品展示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革命文化、抗战文化和移民文化等。2021年,中国三峡博物馆接待量超过15万人。

——摘编自《重庆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历史上重庆地位提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开展活动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庆开展历史文化建设的作用。
2022-12-2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