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85年12月28日,中国专利局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对143项专利申请授予专利权,并颁发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证书。这是专利法实施以来,对国内外申请的14051件专利申请进行审查批准的第一批专利权的项目。1992年9月、2000年8月、2008年12月对专利法进行了修改,使之更符合中国的实际。这些举措(     
A.加快了科技转化生产力的速度B.意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C.标志着新中国专利制度的建立D.更利于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022-11-27更新 | 172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居住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领土内的人民,都得享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犯下列各条之一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雇佣他人的劳动以谋利者(如富农、资本家)。二、不以劳动,而靠资本、土地及别的产业的盈利为生活者(如豪绅、地主、高利贷者、资本家)。三、地主、资本家的代理人,中间人(仲介人、牙人之类)及买办。四、一切靠传教迷信为职业的人,如各宗教的传教师、牧师、僧侣、道士、及地理和阴阳先生等。五、国民党政府及其他反动政府的警察、侦探、宪兵、官僚、军阀及一切参加反对工农利益的反动分子。

——《苏维埃暂行选举法》1933年

材料二   第一条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

第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代表,省、县、乡(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之代表,市、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之代表和各民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之代表,均依现行行政区划选举之。

第三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代表,省、县和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之代表,由其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之。乡、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之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之。

第四条   凡年满十八周岁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和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一、依法尚未改变成份的地主阶级分子;

二、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反革命分子;

三、其他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1953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苏区选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3年选举法制定的背景。对比指出1953年选举法与1933年《苏维埃暂行选举法》的关联。
2022-10-3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3课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3 .

法治

教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1949年《共同纲领》①____社会性质
《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土地改革法》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性质
《国务院组织法》
《人民法院组织法》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奠基

背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百废待兴物质匮乏
精神与模范:
健康向上 为人民服务 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热爱党 热爱社会主义⑦___ 雷锋
关心集体无私奉献范孟泰 时传祥 王进喜 李四光 华罗庚
意义:
激发全国人民热情和干劲
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重建法制[1978——1990] 文革结束 改革开放
中共: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法律:1982年《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
②《______》《经济合同法》一批基本法律
发展法治[1990——2012]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共:1997年十五大提出③_____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律:
1999 2004年修宪 依法治国 法治国家 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010年④_____法律体系形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奠定民族复兴的法制基础]
全面依法治国[2012—2022]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中共:2012年十八大提出⑤____依法治国思想
[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法律:
2018年通过修正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2020年通过⑥《____》“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居于法律体系中基础性地位]
文革结束 改革开放[1978——1990]
80年代 “五讲四美三热爱”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0——2012]
90年代 创建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行业活动
1994年《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德治国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2012——2022]
2012年十八大提炼形成⑧_____价值观
时代模范:杨善洲 黄大年等一批大模范
时代精神:热爱祖国 奉献人民 自强不息 砥砺前行 积极进取 崇德向善

备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⑨____——197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22]

2022-10-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4 . 观察下列示意图,与“五四”宪法相比,“八二”宪法的章节题目结构顺序体现了(     
A.我国已建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B.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高度重视保障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
D.初步奠定了新中国法治建设方面的基础
2022-08-01更新 | 29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60年代,“铁人”王进喜曾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以王进喜为杰出代表的大庆工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属于这个时代的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还有(     
①邱少云   ②雷锋   ③焦裕禄   ④李四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20024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始终未能完成。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恢复民主法制,但由于当时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改革开放还在“摸着石头过河”,一次性制定民法典的条件不成熟,只能“从批发改为零售”,根据轻重缓急,推出民事单行法,成熟一部推出一部。2002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民法典草案,但鉴于民法典内容复杂、体系庞大、学术观点有分歧,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先制定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在条件成熟后以此为基础再研究制定一部完整的民法典。2020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摘编自徐隽《我们需要一部怎样的民法典》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突出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系统总结制度建设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编纂民法典,进一步完善我国民商事领域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为各类民商事活动提供基本遵循,有利于充分调动民事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秩序,有利于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编纂民法典,健全和充实民事权利种类,形成更加完备的民事权利体系,完善权利保护和救济规则,形成规范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对于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编篆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民法典制定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制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时代我国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2022-07-23更新 | 31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练测
7 . 普法教育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明清时代对于官吏的“普法教育”是很有特点的。其一,为官者不可不知法,故普法对象首在官不在民。其二,官员普法不限于本部门的法规,更应当熟悉国家最重要的法典。其三,官员普法的要求载于刑法典,是具有强制性的,违反者要给予制裁。其四,每年定期考试官员的法律知识形成制度而不是一时的轰轰烈烈。其五,考试结果区分优劣,按法予以奖惩。“讲读律令”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增加了官民的法律意识。历史的经验证明,只有执法者法律素质的提高,才有助于援法断罪,改善司法状况。

——摘编自张晋藩《古代官吏的“普法教育”》

材料二   我国普法教育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经历了以宪法普及为先导的启动时期、以市场经济法律普及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时期、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的高潮时期之后,进入了权利至上的全面提升时期。通过五个普法“五年计划”的开展,我国普法教育实现了从常识性普及、知识性传授、法律意识的培养到法律素质提升的转变;实现了由行政手段管理向由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我国普法教育的发展历史是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普法教育中每一次对象、内容、目标的改变都对应着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重心的转移。

——摘编自刘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普法教育之嬗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官吏“普法教育”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普法教育发展起来的背景及意义。
2022-07-09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2年到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以反对旧司法观点和改革整个司法机关为主要内容的司法改革运动。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一部分,它上承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法制建设的成果与经验,下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的新阶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法制建设整个历程的关节点。这次司法改革运动是反对旧法观点和改革整个司法机关的运动,它的目的是“要求彻底改造和整顿各级人民司法机关,使它从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作风上纯洁起来,使人民司法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能够有系统地有步骤地建立和健全起来,以便完全符合国家建设的需要”。司法改革的步骤各大行政区一般都是先进行典型试验,并结合运动在省市一级司法机关逐步展开,然后自上而下推向各专区、县司法机关。

——摘编自侯松涛《建国初期的司法改革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司法改革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司法改革运动的作用。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紧密结合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健全社会主义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10月10日)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地位。
2022-06-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1[学思之窗.思考点.问题探究]专辑第 10 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10 . 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共十六大提出“坚持依法执政”;中共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材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执政理念追求党政同责B.对依法治国认知的深入
C.积极推动政府转变职能D.开始践行法治国家理念
2022-05-31更新 | 387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