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16世纪以后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新型出版物——地图集,法国在1594年推出了《法兰西大观》,在这本地图中,地图的收集、汇编以高卢历史和法兰西的疆域空间为叙事框架,强调各省、地方对君主的服从。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法国(     
A.制图水平的提高B.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
C.王权得到加强D.中央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2023-07-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2世纪前后,民族方言史学出现,并逐渐成为史学创作的生力军。民族方言史学中最多的是编年史,如13世纪法国的《法兰西大编年史》、15世纪德国的《纽伦堡编年史》等。这可以用来说明欧洲(     
A.民族国家的形成B.城市经济的繁荣
C.民族意识的苏醒D.近代史学的兴起
2023-07-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时,罗马帝国的普济主义存在于天主教会和神圣罗马帝国,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是无人知晓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进一步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培了封建贵族的权力,粉碎了领上制据,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所有居民都被忠君思想联结在一起。1534年英国《至尊法案》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的首领,拥有任命教会各种神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拒绝接受这一法案者以叛国罪处死。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宣称“朕即国家!”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等

材料二   随着专制君主制的进一步演化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法兰西民族观念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和完善。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手段,以“专制之下无祖国”“热爱祖国就是热爱自己”为口号,确立起了未来新型民族国家的理论原则“现代法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托克维尔(18051859)认为,占领阿尔及利亚有助于法国控制西地中海:更为重要的是,法国人应当在非洲建立一个“欧洲社会”,这将是法国的光荣的“伟大纪念碑。”

——摘编自杨泽章《现代法国民族主义探微一一以托克维尔为例的思考》

材料三   在民族主义的感召和激荡下,从前那种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中世纪文明那种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民族主义作为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和精神武器,是一面革命的旗帜,具有很大历史进步性…但是,民族主义本身却带有不可克服的狭隘性和排他性…正因如此,“当西欧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为一种带有侵略性的殖民侵略和扩张的学说。”

——摘编自赵文亮《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的战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民族主义思想有什么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影响。
2023-07-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四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152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决定让马丁·路德出席在沃尔姆召开的帝国会议。在会议中,路德认为神授君权有改革教会、钳制教皇的义务。其主张(     
A.否认罗马教廷的合法性B.意欲缓和各教派之间的纷争
C.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D.体现了反对专制王权的要求
5 . 1521年,马丁·路德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意见征求,经过不断地对比与考察,最终翻译出了能够最大限度网罗各个地区教众通用的德语版《圣经》。马丁·路德的做法(     
A.引发了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B.有利于德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C.阻碍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D.束缚了德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6 . 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明确地以欧洲“文明”来衡量世界各国的国际行为及法律权利,从而在国际法中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文明标准”。按这一标准,世界上的国家被划分为“文明”“野蛮”和“蒙昧”等不同类别,在国际法上享有不同权利和义务,这反映了(       
A.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B.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不同文明间冲突加剧D.外交规则的逐步完善
7 . 恩格斯曾经指出:“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在封建主义表层下形成着的一切革命因素都倾向王权,正向王权倾向它们一样”。关于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教会限制王权导致了“混乱状态”B.“革命因素”主要指中世纪封建领主
C.当时王权有利于强化民族国家认同D.中世纪后期欧洲地区形成了民族国家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它并没以可辨的形式存在于中世纪。……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如果实在要说的话——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

三个发展逐渐改变了忠诚这一尺度。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个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材料二   民族主义(nationalism),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

【欧洲民族主义的诞生】民族主义亦特指民族独立运动之意识形态,民族主义以民族特色看待人类活动。因民族已成为国家结构的主流,政治学上(以及媒体)倾向注意这些极端类型的民族主义。


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紧扣材料相关逻辑,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3-05-1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东区域教育科研共同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中世纪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三个方面的发展逐渐更改了忠诚的这一尺度。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这些发展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法国资产阶级高举全民族利益的旗帜,在反封建斗争中,以及在反法同盟的入侵面前激发了千百万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新生的法兰西民族击败了反法同盟长期的连续的进攻,保卫了祖国,同时,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彻底埋葬了旧的“王朝国家”,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因此,法国大革命把民族主义的表达推向了高潮。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国家形成的角度,简述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2023-05-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欧洲在中世纪经历了只知有(宗)教,不知有国,到教、国并重再到纳宗教于国家观念之中的过程。这一过程(       
A.开始于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B.体现了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
C.反映了基督教影响力的丧失D.推动了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
2023-05-1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