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国际关系的历史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以与主要协约及参战各国。”
②“本防御同盟既以维护欧洲均势、保障欧洲各国的安宁和独立,防止多年来(法国)蹂躏世界的那些侵略重演为其目的,……”
③“在目前的情况下,有利于和平的不结盟国家存在和活动,是保卫世界和平的更加重要的因素之一。”
④“美国对苏联任何政策的要素必须是一种长期的,既有耐心而又坚定的,并且时刻对俄国扩张倾向保持警惕的遏制政策。”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④①②③
2 . 从中世纪开始到1400年,差不多欧洲中部和西部的所有文学都是用拉丁语来写作的。到15世纪,地方文学和民族语言兴起,英语、法语、日耳曼语已形成,同时民族文学也形成了。这一转变(     
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B.根源于宗教改革运动
C.阻碍了各国的正常交往D.表明拉丁文弊端明显
2023-04-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航路开辟刺激了民族君主制的崛起,推动了以王权君主制为核心的国家的形成,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统一,进而使民众逐渐摆脱了狭隘的地方主义,转向以国王和国家为认同的对象,并且形成统一与整体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繁荣。随着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新兴商人阶级需要谋求更多的保护,以使他们免受战争的侵害和封建主们任意征收苛捐杂税的压迫,商人阶级开始寻求与各国君主合作,君主与新兴商人阶级结成联盟。在商人阶级的支持下,君主力量在得到加强的同时又由于资本主义的凝聚性,使得上到拥有雄厚资本的贵族、大商人,下到拥有部分资本的小商人通通聚集到一起。在资本快速流通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趋于频繁,社会流动加快,广泛的民众阶层也开始参与原本只有上层阶级掌控的政治经济活动,至此,“同质性社会”逐步形成。

——摘编自秦初蕾《新航路开辟对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同质性社会”做出合理解释。(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4-2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历史学家波拉德认为,近代历史是民族国家的历史。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初的西欧全然不存在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组织形态。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在持续700余年的收复失地运动中逐渐形成虔诚的宗教信仰与爱国意识,最终于15世纪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开启短暂却辉煌的新世纪篇章。同时期,英法日益强大的王权成为打破地方主义和普世主义的强大力量,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19世纪,民族解放和重振德意志的壮志激励着俾斯麦用:“铁血”战争方式成功地统一了德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等

材料二   民族国家是人类社会治理的重要政治单位,也是国际关系最基本的行为主体。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源于17世纪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这种以欧洲民族国家体系为蓝本的国际体系逐步蔓延到全世界。然而,纷争并未因此而停息,国家利益与霸权之争在欧洲乃至世界国际政治中日益凸显。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民族国家得以产生的共同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族国家对近代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2023-04-28更新 | 45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简表   

年份人物及事件
1532意大利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的政治学著作《君主论》首次出版,该书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摆脱了中世纪以神学为中心的政治理论的羁绊
1534英国通过了《至尊法案》,规定“国王陛下……被称为……教会在尘世的唯一的最高首脑”
16411648法国谈判代表杜·沃柯斯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全权代表鲁左在汉堡会晤后,决定举行一场“双规”性国际会议。该会议最终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明确规定了一些影响至今的外交关系理念、机制和原则
1762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自然人,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
1789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国民议会宣布主权属于整个民族
18141815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会议,并形成维也纳体系,该体系首创了“总决议书”的体例,要求所有与会国都须签字,将欧洲各国纳入了一个共同的体系中,承担责任和义务
阅读如表材料,提取16世纪到19世纪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所涉及的一项重大时代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6 . 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语成为英国官方语言,并为英国人广泛使用。14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先驱威克里夫把《圣经》翻译成英语,主张用本民族语言作礼拜,抵消拉丁语的影响。此举旨在(     
A.摆脱拉丁语的影响B.增强民族国家认同观念
C.深入推进宗教改革D.扩大《圣经》传播范围
7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   中世纪末期,由于王权的加强、较为统一的国家的形成,西欧一些民族在文化层面上取得了民族的共同认同。16—17世纪,在西欧摧毁、瓦解了普世世界国家,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君主国家。恩格斯曾指出:“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日渐羽翼丰满,这个王朝国家再也不能体现、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和要求。于是,资产阶级便以全民族的名义展开了对封建专制君主,对王朝国家的批判,要求获得自由、平等、人权和幸福,要用这些新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观念来构建新的国家——民族国家。所以,在英法这些资产阶级力量较为强大的国家,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较为彻底地摧毁了旧的王朝国家,构建起了统一的民族国家。

——摘编于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法由“王朝国家”迈向统一“民族国家”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王权是进步的因素”的历史依据。
2023-04-10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田家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一位意大利人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应出拿破仑对外战争(     
A.给意大利带来巨大灾难B.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觉醒
C.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D.具有侵略性和进步性的双重性质
2023-04-0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教皇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   晚清以来,现代“民族”观念逐渐被引入。梁启超认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他的民族主义既肯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自由,也强调了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1917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认为“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最为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

——摘编自黄兴涛等《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近代民族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成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特点,并谈谈民族国家观念在当今的时代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1945年雅尔塔会议后英国漫画家绘制的漫画《TAKE MEIN,MISTER?》。该漫画意在揭示雅尔塔会议(     

上端:投票权和否决权
左侧上方:安全新闻剧院
左侧中间:小孩需有大人陪伴否则不得窥探
左侧下方:小国
A.凸显了大国主导地位B.激化了盟国内部矛盾
C.加速了美苏利益冲突D.违背了世界和平潮流
2023-08-15更新 | 45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溪中学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