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对国际法的认识】晚清的历史,是中华帝国的世界秩序想象不断受到冲击的历史,而国际法带来的冲击,尤为深刻。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清对于现代法权的接触,是从国际法开始的。这起因于帝国与西方以通商及战争为基础的互动过程。对于国际法,从开始接触到积极渴望加入,大清经历过几个阶段。最初是针对特定问题,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断简残篇式地翻译个别章节以便应付对外交涉所需,林则徐便曾让人如此翻译过片段的国际法。嗣后是传教士翻译欧美国际法著作时期,这以京师同文馆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和江南制造局的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为主,尤其是丁韪良所翻译的《万国公法》,对于大清精英理解国际法的作用相当大。随后维新变法诸君曾经利用国际法来为变法寻找理据,以“春秋公法”的笔法来比附国际法,表达自己的国际秩序观,从而得出变法的主张。……然后是在甲午之后,尤其是庚子之后,中国日渐增多的留日法政学生,将日本对于西方国际法的研究与翻译,再转译回中国,形成了更加系统、体系化的国际法认知。作为东亚世界的普遍帝国,其转型所要克服的惯性太过巨大,这一点与日本构成了鲜明对比。日本接触国际法较大清为晚,但是迅即将国际法作为国民教育的必要内容,其对日本国民的世界想象产生了巨大冲击。日本也迅速派人到西方去认真学习国际法,引入了最新的实证法路径的国际法,并依此来改造日本。

——施展《枢纽:3000年的中国》


(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对国际法的认识过程。
(2)根据材料,指出中日双方面对国际法时态度的不同之处;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这一态度产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
2023-03-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中古时期的西欧,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国王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14 世纪初,法王腓力四世因教皇反对其强化王权的措施,派人袭击教廷,囚禁教皇,后来还将罗马教廷迁至法国小城阿维农。这说明(     
A.宗教改革强化了法国王权
B.教权影响了法国走向统一的进程
C.欧洲中世纪王权高于教权
D.法国的专制王权已经达到了顶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部分人文主义者关于“国家观”的一些主张。他们的这些主张(       

人物

观点

但丁(意大利)强调只有皇帝才能把分裂的意大利统一起来,并从理论上论述了建立君主政权的必要性
蒙台涅(法国)专制制度是法兰西民族统一的支柱,是新人文主义文化反对政治上的各自为政、反对交战的天主教派和胡格诺派的宗教狂热病的支柱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若欲国强大,威权伸张,则一国须把军事认为举国唯一的荣誉、学问和职业
胡登(德国)建立以皇帝为首的贵族民主制和统一的民族国家
A.核心是反对分裂割据以追求民主政体B.体现了资产阶级固有的妥协性和脆弱性
C.促使国家摆脱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D.为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政体组织形式
4 . 13世纪末,法国国王腓力四世设立了以巴黎“巴列门”为中心的王室法院作为专职机构,逐渐削弱、限制和取代原有的封建领地和教会等各种地方共同体的司法管辖权。这一措施(     
A.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B.导致王权与教权分裂
C.推动行政司法的分离D.消除了封建领主特权
5 . 近代早期,英国古物研究最初关注罗马因素。16世纪以来,他们从对罗马文明的仰慕与崇拜,转变为对日耳曼因素(撒克逊因素)的关注,威廉•兰巴德还出版了近代英国第一部方志——《肯特郡志》。这一变化说明(     
A.理性思潮逐渐兴起B.文明冲突空前加剧
C.民族国家意识觉醒D.文艺复兴已成往事
2023-03-2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仲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选班测)历史试题
6 . 国际法的形成发展与国际关系发展密切相关,下图是某学生制作的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体系图,空缺部分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维也纳、联合国、雅尔塔
B.维也纳、凡尔赛—华盛顿、雅尔塔、联合国
C.维也纳、凡尔赛—华盛顿、联合国、雅尔塔
D.凡尔赛—华盛顿、雅尔塔、联合国、维也纳
7 . 在中世纪的英格兰,教会用语—拉丁语,一直都是正式的文本用语,王室或政府颁布令状多用拉丁语。从1362年起,议会正式接纳英语,乔叟等作家也开始用英语写作,并在皇家法院和法学院当众吟诵,英语逐渐取代拉丁语成为官方用语和大多数人的第一语言。这表明,当时的英格兰(       
A.宗教改革有序开展B.民族意识逐渐增强
C.摆脱了教会的束缚D.民族国家正式形成
2022-08-08更新 | 412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联合国宪章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交给以五大国为核心的安全理事会。联合国宪章取消了国联的一致通过原则,把大国地位和大国一致的内容明文载入有关条款。由此可知,联合国(     
A.是具有强制性的国际政治组织B.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政治工具
C.具有明显的帝国主义强权色彩。D.处理国际事务更具可操作性
9 . 格劳秀斯在1609年出版的《海洋自由论》中强调:广阔的海洋是自由的王国,在那里没有主权以及与主权相关的为主权国家统辖的独占性的所有权、航海权和贸易权,在没有主权的海洋,个人或国家的行为是自由的开放的。这一观点(     
A.确立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缓和了列强间的殖民争霸D.维护了民族国家的国家主权
10 . 14、15世纪,意大利文化精英对意大利“俗语”和通行于欧洲各国的拉丁语孰优孰劣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到16世纪,意大利“俗语”的价值和尊严基本确立,这一结果(       
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C.冲击了宗教神学统治地位D.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
2022-07-06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