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在中世纪创作的《罗兰之歌》中有这样的描述,罗兰无条件忠实于法兰克王国和查理大帝。他在临死时将法兰克、战友、查理大帝连接在一起。诗歌还借查理大帝之口,认为罗兰之死就是全民的损失,法兰克国家的损失。由此可知,《罗兰之歌》(     
A.孕育民族国家意识B.借鉴希腊罗马文化
C.维护君主专制制度D.宣扬对外殖民扩张
2023-11-17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以下是西欧国家不同时期政治结构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1到图2的结构变化体现了王权的加强
B.图1时期庄园法庭审判依据是“日耳曼法”
C.图2所处阶段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D.图1到图2演变过程中出现城市自治现象
2023-11-16更新 | 290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法兰西斯一世(1515—1547)统治法国时长期停止召开三级会议,剥夺男爵的司法审判权,取消自治城市的独立地位,下令在国家法令中使用法文,不得使用教会惯用的拉丁文。这些举措(     
A.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
B.确立了至高无上的专制王权
C.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D.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地讲,国际法的起源可追溯到1617世纪。16181648年发生了席卷整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战后缔结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国家主权、国家独立、维护和平、协商解决争端等一系列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使国际法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宣告了近代国际法的产生。直到二战之后,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一整套国际规则体系,才逐渐成为整个国际社会的行为规则,构成了当代国际法。国际组织大量出现,使国际法中出现了全新的关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法律体系。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修改调整外国投资、开发和其他部分的国际法内容,国际法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分支——国际经济法。同时,还产生了许多国际法的新分支,比如航空法、外层空间法、环境保护法等。

——摘编自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

材料二   近代中国法制观念经历的这次转变,这一时期所提出的“天赋人权”“司法独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观念最终汇成一场强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直接指导了清末修律,也为民国时期的法制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尽管这些思想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甚至出现某些理想化的色彩,但它的提出和传播掀开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序幕,更是中国法律观念现代化的先声。

——摘编自胡伟《中国法律观念近代转型初探》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以实际行动在国际法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精神,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丰富和发展。港澳特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本不应具备国际法上的缔约主体资格,但为确保港澳特区的繁荣发展,《基本法》作出特殊安排,赋予特区一定的缔约权,使“一国两制”不仅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本方针,更是对当代国际法的践行与发展。面对中国与周边有关国家(主要是日本和东南亚各国)领土争议的现状,中国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在《巴黎协定》谈判过程中,中国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促使各国通过“国家自主贡献”气候行动目标,即所谓“自下而上”模式。随着多极化、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同时,大国之间的竞争和较量更为突出,20183月,我国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的一个重要外交理念写入宪法,将影响未来世界国际法的实践。

——摘编自贾桂德《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的国际法实践和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国际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法文化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对国际法发展的主要贡献。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法发展的认识。
5 . 正是在启蒙思潮与美国革命的冲击下,法国大革命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从而带来了一场全欧洲的战争。这种战争大大简化了欧洲的版图,特别是那些还存在着中世纪式的分封割据的地方版图,如德意志境内由300多个邦国缩减为不到40个,意大利境内缩减为8个邦国。材料强调(     
A.启蒙运动瓦解了欧洲旧体制B.美国革命影响了欧洲民主政治的扩展
C.拿破仑战争推动欧洲一体化D.法国大革命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形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旗颜色与图案的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印记。以下为14世纪以来的法国历代国旗:

旗帜

时间

政权

图案、颜色与含义

1328—1589年瓦卢瓦王朝蓝色底、镶嵌金色百合花图案。蓝色代表4世纪在高卢地区(今法国)的基督教主教圣马丁:金色百合花象征王室,源于法兰克王国接受教会洗礼时使用的百合花油。

1598—1790年波旁王朝白色底、镶嵌金色百合花图案。白色是17世纪波旁王室与贵族喜爱的颜色,源于英法百年战争期间(1337—1453年)圣女贞德的白色盔甲。金色百合花含义相同。

1790—1790年法国大革命君主立宪时期红白蓝三色旗,样式源于大革命期间革命军帽章。红色和蓝色代表革命的巴黎,象征追求自由的法国人民;白色代表王室,象征法兰西民族的古老传统;三色并排,代表人民与王室平等。

   

1794年以来法兰西共和国按国际法惯例“国旗不与军旗相同”改为蓝白红三色旗。第三共和国建立后,以法国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博爱”对三色旗的诠释受到广泛接受。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历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11-13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类型相关内容
特命全权大使,简称大使作为最高一级的外交代表,系一国元首向另一国元首派遣的代表。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在现代国际关系中,互派大使级外交代表是各国通行做法
高级专员(大使级)英联邦各成员国之间互相派遣的外交代表。在以英国国王(或女王)为元首的英联邦国家之间,高级专员由总理向总理派遣
教延大使系梵蒂冈教皇派出的大使,按照《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教廷大使和大使同级
特命全权公使一国元首向另一国元首派遣的外交代表,所受礼遇次于大使,所享有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与大使相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任命特命全权公使一级的外交代表巴越来越少,绝大多数国家都把特命全权公使升格为特命全权大使;特命全权公使级外交使节的还有教廷公使,其派遣情况与教廷大使相同
代办是由一国外交部长向另一国外交部长派遗的,系最低-级的外交代表,其任务主要是继续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事宜并办理侨务和商务业务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方网站《礼宾知识》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外交等级与国际关系”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3-11-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衡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民族主义从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开始兴起,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资产阶级用民族、祖国的观念把法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并形成了民族主义思想。它明确提出法国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国家,民族自治、民族统一和民族个性的公民观念,得到了不断强化和广泛传播;用民族国家代替王权国家、用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代替了王权利益至上观念,主权不受侵犯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理论中占有核心地位。

——摘编自张国臣《论19世纪欧洲民族主义》

材料二   19世纪末,民族主义逐渐极端化。它认为在竞争激烈、强国林立的国际环境中,生存竞争是国际关系的常态。它强调把国家的边界尽可能的扩张到本民族全盛时期所统治过的历史疆界或天然疆界,极尽可能地为本民族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和资源。它认为本民族的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最有资格普及到所有的民族。它认为民族间的竞争根本上依靠军事力量,并且只有通过战争才能促进民族、国家的发展,乃至世界的进步。

——摘编自于海峰《论民族主义的演变、作用与影响》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初期欧洲民族主义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兴起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末欧洲民族主义极端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黎塞留生平
1585—1615年1585年9月9日生于巴黎贵族家庭。1614年作为教士代表出席三级会议。
1616年被任命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国务秘书。镇压贵族反抗,处死或流放大批反叛的贵族;向各省派遣直接对中央国务会议负责的钦差审计官。
1624年被任命为宰相。推行重商主义,支持法国商人组织贸易公司在海外与荷兰竞争,扩大加拿大殖民地,运用外交手段为法国商人在土耳其、伊朗和俄国找寻市场。
1625年通过灵活的策略,形成针对西班牙的法英联盟,支持丹麦、瑞典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与神圣罗马帝国军队交战,改变了法国屈从西班牙的政策。
1635年领导法国参加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最终打败哈布斯堡王室,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法国得到莱茵河畔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逐渐取代了哈布斯堡王室在西欧的霸权地位。
1635年创立法兰西研究院,吸纳法国文学和思想界泰斗进入其中工作,孟德斯鸠、雨果、梅里美、小仲马等先后入选终身院士,研究院将弘扬法兰西文化与追求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成超越政治制度和时代局限的法国最高荣誉机构。

——摘编自孙秉莹《世界历史名人谱·黎塞留》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黎塞留所处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角度概括黎塞留推行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对法国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14年9月,英、俄、奥、普、法的全权代表会聚维也纳。法国提出,“恢复旧秩序”必须遵循“正统”原则,那些被法国革命推翻了的封建王权和制度都是“正统”的王朝,“恢复旧秩序”就是应该恢复这些“合法”的王权及其原有的旧疆界。这--原则得到大会的一致赞同,同时还决定把补偿原则作为大会的另一指导原则,即大国在瓜分小国领土时,如某一国要求未能得到满足,则可在其他的地方获得补偿。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返回巴黎。为了集中力量进行反拿破仑战争,英、奥、法、俄、普、西、葡以及瑞典八国于6月9日共同签署了《最后议定书》。《最后议定书》共121条,主要规定了欧洲版图的划分,以及明确欧洲各河流完全自由航行。议定书还有17项附件,内容涉及大国对海外领地的划分、呼吁各国停止奴隶买卖、关于外交代表等级的章程等。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

材料二 1919年1月18日,27个战胜国的代表云集法国巴黎,召开关于结束战争、安排世界新秩序的和平会议。由于美国和亚洲国家的出席,这次会议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全球范围内的构建战后秩序的国际关系会议。巴黎和会虽是处理战败国的“分赃会议”,但“俄罗斯问题”也引起和会的重视。和会批终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分为两部分,第一章是国际联盟盟约,余下部分为对德和约。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也纳会议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维也纳会议相比,巴黎和会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国际秩序的因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