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国际联盟大会和其行政院职权有所重叠,而联合国安理会只管和平的维护,且联合国大会不得涉及安理会正在审议的事务。有学者指出:“联合国与国际联盟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宪章承认大国享有特权。”这说明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     
A.带有浓厚的强权特征B.具有更大的实效性
C.兼有继承与创新特点D.适用范围大打折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中世纪的西欧具有三个历史性特质(如表)。该学者意在说明中世纪西欧(     
否定性拒斥帝国形态,否定拜占庭为罗马帝国正朔与东正教为基督教正宗
生成性生产自我系谱,基于地域族群共同体的表达
排他性区隔其他族群,以方言打破了拉丁语“大一统”的格局
A.集权程度相对有限B.蕴含民族国家形成的要素
C.传统文化逐渐消解D.出现王权与教权并立格局
3 . 1609年,欧洲学者格劳秀斯出版《论海洋自由》。该书不仅研究了海洋的物理本性,而且也依据中世纪罗马法和基督教自然法这两大传统,阐明了海洋对于人类世界所可能拥有的道德意义与政治意义,指出“海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不可占领的;应向所有国家和所有国家的人民开放,供他们自由使用”。这一论著的出版(     
A.受到葡萄牙等国的热烈欢迎B.体现出工业资产阶级的意志
C.为相关国际法原则奠定基础D.反映出主权至上观念的确立
4 . “会议确定原被拿破仑推翻君主王位的国家,按照‘正统’原则全部予以恢复;对法战争有战功的国家以及疆界调整时失去部分领土的国家均予以适当补偿”。这次会议是(     
A.威斯特伐利亚会议B.维也纳会议C.巴黎和会D.华盛顿会议
2024-02-27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5年旧金山会议上,针对殖民地的托管制度问题,中国与英、法产生了分歧,最终《联合国宪章》接受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托管制度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被托管地区自由与独立的主张,同时规定其适用范围并不包括英法殖民地。这些规定(     
A.延续了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B.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C.体现了大国之间的政治妥协D.保证了战后英法殖民统治的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将前奥斯曼帝国的领地和德国的前殖民地委托给国际联盟,由国际联盟再把它们委任给英、法、日等国进行统治。但是对于这些地区何时才能独立,盟约并未作出明确规定。这表明国际联盟盟约(       
A.遵循了民族自决原则B.没有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
C.结束了大国强权政治D.构建了稳定的国际新秩序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民族主义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想象的共同体不是虚构的共同体,是一种与历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建构。其建构过程主要受以下三大维度的力量影响。

第一维度:宗教共同体、王权王朝共同体不断衰弱。

第二维度:工业革命;印刷与书面媒体;单一标准语言对人们连接感与归属感的强化。

第三维度:殖民背景下的爱国主义、种族主义,激发深刻的自我牺牲与族群之爱。

——据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整理

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以上材料的部分或整体内容,自拟论题,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3-09-12更新 | 18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历史试卷(B卷)
8 . 如图“车夫”背心上的英文为“国联”,他奋力挥鞭,驱赶着背上负有“和平”使命的马儿向结束战争的方向行进。但“国际事务”这辆大车分明是在冲向战争,“和平”马儿虽然竭尽全力,却寸步难行。二战后吸取这一历史教训所采取的最有力举措是(     

       

A.成立了由主权国家组成的联合国B.赋予安理会制裁侵略的强大权力
C.明确促进国际合作与和平的宗旨D.确立了“全体一致”的决议原则
9 . 1625年,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国际法是主权者之间确定并相互认可的一套规则,此书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下列选项属于国际法的是(     
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②《拿破仑法典》
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联合国宪章》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2-09-08更新 | 4390次组卷 | 41卷引用:选必一期中押题卷1
10 . 14世纪之前"英国的上流社会人士讲法语,并以和法国联姻为荣"。百年战争过程中,英国民众普遍感觉到法语是"敌人的语言"。1399年英王享利四世登基时就用英语发表即位演说,1400年亨利六世创办了英语语法学校。这表明当时英国
A.与法国关系日益紧张B.国家和民族认同逐渐形成
C.国王的权力不断加强D.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021-02-02更新 | 1812次组卷 | 46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