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1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1928年签订的《非战公约》,尽管只是一纸集体安全的原则声明,并未真正约束列强的行动。但它第一次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从而奠定了民族国家之间互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作者认为《非战公约》(     
A.维护了国际关系的和平稳定B.促进了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C.有效遏制了法西斯对外扩张D.体现了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进步
2 . 美国法学家沃格林认为,宗教改革使人们逐步认识到,由基督教的人所组成的制度上的统一体,已经无可挽回地倒塌了,新的共同体代替基督教的统一体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沃格林意在强调,宗教改革(     
A.打破了基督教会的精神垄断B.推动了欧洲统一的进程
C.提高了中世纪世俗王权地位D.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将前奥斯曼帝国的领地和德国的前殖民地委托给国际联盟,由国际联盟再把它们委任给英、法、日等国进行统治。但是对于这些地区何时才能独立,盟约并未作出明确规定。这表明国际联盟盟约(       
A.遵循了民族自决原则B.没有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
C.结束了大国强权政治D.构建了稳定的国际新秩序
4 . 近代西方国际法学者曾将世界国家划分为文明国家、不完全文明国家、野蛮国家、未开化国家。中国便在野蛮国家之列。国际法仅适用于文明国家,而不适用于文明国与野蛮国家之间的问题处理。这种论断(     
A.否定了东方国家的传统法律B.适应了西方国家侵略扩张的需求
C.促进了国家法的发展与完善D.忽视了世界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
2024-02-17更新 | 172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某次战争后战胜国召开会议,通过了最后议定书,以下是其部分内容:华沙公国的大部分地区成立波兰王国,由俄国沙皇兼任国王;奥地利收复加里西亚、蒂罗尔等地;普鲁士占有波兰公国的但泽和波森等地;英国占有地中海的马耳他岛及伊奥尼亚群岛,并得到法属圣卢西亚岛等地;继续保持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状态;法国保持其1790年的国界,支付战争赔款7亿法郎等。该议定书(     
A.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结束战争的先例
B.体现了大国协调、欧洲均势的特征
C.确定了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原则
D.导致国际冲突,最终引发世界大战
2024-02-01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18世纪以来,德意志思想界轻视本民族特色,崇尚法国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1806年后,思想界开始宣称德意志精神是不可磨灭的,比其他民族的精神更高尚。这一变化反映了在当时德意志(     
A.国家统一成为社会呼声B.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追求民主成为时代潮流D.启蒙运动影响深远
7 . 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中写道:“本人是处理自己事务的最佳裁断者,因而拥有发动战争之权力的人,乃是唯一拥有缔结和约之权力的人。”1946年联合国通过的《国家权利义务宣言草案》规定:“各国有独立权,因而有权自由行使一切合法权力。”上述观点(     
A.为近代国际法的诞生奠定基础B.都支持通过发动战争维护国家主权
C.确立了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准则D.强调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2024-01-23更新 | 93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星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英国人威廉·卡克斯顿1476年将印刷术传入英格兰,推动了文学、宗教、教育、史地类英语印刷品大量出版,英语逐步摆脱中古时期的口语化和地方性,成为“国王的语言”“国家语言”。据此可知,这些印刷媒介(     
A.动摇教会在英国的统治B.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C.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2024·黑龙江·模拟预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是在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形成过程就是从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的转型。由于每个国家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主义,而不同的民族主义使得各个国家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民族主义作为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和精神武器,是一面革命的旗帜,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民族主义本身却带有不可克服的狭隘性和排他性,使它的“视野”无法越出本民族利益的范围,往往把本民族的利益和文化建立在践踏其他民族的利益和文化的基础之上,同时,民族主义还具有潜在的、强烈的扩张性,一旦国家间有矛盾,民族主义便会膨胀为大民族主义。如泛日耳曼主义、泛斯拉夫主义等,帝国主义包括殖民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军国主义等,一定程度上是其衍生物。正因如此,“当西欧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为一种带有侵略性的殖民侵略和扩张的学说”。民族主义逐渐蜕变为欧美列强对外扩张、争夺霸权的理论根据和精神动力。

——摘编自赵文亮《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的战争》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在民族危机中孕育,在西方民族主义传入后产生,在一次次民族觉醒中发展,经历了清末民初、五四时期和抗日救亡运动几个主要发展阶段。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主义思潮,有过大汉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排外主义等负面因素。譬如“义和团”的“盲目排外”行为,就是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达于顶点、社会衰落跌入谷底的极端之举;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人士在对待国内民族问题上也有过民族复仇主义和大汉族主义思想;近代以来民族分裂主义势力长期存在并与境外干涉势力勾结,这也是中国人民不得不长期进行维护民族团结与统一斗争的重要原因;中华民族在追求民族独立与复兴、追赶世界先进的长期奋斗中,守旧复古逆流也时沉时浮,等等,但这些绝对不是主流。近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更没有对其他民族构成威胁、带来危害,中华民族骨子里就没有走极端的特性和文化基因。在世界范围内,要说扩张地进攻的民族主义,最典型的莫过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摘编自舒迎香《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与特征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族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形成原因,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中华民族骨子里就没有走极端的特性和文化基因”。
2023-12-14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好题汇编】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卷01(统编版)
10 . 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欧洲各国于1815年召开维也纳会议,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一维也纳体系。该体系在国际关系史上的积极意义是(     
A.使欧洲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状态B.恢复法国大革命前欧洲的统治秩序
C.由各个大国决定欧洲政治格局D.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
2024-04-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