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末,英王亨利五世正式在法律文件上使用英语。通讯交流的革命,尤其是印刷的革命则使英语有可能以文字的形式出版发行。而莎士比亚的戏剧,使英语不仅成为一种流行的语言文字,而且最终成为了一种文化,极大地增强了民众的英国意识。在这种逐渐成型的民族意识基础上,英国历史上王权优于教权的传统对英国民族的形成起到了某种促进作用。

材料二   莫德尔斯基认为,一个能够长期成为领导的国家必须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条件:第一,是有利的地理位置,或许是能够超然海外的海岛型国家;第二,具有一个有内聚力的、开放的、有联合能力的社会;第三,有领先的经济;第四,有能够全球投放的政治战略组织能力。从这个角度看,英国显然是最有利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晓律《现代英国民族国家的出现及其对欧洲格局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14—16世纪推动英国民族意识逐渐增强的因素,并指出近代民族国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简要解释为何说“能够长期成为领导的国家,英国是最有利的”。
2024-05-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历史试卷
2 . 下图为英国人在1803年8月绘制的漫画《约翰牛要与小伯尼公平竞争》。该漫画意在强调(     

A.拿破仑战争危害欧洲和平B.英国有实力击溃法国入侵
C.英法两国海军的势力悬殊D.维也纳体系缺乏公平正义
2024-05-12更新 | 24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北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英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王权高于教权,导致教皇权威在英格兰的衰落,国王成为世俗和教会的最高首脑,实现了政教合一。这一“法律”是(       
A.《大宪章》B.《至尊法案》
C.《权利法案》D.《王位继承法》
2024-05-1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暂时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被称为“国际法发展过程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其原因是(     
A.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B.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谈判达成协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C.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
D.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2024-05-1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5 . 英国历史小说《号手长》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小说中写到:“这是拿破仑的侧面像,帽子是一只受伤的法国老鹰,脸庞由死尸巧妙堆积而成:一根类似英吉利海峡的布条围在他的脖子上,似乎要勒死他;肩章则是一只手,正在将象征着英法和平条约的蜘蛛网扯下去。”小说的描述(     
A.体现出启蒙思想家对战争的认识B.真实反映了欧洲社会的紧张氛围
C.表明了英法同盟关系已遭到破坏D.有利于增强英国国民的民族认同
2024-05-1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6 . 如图为意大利思想家马基亚维利(1469—1527)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     
◆君主应当大权独揽,注重实力,精通军事。
◆君主不应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只需考虑效果是否有利,不必考虑手段是否有害。
◆君主可以和贵族为敌,但不能与人民为敌。
A.违背了人文主义的精神B.适应了民族国家形成的需要
C.反映了人民主权的思想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2024-05-0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世纪的学校面向整个基督教世界招生,来自相同地区有着共同语言和文化的学生组成不同的民族团。民族团是维护身在异国他乡学生利益的重要机构。“民族团”的出现(     
A.打破宗教对西欧人民的束缚B.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C.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基D.冲击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2024-05-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政由方伯”,诸侯国基本上已具有独立权。各国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军事竞争催生出国际间的战争规则和交往原则,并由此出现了专门的外交机构和外交官。各国为了协调国际关系,经常组织会盟活动,制定盟约作为诸侯共同遵守的国际规范。盟约具有国际司法和调节功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形成了国家平等、和平外交、互不侵犯等原则。与此同时,儒家也力图将国际法纳入“礼”的范畴,构建和谐的“天下秩序”。

——据高旭《先秦国际法的溯源与探究》等

材料二   近代国际法话语权体系依托资本主义国家崛起而实现,主要适用于欧洲主权国家之间。西方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优势,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法推广至全球,将非西方国家置于它们单方确立的国际法之下。在这一进程中,主权平等原则得到承认,但这只是欧洲范围内的有限承认,如柏林会议商讨非洲国家的国际公约时,列强是以西方的文明标准决定非洲国际事务,非洲国家却无从参与。近代国际法话语权体系偏离了主权平等原则,这种单一性的话语权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法的“国际”属性。

——据冯胜勇《国际法史背后国际法话语权体系的现代性反思》

材料三   国际法脱胎于西方文明的母体,如今已逐渐为中国所接受、认同和支持。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交往活动,从国际法律秩序中获得巨大的收益。中国应提高现代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时应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力求使自身的主张与行动符合国际法的规范与理念,并在全球治理问题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据韩逸畴《从欧洲中心主义到全球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国际法产生的背景及其应用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近代国际法体系。
2024-05-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下表是20世纪主要国际法中有关战争的部分条款,据此可知(     

国际法

条款



《国际联盟盟约》

联盟会员国约定,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势将决裂者,当将此事 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联盟会员国并约定无论如何,非侯仲裁员裁决或法庭判决或行政院报告后三个月届满以前 ,不得从事战争


《非战公约》

缔约各方同意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联合国宪章》

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和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 ,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A.国际法适应国际形势不断调整B.禁止战争是国际法的一贯原则
C.国际法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D.维护国家主权是国际法的宗旨
2024-05-0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高考历史【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测试卷(江苏专版)02
10 . 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首领,拥有任命教会各种神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同时保留了天主教的教义和教规,拒绝接受这一法案者以叛国罪处死。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在位期间,再次重申了这一法令。伊丽莎白一世的举措(     
A.建立了附属于王权的民族教会B.消除了教皇国对英国民众的影响
C.进一步强化了世俗王权的权威D.确立了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