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下图是江西婺源李坑村的申明亭,建于明朝末年。史载:明制“十户为甲,甲有首。一百一十户为里,里有长。”设申明亭,里老人定期向里中百姓宣读并讲解《大明律》,同时还宣讲“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等《圣谕》六事。这表明(       
A.明朝政府优抚弱势群体B.明朝政府重视对基层的治理
C.明朝地方自治色彩鲜明D.政府加强对民众的人身控制
2024-01-1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秦国在商鞅变法时,颁布《傅律》,秦始皇继承了《傅律》中关于人口管理的制度。即百姓从出生后登于名籍,死后削籍;另有役册,称傅籍,均由乡官掌握,严惩诈伪者。这说明秦朝(       
A.国家权力开始延伸到了乡村B.注重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C.重视强化人们的政治认同感D.地方实权握于豪强手中
3 . 如表为古代中国社会救济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     
时间史料出处
春秋所谓老老者,凡国,都皆有掌老……所谓慈幼者,凡国,都皆有掌幼……所谓恤孤者,凡国,都皆有掌孤。《管子·人国》
民有疾病,州府置施药局于戒子桥西,委官监督。吴自牧《梦粱录》
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大明律》
A.儒学思想深刻影响社会救济行为B.政府在社会救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C.大一统国家助推社会救济的发展D.古代中国已形成完善的救济体系
2023-11-29更新 | 118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明朝户籍册称为“黄册”,存放于南京。清军进入南京之后,第一时间控制住了黄册库。顺治皇帝特意提醒主帅多铎:“南京各街门图书史册……地理户口版籍、应用典故文字…用心收掌,不许乘机抽毀,致难稽考。”顺治的提醒旨在(     
A.实行崇史重史的政策B.便于对全国进行管理
C.充分发挥黄册的功能D.尽快熟知明朝的典章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晋政府起初登记北方“侨人”户籍为“白籍”,以区别于南方土著居民的“黄籍”,享有免调和免役的优待。后来,东晋王朝对他们实施“土断”政策,就地编入“黄籍”,取消优待。东晋“侨人”政策变化(     
A.满足了东晋王朝的兵源需要B.解决了东晋王朝的社会矛盾
C.加速了南北人民的交往融合D.推动了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
6 . 宋代改变户籍制度,分主户与客户,佃农摆脱了过去只能是地主私属的卑贱身份,成为编户齐民。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A.户口主要按其职业进行分类
B.政府对佃农的人身束缚减轻
C.户籍制度的变革适应了租佃关系的发展
D.主客户之分违背了征税标准的变化趋势
2023-07-27更新 | 302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均设立了社会保障部门,主要有劳动部、内务部以及军队和群团组织的一些社会保障机构。还成立了中央防疫委员会、失业救济委员会、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抚恤委员会等。这说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A.建立成熟社会保障体系B.重视社会保障建设
C.社会保障工作卓有成效D.民众生活环境恶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徐同学课堂笔记所记的关键词有:“编户齐民”“大索貌阅”“土断”“诸色户计”等,据此推断,徐同学这堂课的学习主题是(     
A.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B.历代中国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C.中国历代户籍制度演变D.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
9 . 清代雍正时期实施的“摊丁入亩”割断了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的联系。至此以人丁和家户为标准征发赋税徭役的时代彻底结束,古代户籍制度也完成了彻底异变,从此不再具有(     
A.社会控制功能B.财政管理功能C.基层治理功能D.行政区划功能
10 . 自先秦到明清,乡村社会秩序和社会管理离不开乡贤阶层。他们是乡绅中的良绅,常常也是宗族长,既能维持乡村社会的礼仪和秩序,也可以代表民众向州县官进言。由此可见,古代乡贤阶层(     
A.取代了地方行政官员B.有利于强化基层治理
C.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D.完善了地方监察机制
2023-03-07更新 | 659次组卷 | 9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过程性诊断(2) 历史试题(青海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