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2022年4月,欧洲央行行长指出了全球贸易的三个变化:…是通过努力创造冗余并使与私营企业发展业务关系的国家数量增多,重新强调供应链的韧性,而非其效率;二是对“经济安全”的新关注,而不是关注自由化和对自由市场的依赖;三是加强区域贸易流动。这可以用来说明(     
A.新世界格局业已建立B.经济全球化模式发生变化
C.多极化趋势发生逆转D.布雷顿森林体系趋向解体
2024-01-12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服饰的时代变迁】

材料一   工业革命推动的平面纸样的发明使服装制作技术大幅度提高。纺织业的发达显得手工制作衣服非常麻烦,从19 世纪上半期开始,欧美等国的发明家开始发明相关的机器。经历过一次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美国人艾萨克·梅里特·辛格发明了锁式缝纫机,并申请了专利,缝纫机被大量生产。缝纫机从数量方面推动了服饰的普及化,化学染料的发现则从色彩入手推进服饰走向世俗化。中产阶级主导的思想观念促使英国民众的审美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不再热衷于巴洛克、洛可可式的精巧与富丽,而是随着工业机械和工业产品的外形和功能开始崇尚率直、简洁、大方和整体感”,英国民众的服饰变得越来越简单。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男装的西服三件套越来越多地受到资产阶级企业家和一般市民的欢迎,成为工作与外出的便装。从国家议员到市场推销员的男士,无不例外穿着西服套装,单从外表上来看确实很难分清身份,只不过质量不同。随着二手服饰贸易的繁荣,就连工人阶级也有一套看起来体面的西服。随着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与运动的普及,各个阶层的妇女逐渐适应女裤这一装束……下身体积变小的衬裙避免了走进壁炉时硕大的裙子会不小心碰到火苗而发生意外情况,减少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人的死亡率。

——摘编自顾萌,宋严萍《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平民化趋势和原因的分析》


(1)据材料一,指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多利亚时期的服饰变化给英国造成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是中国批发物价总指数的周期性波动表(1868一1935)。其中,1868一1885年期间,中国的批发物价指数是下降的趋势。这一变化说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春天B.洋务运动走向失败成为必然
C.传统自然经济逐步濒临崩溃D.中国经济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内战期间,联邦政府为了支持代价高吊的战争,提高了关税税率。1862年和1864年,国会先后两次提高关税税卑,彻底扭转了自19世纪30年代开始的关税税率下降趋势。1861年时美国的关税免除条目上列有182种商品,到1862年下降到99种,而到战争结束时,除了国内制造业所必需的原材料之外,几乎所有商品都被征收关税。南北战争的最后一年,关税税率被升至平均47%,海关收入则从1861年的3960万英元上升至1864年的1.023亿美元。这两次关税税率上调虽然很大程度上源于战争的资金需要,但在恢复和平后,保护和促进美国制造业发展的意识形态开始在政府内外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各种临时性的国内税收被迅速取消,但关税税率不仅没有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反而继续攀高,保护主义政策逐渐被制度化。

——摘编自贾根良《美国学派与美国19世纪内需主导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材料二   如表为18701897年美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统计表。

年份进口商品的平均关机税率
1870一187244.2%
1873-188342.3%
1884-189045.3%
1891-189448.9%
1895-189742.6%

——贾根良《美国学派与美国19世纪内需主导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关税政策调整所体现出的政策倾向,并对其成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美国关税政策产生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过去50年里,发达国家制造业就业人数直线下降,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下滑。自1990年以来,如图所示,韩国的制造业产量一直稳步上升,而英国等国家的制造业在就业人数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其产量依旧稳定,仅在金融危机期间有所下滑。


——摘编自芬巴尔利夫西《后全球化时代》

材料二   1978年前的中国制造业非常落后,我们在一个非常低的起点上开始了转型。到1992年,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在国营的流通体系以外建立了自己的流通体系。1992年以后,老百姓手里有钱,所以要改善他们的生活,服装、餐饮行业以及家电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这三个行业中的品牌90%以上成名于19921998年之间。19982月召开两会期间,朱镕基说:“中国70%的工业制成品产能要提升,中国的制造业要转型升级。”1998年以后,民营企业大部分不再依赖进出口公司。然而一百个乡镇企业家里面,99个不懂英文,于是出现了网上最大的交易市场,做一个商品交易平台。这种交易平台在很长时间内与中国的制造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制造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速铁路机车及系统成为“中国制造”的靓丽名片,在一系列尖端领域迈进了世界“第一梯队”,为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吴晓波《中国制造业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制造业发展四次转型的表现,并简评中国制造业对世界的贡献。
2023-09-23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化最突出问题首先是环境污染,工厂的污水排放污染附近河流,城市用水卫生条件差。其次,人口迅速膨胀还带来严重的住房拥挤问题,两人以上共住一间房间从19世纪一直持续到20世纪。再次就是交通拥堵问题。更重要的是,英国在城市化变革中新的社会矛盾涌现出来,例如,社会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扩大产生极大不安定因素,犯罪率的提高也是一个普遍规律,18051848年英格兰犯罪人数由4605人上升到27816人。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英国,逆城市化渐成趋势,其城市化水平由1931年的80.4%减至1960年的78.44%,此后的50多年基本不再增长。

——摘编自任泽平《英美城镇化经验与中国城镇化趋势》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英国人口开始大量向小城镇迁移,大中城市周边的卫星城镇迅速兴起。为进一步带动小城镇的发展,英国政府实施了逆城市化行动,将政府部门或其下属机构向小城镇转移,以期带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小城镇整体经济发展,缩小与大中城市的差距。随后,英国大企业总部落户小城镇也渐成趋势,例如,英国泰晤士水公司总部在斯文登小城,英国燃气公司总部设在温莎小镇。许多跨国企业也把英国总部设在了小城镇,如能源企业E.ON的英国总部在考文垂小城,丰田英国总部在朴次茅斯小城。

——摘编自许燕红《伦敦逆城市化发展“小而精”》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逆城市化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所占用的劳动力占21.7%,1901年降为8.7%。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所占用的劳动力从1801年的29.7%上升到1901年的46.3%。城市就业机会增加,把大批农村人口吸引到城镇和工矿区,随着工业集中化趋势的出现,一大批工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工业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的发展。在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911年达到78.1%,而农村人口比重则相应降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在新型的工业区出现了像曼彻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这样的大城市。

——摘编自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国城市化平稳发展,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城市化上升很快,尤其是从19581959年,城镇人口比重从16.3%骤然跃升两个多百分点,达到18.4%。1961年城市化水平开始下降,虽然1963年到1964年有短暂的回升,但总体趋势是下降的,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78年。1978年以后,中国城市化水平开始稳步上升,2004年达到41.76%。

——摘编自胡爱华《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城市化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
8 .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政府把交通运输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放开交通运输市场、建立社会化融资机制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积极扭转交通运输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交通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举措旨在说明(     
A.促进城市交通多样化、立体化趋势B.交通网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必需
C.有利于不同交通有序竞争D.中国健全了交通的运行机制
9 . 有学者认为:1500年以来,安第斯地区、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银生产影响了东南亚群岛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各种趋势;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如木薯、玉米等,对中非、中国和巴尔干地等各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产生支配作用。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国际交流推动历史进程
C.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D.白银流动催生价格革命
2023-06-01更新 | 2266次组卷 | 2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英国政府迫于各界的压力,开展了一系列对“城市病”治理措施。英国政府在对空气污染的治理上,通过了一系列相关的法案。1843 年,议会就通过了炉灶排放,烟尘和控制蒸汽机的法案; 1863年议会又通过了《碱业法》,以减低在制碱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对于城市的住房问题,政府出台了四部《工人住房法》,要求英国政府机构为工人提供更多廉价的可租赁住房。在公共卫生方面,英国政府于1848年颁布了《公共.卫生法》,开辟了国家监管公共卫生的制度。从1848 到1854年,全国共成立了182 个地方卫生委员会,它们主要负责清理街道、排放污水等任务。同时,各个城市也颁布了地方法规,改变了垃圾处理、供排水等的方法。

——摘编 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以前,英国政府基本上把城市基础设施视为自然垄断的福利性产品,主要采取政府投资运营的模式,即财政出资、公共管理部门经营管理。这一做法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建设项目成本高、工期长等问题。1979 年撒切尔政府上台.以后,极力推崇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开始推行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改革,英国政府逐步减少对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不断扩大利用社会资本的规模将市场机制运用到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摘编自何建文《英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化改革的几点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概括近代英国解决“城市病”问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此趋势出现的背景。
2022-11-03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