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有学者统计,明清时期棉织业较普及的直隶、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四川8个省的529个县中,产布县有423个,其中有322个县明确记载为商品布,这322个县中有122个县以生产大宗外销布为主,说明有200个县主要是地区内销售。材料可用于说明,明清时期(     
A.区域间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有所发展B.传统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棉纺织业家庭自给性副业性质的改变D.棉纺业的区域间差异呈日益缩小趋势
2 . 世界性饥饿问题及食品安全问题是人来赖以生存与饮食健康的重大问题,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4年世界粮食大会曾提出了“在十年内消除饥饿,粮食危机和营养不良”的目标。然而许多年过去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贫困和饥饿依然存在,目前,全世界仍有88个低收入的缺粮国,其中有31个国家面临粮食危机,共有8亿多人口仍然处于饥饿和长期营养不良的状态,其中有2亿5岁以下的儿童缺少足够的食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些国家和地区的贫困和饥饿现象还有增长的趋势,这些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非洲和南亚。

——《世界饥饿》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2001年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2003年金华火腿的敌敌畏事件:2004年的大头娃娃事件:2005年的苏丹红、孔雀石绿事件:2006年的陈化粮、毒猪油、红心鸭蛋安全事件;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2012年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有1942起。2013年,广州药业维生素C银翘片被曝含有剧毒农药砷、汞的残留:费列罗巧克力惊现活蛆吓坏顾客等。说明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依然存在。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世界饥饿问题的存在的特点及针对浪费粮食问题你有何启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食品安全出现问题的原因。
2023-12-0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海南白沙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隋唐时期,主要漕仓分布概况如下图。据此可知,隋唐时期(     
A.政治中心东移趋势加强B.南方经济地位已超越北方
C.统治者较重视粮食生产D.交通改善便利了物资运输
4 . 中国古代的地方志中,州县以下以前只记载乡、里,没有市镇。而自某一朝代起,一些达到一定人口规模的草市、村市被列为“镇”并被广泛载入地方志中,时人称之为“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这一变化最有可能发生于(     
A.魏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五代时期C.辽宋夏金元时期D.明至清中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埠初期福州贸易情况不容乐观,英国曾一度想放弃这个港口。直到五十年代,闽地通往上海、广州等地的茶叶运输通道阻滞,福建当局为缓和茶叶贸易之困境,故而解除福州港的茶禁,允许西方诸国洋商雇人进入武夷山茶产区抢购茶叶,并通过闽江运往世界各国。于是“各国船只驶闽运茶者,犹如万箭齐发,呈争先恐后之状也”,福州逐步成为驰名于世界的茶叶贸易大港口。从1855年到1860年,福州茶叶贸易从1570万磅增至4000万磅,到1868年增加到3.77亿磅, “洋商直接使用轮船运输到国外”。

——摘编自胡家保《近代福州城市西人建筑及其影响研究(1840—1949年)》

材料二


史料史料   来源
史料1

1   1866年福州汇丰银行分理处
朱永春《福州近代建筑史》
史料2

2   1866年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史料3美国基督教美部会于咸丰十六年(1860年)在福州于山西麓太平街创建圣教医院,该医院在早期医生柯为良的精心维护和主持下,已久负盛名。柯医生通晓闽言闽语,精通汉文,先后编译和著作了《体学新编》和《医馆略述》等多部医书,并以医院为依托创办了医学堂,培养中国医生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州市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40至80年代福建茶叶贸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上述变化的国内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研究课题,并说明三则史料对该课题的研究价值。
2024-05-0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教学检测(四)暨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春秋前,耕具简易且功效低,只适合表土耕种;春秋中期后,直辕犁兴起,适宜浅翻旱地;唐代曲辕犁宜水田耕作。这些变化(     
A.加快了土地资源的开发B.减轻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
C.促使经济重心发生转移D.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2024-01-10更新 | 264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五)历史试题
7 . 一个开埠时曾来过上海的英国植物学家,在1848年重来上海时感叹道:“使我惊异的是江岸的外观,我曾听说上海已经建造了许多英美的洋行,我上次离开中国时,的确有一两家洋行正在建筑;但是现在,在破烂的中国小屋地区,在棉田及坟地上,已经建立起一座规模颇巨的城市了。”据此可推知,当时上海(       
A.商贸发展推动城市化B.城市功能发生显著变化
C.自然经济结构的解体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特征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茶叶的数量及进口地点   

年份进口量进口地
167126610盎司班达姆(印度)
16784717甘贾姆(印度)与班达姆
1679197班达姆
1680143苏拉特(印度)
168270印度
168512070马德拉斯(印度)与苏拉特
16874995苏拉特
168816666苏拉特
168925300厦门与马德拉斯
17241000广州
173914019广州

注:1100斤,1斤≈1.1

——摘编自谢瑞育《1834年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茶叶贸易研究》

材料二   印度、锡兰以及日本的茶叶生产较中国来说起步晚,有的甚至从中国引种而成。但在19世纪末期迅速发展,形成后来居上的局面。这些国家由政府引导,并派专业人士到达茶区进行深度考察,并结合自己国家的土地状况进行栽培。他们采用集约式经营,以公司制为主,茶园集约,技术集约,管理体制集约,避免了资源浪费,节约了成本。随着印度、锡兰、日本的茶叶栽培不断的发展壮大,印度红茶迅速占领英国市场,相比中国茶叶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的特点,茶贩们更愿意在印度茶叶中加入中国茶叶,这样既可以减少成本而且味觉上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促使英国人民接受这一新茶种。

——摘编自姜琳琳《中国近代茶叶贸易衰败对茶叶生产现代化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发展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茶叶贸易衰败的原因。
2023-05-0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伴随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型产业的出现,劳动者从生产流程的束缚中获得了解放,劳动者只是给生产工具下定义和下达新的任务的时候,或者生产工具无法解决问题需要求助的时候才会干预生产流程。之前盛行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被分散化,社会生产过程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这表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A.使工厂制生产退出历史舞台B.可以实现劳动者的全面解放
C.助推劳动者劳作方式的转变D.推动社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2023-11-16更新 | 991次组卷 | 17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检(三)历史试题
10 . 唐朝前期,扬州呈现出“夹河树郁郁,华馆千里连”、”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的繁华景象;唐朝中后期,“运路久梗,葭草堙塞”,扬州城址呈逐渐缩小之势。影响扬州兴衰的主要因素为 (     
A.经济重心完全南移B.运河运输功能变化
C.藩镇割据危及安定D.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2023-04-0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