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00至2010年(     

A.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B.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
C.美国工业就业人口的占比D.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例
2 . 下表是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数据“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制作的,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机械类型世界亚洲中国
拖拉机19.113.95.4
收割机3.13.80.9
A.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B.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
C.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D.农民对使用机械生产的认识不足
2021-03-12更新 | 637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资料显示,1872~1895年,官办或官商合办工业资本额占民族工业总资本额的64.56%,民营工业占33.01%,中外合办企业占2.43%。1896~1911年,上述数据分别为21.44%、57.88%、20.68%。这一变化反映(       
A.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加剧B.晚清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C.洋务运动工业成就显著D.清末经济政策调整有一定成效
2024-01-20更新 | 67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4 . 近年来,中国抢抓互联网带来的时代机遇,发挥理念、制度、应用、数据、市场等方面优势,全面助力改革开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数字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释放数据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制造业、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减贫,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这说明(     
A.现代科技各领域相互渗透B.现代科技孕育新的增长点
C.科技进步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新视角D.现代科技拓展了国家社会治理的新领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国家走向富强的途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斯大林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走高速度、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苏联继续实行这一工业化发展战略直至国家解体。——摘编自詹晓良《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阵痛》1949年后工业化进程大致可以分成两大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初步建成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工业化基本框架……第二阶段为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渐进的方式,基本完成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工业化进展迅速。
——摘编自赵英《新中国工业化进程、成就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的数据,分析英国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述中苏两国工业化建设的联系与区别。
(3)综上所述,归纳工业化发展的共同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8年大流感的首个病例发现于美国堪萨斯军营,之后疫情迅速扩散至欧洲及世界地区。由于当时只有中立国西班牙的媒体对本国疫情进行了持续报道,这场流感被命名为“西班牙流感”。为了科学修正这一名称,以下措施最有说服力的是(     
A.整理并分析1918年欧洲战场非战争死亡数据与疫情相关性
B.对比1918年各国官方疫情记录,确定疫情起源及传播路径
C.考察1918年各国疫情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及其对命名的影响
D.绘制并分析1918年西班牙疫情升降曲线图,探究疫情特点
2024-03-19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1988——2020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图,材料中曲线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思想解放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B.三线建设推动现代化建设迅速开展
C.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建成
D.改革开放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023-07-10更新 | 104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初的英国,霍乱等流行病肆虐,一些统计学家、医生和其他民间有识之士,开始用他们的专业技术、理性思维和人道主义精神,领导了3040年代的公共卫生改革运动,推进了公共卫生改革进程。他们较早利用调查和数据方式对社会卫生状况进行研究,向民众普及公共卫生知识,也号召民众以向议会提交请愿书的方式,来推动公共卫生的立法进程。一些志愿团体,关注工人的住房、清洁等状况,将公共卫生及改革的理念传递给工人。1848年的霍乱爆发,推动英国中央政府通过了《1848年公共卫生法》,成立了中央及地方相关卫生部门,标志着英国近代公共卫生迈入了制度化轨道。

——摘编自张晶晶《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公共卫生运动中的医学争论研究》

材料二   为抵御美国细菌战,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后改称“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领导和组织反细菌战,加强防疫宣传工作。接着,全国各地成立了防疫委员会。全国人民迅速掀起了以反对美国细菌战为中心的人民防疫运动。当时主要任务是消灭传播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的病媒害虫,被人民群众称为“爱国卫生运动”。截至1952年底,全国清除垃圾、粪便等1.6亿多吨,许多地方的卫生面貌焕然一新。1956年,中共中央把爱国卫生运动写进农业发展纲要,标志着爱国卫生运动开始从突击性的运动向经常性运动转变,从粉碎细菌战向消灭疾病转变,从保家卫国向移风易俗、改造国家转变。

——摘编自肖爱树《被WHO誉为“中国的国宝”:新中国的爱国卫生运动》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中、英两国公共卫生运动产生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公共卫生运动的异同。
2023-03-10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单位:钱

项目

数量

备注

收入

粮食

8500

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支出

田租(上缴实物)

283

同上

算赋和口赋(上缴货币)

406

兵役和徭役

2300

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 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日常开支

4918

据战国比例推算

2732

同上

祭祀等仪式

300

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资料来源:《汉书·食货志》; 《《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


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家庭是五口之家
(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
(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 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
(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问题(2)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
(4)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据问题(3)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2023-08-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表是1860—1900年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人口统计表,对此解析正确的是(       

年份

总人口

原住民

外来移民

1860

109260

54636

54624

1880

503185

298326

204859

1900

1698675

1111463

587212

——《美国国家人口普查局公布数据》

A.外来移民的增加以华工主B.人口大量集聚源于大量纺织工厂的成立
C.侧面反映美国城市化的发展D.海陆空交通建设的完善吸引了人口聚集
2023-05-23更新 | 312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三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