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8 道试题
1 . 据统计,2009年全国铁路完成基础建设投资6000亿元,其中消费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也推动了某些城市在轨道交通、现代服务产业、制造业等方面的发展。由此可知(       
A.铁路新型产业促进经济跨越发展B.中国铁路整体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
C.中国铁路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D.铁路对产业链上下游起到带动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上均摘自《普通高中历史地图册·选择性必修2》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清朝末年和当代中国交通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现代中国发展交通的历史启示。
3 .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
广州增城金兰寺遗址发现面积约500多平方米的史前贝丘堆积。原始社会已出现贝币


B
广州黄埔陂头岭遗址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的
储粮窖穴,最大的窖穴深达5.2米。
新石器时代阶级分化明显




C
广东博罗横岭山先秦古墓群出土的随葬编钟,形制与中原出土的同期编钟大致类似,花纹则有明显差异。先秦时期南北文化存在交流




D
广东博罗银岗村西周至战国时期的古窑场遗址,出土器类有罐、鼎、豆、杯、钵、碗、盒、纺轮、珠、环、垫、印模、动物模型等。先秦时期当地的手工制造业主要服务于基层消费市场。
A.AB.BC.CD.D
2024-01-3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为了抵制茶叶走私,1784年英国通过《抵代法案》,茶税开始大幅降低,从之前的114%直降到12.5%。法案实施7年后,英属殖民地茶叶生产大幅增长,欧美其他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的份额下降到9.3%,从英国进口的份额则上升到90.7%。该法案(     
A.加速了英国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B.打破了列强共管中国的局面
C.确立了英国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D.增强了中外茶叶市场的联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订立商业契约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契约除明确规定当事人双方在所从事活动中的责,权、利以外,在末尾必须有双方的盖章,以及几位证人的签名。这些契约(       
A.增加了商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B.维护了商人群体的利益
C.维护了《汉谟拉比法典》的权威性D.体现了对社会权利保护
6 . 下表是世界各地原住居民对培育农作物做出的贡献。这一表格能够说明(       

古代各地的原住居民

培育出的农作物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

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

古代西非班图人

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

古代南亚人

芋头

古代中国人

水稻和粟

A.古代中国的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B.农业技术发展有利于当地政权稳定
C.古代的原始文明具有多样性特点D.古代各地区经济文化水平差异很大
7 . 党的十八大以来,食品安全领域法律规范体系不断充实完善。作为食品安全领域基本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先后经过三次修订,关联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也进行了相应的修订这些举措旨在(       
A.提高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B.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体制
C.扩大中国食品的世界市场D.使食品生产与销售开始规范
8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人口数量已由1978年的1.7亿提高至2018年的8亿。根据世界银行数据,1978至2018年我国城市化年增长率不到4%。这一时期的中国城市化(       
A.达到了国际城市化水平B.与改革开放的发展相适应
C.缩小了城乡收入的差距D.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形成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50年英国城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1%,1851年增加到52%,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同时,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1851年,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已有7个,移民人数约1790万人。这时期推动城市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如大型纺织和钢铁工业,海外贸易和服务业的急速扩张,铁路的延伸等,制造业城镇、港口城镇和休闲城镇层出不穷。英国的近代城市化并无先例可循,此时的英国又是处在自由主义时期,城市化发展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性、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和组织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摘编自彼得·克拉克《欧洲城镇史》

材料二20世纪中后期,在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出现了逆城市化的趋势。这里的“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而是指大城市中心人口过度聚集,开始逐步向城市周边迁移,同时城市中心的部分工业、商业等经济活动也向周围蔓延扩散。随着逆城市化现象的发展,城市周围农村地区发展迅速,而城市中心出现了衰退趋势。

——摘编自曹立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逆城市化研究》

材料三1978到2017年,中国城镇人口从1.7亿增长到8.1亿,中国经历了大规模快速城镇化过程。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城市政府应该集中力量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根据实际,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同时,有序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智能管理能力,逐步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

——摘编自《百年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和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治理的经验。
10 . 1531年,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品交易所。该交易所取消了过去周期性交易的时间限制成为长期交易场所;除了现货交易,从北欧运抵的鲱鱼已经可以按照品牌和商品等级进行远期交货的合同贸易,未收获的谷物、未开剪的羊毛等都可以在这里进行交易。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价格革命推动西欧社会转型B.商贸中心转向大西洋沿岸
C.商业革命激发经营方式创新D.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和扩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