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期以前,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密不可分,建筑工程也多由艺术家来承担;随着新建筑材料的使用,民用性的建筑设施越来越多,从学校到民宅,从商店到旅店,对建筑物的艺术性要求开始减弱。这则材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用来探究(     
A.工业化与社会生活B.平民化与艺术发展
C.城市化与经济结构D.实用性与建筑艺术
2024-05-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随着原始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开始驯化动物,如牛、羊等,畜牧业由此形成。人们通过分工来照顾和繁殖牛、羊等,同时从中获得剩余产品,如奶、羊毛等。这一现象(     
A.激化了阶级矛盾B.推动了部落的形成
C.缩小了贫富差距D.有利于私有制产生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1%,而法国是25.2%,美国是13%,俄国是7%。到1861年,英国城市人口的比重已达62.3%,而法国是28.9%,美国在1860年仅为19.8%。这与英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压倒性优势,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大批农民脱离土地流入城市,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在英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制造业和矿业城市发展速度最快,如   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舍菲尔德。一批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起了先锋作用,如贝里、普雷斯顿、奥尔德姆等。一些传统老城因为与工业革命疏远而发展缓慢,东部和西部的一些城镇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如诺里奇、约克和埃克塞特。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由于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外来移民逐渐增多。英格兰大城市吸收的外来移民主要是爱尔兰人。19世纪30年代曼彻斯特1/5的人口是爱尔兰人,在格拉斯哥的20 万人口中,有3—5万爱尔兰人。到1860年,城市化向高层次迈进时,其他国家的实业界人物、高科技人员开始涌入英国,如德国人、希腊人、瑞士人、法国人以及各国的犹太人。他们集中在大城市,尤其是伦敦。

——摘编自陈爱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英国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的具体表现,并谈谈英国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关系。
2024-04-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千耦其耘B.精耕细作C.男耕女织D.集约经营
2023-09-23更新 | 18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佛山高明区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同时中国的茶及其他农作物也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饮料。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A.新航路开辟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
B.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
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
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
2023-08-19更新 | 435次组卷 | 4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6 . 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联)(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不高B.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C.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D.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
2023-05-23更新 | 256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中期,西方在中国设立新式企业时,清政府不允许华商设立类似的企业,在此情况下,华商采取的方式是“附股”于外商,参与外商在华经济活动并赚取利润。华商的这种行为(       
A.表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D.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2023-05-23更新 | 51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1862—1917年部分贸易数据情况(单位:万元)。据此可知近代中国(     
A.民族工业艰难发展B.国际贸易良性增长
C.改变了贸易逆差态势D.经济畸形局面有所改变
9 . 公元前后,东汉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图1到图3为汉朝与罗马帝国文明交流的部分实物图片。据此推知,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A.是全面的B.主要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
C.是单向的D.主要得益于阿拉伯人的转运
10 . 六朝时期,长江中游的民众改良了中原地区的“长辕犁”,制成新的“短辕框犁”,使之更适合在丘陵山地翻耕,从而扩大了耕地面积。这说明当地的开发(     
A.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B.得益于因地制宜的技术革新
C.取决于北方人口的不断南迁D.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2023-03-18更新 | 248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