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随着原始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开始驯化动物,如牛、羊等,畜牧业由此形成。人们通过分工来照顾和繁殖牛、羊等,同时从中获得剩余产品,如奶、羊毛等。这一现象(     
A.激化了阶级矛盾B.推动了部落的形成
C.缩小了贫富差距D.有利于私有制产生
2 . 清末有人感慨:“从政治上观之,上海为外力侵占入首地、发轫地;从物质上观之,则上海又为全国文明发轫地。即以交通论,今者轮船纵横,邮电遍国,试推原此事之导线,则上海实开其先。”这反映出(       )
A.上海社会生活的半封建特征B.列强在中国攫取大量利益
C.开埠通商推动上海的城市化D.中国交通取得了长足进步
3 . 如图是当今10大科技典型案例。这表明(     
A.科技主宰人类B.娱乐方式变化C.科技改变生活D.人类交往扩大
4 . 如表是一段时期内地球上的人口数量表。这一时期人口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年代人口数量
公元前1万年前400万
公元前5000年500万
公元前3000年1400万
公元前2000年2700万
公元前1000年5000万
公元前500年1亿
A.农业的出现和发展B.食物物种的交流C.农业和畜牧业分离D.定居生活的出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此前的人类社会中,大众收入微薄,服装并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18世纪的英国是第一个打破这一传统模式的国家。据此推知(     
A.机器生产改变英国传统产业结构B.英国社会已经实现了全面工业化
C.18 世纪的英国国民收入持续增长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消费观念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河南郑州的裴李岗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主要包括石镰、石铲和石磨盘等。其中,打制石器的数量约占10%,磨制石器的数量约占90%。这反映出裴李岗文化(     
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B.率先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C.工具制作技术的发展D.注重生产的精耕细作化
7 . 如图为出土于甘肃的魏晋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河西地区(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的农业开始出现
C.出现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8 .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里程碑。这场革命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这场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B.这场革命使生产组织发生了变化
C.这场革命没有带来任何不良影响D.这场革命让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
2024-01-1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唐代对外贸易的港口城市有广州、泉州、扬州等,在这些城市中,外商店铺如波斯店、新罗店,林立于市。外国的商品随处可见,琳琅满目,中国的商品则被冠以形形色色的外国名称。这一现象反映出唐代(     
①边疆局势实现稳定                                          ②南方经济优势地位确立
③对外政策开明开放                                          ④海上对外贸易获得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甲骨文中有力字,字形就像农用工具耒。又有协字,如“三耒陈于田”之状。卜辞曰:“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这反映出当时(     
A.农夫集体耕作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个体小农产生D.生产效率极大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