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顿官刚编译《西方笔的变迁史》等

笔的演进(如图)蕴含着影响人类技术创新的诸多因素。请提炼出其中一个因素,并围绕该因素,选择其他的生产生活工具进行阐释。(要求:选择某一个或某一类生产生活工具均可,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 . 纺织业是人类生存中的重要行业,也是历来国际竞争激烈的领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植棉逐渐成为国家战略,直到英国的工业革命,中国的棉纺织技术都处于世界较高水平,我国的棉纺织品不仅为百姓提供了精美的衣着原料,而且销售到东南亚以及欧美各国。在长达三个多世纪的过程中,中国棉布的外销数量持续增长。

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棉纺织机及与之配套的复杂的机器系列相继问世极大地提高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力,……经历百年的抗争后,印度彻底从棉布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英国还将目光投向当时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到1831年,中国棉纺织贸易首次由出超变入超。鸦片战争后,“美国棉”“英国纱”“东洋布”充斥在中国市场上,中国本土棉花产业急剧萎缩。

1893年,张之洞从美国引入陆地棉种子,在湖北试种初步获得成效。此后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及一些棉纺企业,不断大量从美国引入陆地棉种子。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了扩大棉田面积、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更换优良棉种等措施,成为产棉强国,形成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新疆三大产棉区。新疆长绒棉是由海岛棉培育而来,具有暖和、透气、舒适的特点,而且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深受市场欢迎。20202021年新疆棉产量520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21世纪20年代,美国以人权为借口,“抵制新疆棉花和纺织工厂”、打击中国对全球纺织业的绝对支配地位。

——摘编自黄金生的《棉花:曾经改变世界格局的“神奇之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明清以来影响中国棉纺织业发展历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看待21世纪20年代“中美棉花战争”的。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区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颁布,标志着社区建设成为城市基层管理的新方向。社区治理中,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社区治理的唯一合法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出现的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积极参与治理。政府对下辖社区拥有直接权力,权力的下沉实际使得社区居委会成为准一级政府,居委会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承担着大量行政事务和公共服务职能。

美国联邦政府自1960年以来相继制定了几部关于城市社区发展的法律和法规,如《住宅和社区发展法》《国家和社区服务条例》等。美国社区治理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如社区发展公司、公共服务机构)等。其中政府作用主要在资金、宏观政策方面的协助,社区公共事务执行主体是非营利组织,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决策具有很大的自主权。

——摘编自白婷《公共卫生危机下中美基层社区治理的比较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两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两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共同意义。
4 . 造成死亡人数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亡总人数还多的“1918年流感”对全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也促进了此后对流感病毒的相关研究。上个世纪30年代,科学家成功分离出流感病毒,随后早期的流感疫苗研发成功。这说明(       
A.战争是使流感爆发的主要诱发性因素
B.社会危机客观上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
C.科学技术发展有赖于社会危机的出现
D.人口的大量迁移易导致病毒快速传播
7日内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会要辑稿》载“河北卫州东北有御河至乾宁军,运粮食馈边,亦有使臣主之”。《宋史》载,御河漕运将河北路北京大名府作为运河的中转站,“达于北京,自北京和雇车乘,陆行入仓,约用钱五六千缗,却于御河装载赴边城”。这可以说明当时(     
A.民族交融缓和社会矛盾B.南方经济文化优势明显
C.运河促进跨区域间经济交流D.卫州政治战略地位优势明显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5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国际贸易不断发展演变,其阶段特征如表所示。

1518世纪中叶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开始。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在国际贸易中先后居于优势地位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机织品成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造品;大宗工业原料成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英国在国际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
19世纪末至一战前国际贸易仍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垄断组织开始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并形成了一个以西欧、北美国家、日本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并进口制成品的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贸易额锐减并停滞不前。在制成品贸易中,机械产品和武器产品贸易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在初级产品贸易中,矿产品和石油所占比重迅速提高。世界贸易中,欧洲的重要性降低,美国的地位上升很快

——摘编自海闻《国际贸易》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一阶段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表达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历史脉络中,“运河”属性的体现与变化,是不同历史节点所勾连的历史进程的反映,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国家意志与民众智慧结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运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紧扣图1—图4间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拟定一个命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浙江地区古称越,唐朝属江南东道,后析分为浙江东道(除浙北之外的浙江省所有地方)、浙江西道(苏南、浙北、徽州)和福建道,“两浙”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开始出现于唐代以来的文献中。至宋代,“浙商”一词开始出现,如《苏轼文集》载:“杭州市舶司准密州关报……闽、浙商贾因往高丽,遂通契丹,岁久迹熟,必为莫大之患。”《石林奏议》中有“近人言东州艰食,二浙商贾转贩入京东诸州,收息数倍。”《续资治通鉴长编》载:“询访得本镇自来广南、福建淮、浙商旅,乘海船贩到香药诸杂税物。”明朝时,“浙商”一词专指浙江地区的商人,如《甲申纪事》载:“吴耕浙贩……以致吴民尝苦饥而浙商倍获利。”明清时期,“浙商”多指浙江盐商和米商;至晚清,“浙商”包括了更多行业的商人,如浙商刘鸿生先后投资火柴、水泥、毛纺、银行、城市建筑等行业,被称为“火柴大王”“煤炭大王”“水泥大王”“毛纺业大王”“企业大王”。

需要指出的是,见于文献中的“浙商”并不全是浙江籍的商人,清朝《科场条例》载:“两浙商人俱系杭州、徽州及苏州、松江、常州、镇江等郡之人。”

——摘编自宫云维《“浙商”一词的由来》

根据材料,围绕“浙商”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5-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一)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541年,拜占庭帝国控制下的地中海世界爆发了首次大规模流行的鼠疫,由于当时正处于皇帝查士丁尼一世(527-565年在位)统治时期,故称为“查士丁尼瘟疫”。主导民众精神生活的教会一再强调“上帝惩罚”而造成思想混乱和巫术迷信横行。参与防疫的医生和护理人员缺乏合理的预案,仓促应对瘟疫,穷于被动应付,在处理尸体上采取一些简单原始的措施,草草埋葬了事,更因缺乏治疗药物而加重了瘟疫扩散。政府救济活动无序,大饥荒导致和加剧了社会混乱。

——陈志强《公元6世纪地中海大瘟疫的应对策略》

材料二   疫病因其发病急骤、传染性强、病情凶险,成为宋代流行最广泛的传染病,约发生93次大规模的流行。政府是否决定对疫病采取应对措施,关键在于地方官吏提供的信息是否及时和准确。宋代建立健全了信息流通渠道,将政府、医家和民间的力量紧密结合起来,包括疫情的收集、上报、接收、处理、传播和使用。政府还对参与疫病救治的官员,按其救活人数予以升迁和奖惩。疫病发生时,政府常常命令翰林医官院、大医局等派遣医学人员前往疫病流行区巡诊、赐药,向朝廷汇报疫情流行情况并提出应对建议。南宋时期,人们逐渐认识到疾疫发生与公共卫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开始重视公共卫生事业。

——韩毅《宋代政府应对疫病的历史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査士丁尼瘟疫”加剧扩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政府应对疫病的经验。参照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政府应该在灾疫防治中发挥的作用。
2024-05-2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三)历史试题
10 . 元代王好古在《此事难知·序》中说:“盖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而与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这表明(     
A.医生是古代最神圣的职业B.医生的职业在于延续生命
C.医生的神圣属于道德绑架D.医学成就源于古哲学发展
2024-05-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