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所示为史籍中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的记载(部分)。这些记载体现出该时期(     
史料出处
“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左传》
“关市几而不征……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
“(子贡)废贮(贱买贵卖)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史记》
A.商品经济比较活跃B.商人活动不受限制
C.全国市场初步形成D.人身依附关系松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福建的茶文化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其中“建溪官茶”因产于福建建溪流域而得名,早在汉代就有“建溪芽”之名。到了宋代,北苑贡茶更是闻名于世,成为中国御贡时间最长的茶之一。北苑茶始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闽国龙启元年(933年),建州茶人张三公(张廷辉)把凤凰山方圆三十里茶山献给闽国,自此一直到1391年,当地便一直作为御茶园。北宋福建文人黄庭坚在《满庭芳》中赞道:“北苑贡龙团,江南鹰爪。万里名动京关。”南宋时期,曾入闽任茶官的陆游也写诗称:“建溪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须小雪。”

——摘编自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福建省监察委员会《古人眼里的福建茶:廉美和敬人间清欢》等

材料二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茶叶品种、种植、制作和管理技术等方面基本上一无所知,1833年,英国议会终止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垄断权。183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英属印度政府组建的茶叶委员会领导了窃取中国茶叶品种、技术及建立阿萨姆茶叶试验场的工作。1838年,东印度公司将阿萨姆地区所谓的“荒地”全部收为己有,1839年,伦敦有4家公司,(印度)加尔各答也有1家公司向东印度公司申请收购阿萨姆茶园并垄断经营,但东印度公司以“鼓励和支持所有受人尊敬的资本家”、“防止垄断,保护当地的利益”等理由予以拒绝。当时有一家伦敦媒体对此报道说,一家联合股份公司在本市成立……他们计划首先与印度最高政府达成条约,购买东印度公司在阿萨姆的种植园,然后进行茶树种植生产,并将茶叶运入英国。

——据罗龙新《帝国茶园:茶的印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福建建溪(北苑)茶园和近代印度阿萨姆茶园种茶业发展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宋代福建建溪(北苑)和近代印度阿萨姆种茶业发展的影响。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题(A)
3 . 如图为近代中国英商、华商、日商纱厂已开车的机器设备增长情况(纺机锭数)。甲、乙、丙分别对应的是(     

A.华商、日商、英商B.日本、华商、英商
C.英商、华商、日商D.华商、英商、日商
4 . 濮院镇,北宋为一草市,高宗时曲阜濮氏扈从南下卜居于此,南宋时农桑、机杼之利“生万金,四方商贾云集,遂置镇”;湖州新市镇,周围物产丰富,原有陆市,后交通为更为便利的水边新市取代,宋廷南渡,衣冠鳞集,继而建镇。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A.商品经济推动城镇发展B.移民对江南城镇的影响
C.交通运输对城镇的制约D.政治变革促进城镇出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国际性官方医疗组织发展概况(部分)

组织时间及地点(总部所在地)概况
国际公共卫生局1907年,巴黎监测鼠疫、霍乱、天花、斑疹伤寒和黄热病在全球各地的发病情况,尝试为欧洲国家制定统一的卫生和检疫标准
国际联盟卫生处1907年,巴黎其下属的几个特别委员会讨论过疟疾、天花、麻风病等的全球发病情况,实际作用远不及美国某基金会发起的攻克黄热病和疟疾的计划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日内瓦借助各国政府提供的配合,世界卫生组织开始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科学的医学知识应用于落后地区

材料二:可以说,20世纪40年代以后,医学科学和公共卫生管理对人类生活状况的影响已经真正地全球化了。在大部分地区,传染病已不再重要,许多传染病在它们原本多发且严重的地方已呈衰退之势。……现在若要理解传染病曾经对人类,甚至对我们的祖父辈意味着什么,都需要想象力了。

——以上材料均改编自(美)威廉.H.麦克尼尔《瘟疫与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上半叶国际性官方医疗组织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历史背景。
(2)从材料二中提炼一则观点,并运用具体史实加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粮食安全观摘录

内容出处
“国家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礼记·王制》
“粟者,王之本事也”“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管子·治国》
“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民便之。”《汉书·食货志》
“蓄积藏于民为上,藏于官次之,积而不发者又其最次。”《救荒活民书》(南宋)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主管财政经济工作的陈云高度重视粮食工作。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提出“发展农业是保证工业发展和全部经济计划完成的基本条件”“改善生活,吃还是第一位”“吃的方面,先粮食后副食品”“粮食工作极为重要,它决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经济工作,而且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作”。60年代初,他又提出“在粮食问题上,应该有这样的目标:一是要过得下去,二是不依靠外国”。这一系列有关粮食安全的思想,对于今天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安全治理能力仍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摘编自赵纪萍《陈云的粮食安全思想和主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安全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相比,新中国粮食安全观的新发展并分析其原因。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守李冰穿广都(今四川双流县境)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这一记载与成都附近汉墓出土的画像砖描绘的情景(盐井取卤用的起重设施、汲卤滑轮以及火井煮盐活动)相辅相成,互相印证。这些史料表明(     
A.汉代蜀郡井盐已供给全国市场B.秦汉时井盐的产量高规模大
C.汉代继承了秦国井盐生产工艺D.战国时期就已实现盐铁官营
8 . 下面为1889年和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该表反映出当时上海(     
时间行人人力车马车轿子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
1889年117706984544911
1926年508231460034591943764172922
A.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B.交通运行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C.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D.交通运输服务体系逐渐完善
2024-05-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三)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民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基本上均采取以庭院为核心的内向性布局,且虽经几千年沿袭发展,却恒久未变。庭院空间得到如此器重,显然是与中国特有的传统风俗和更深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实质上中国建筑中的传统院落空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思想在中国民居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石开琴《浅析中国古代民居的建筑结构的特点》

材料二   徽州古村落的营建,无论大小聚落,因是聚族而居,所以均以宗祠为中心,环围此中心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徽州古村落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将浓郁的徽州文化与园林情调综合起来,这是纯粹的农业聚落所没有的,也正是徽商文化的产物。明清学人评价徽商,称其为亦贾亦儒,贾而好儒,咸近士风。

——摘编自王星明、罗刚《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古村落》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民居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徽州古民居的布局特点和徽商群体的优秀特质。
2024-05-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一)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中叶英国诸多城市兴起大规模市政建设运动。如,格拉斯哥市通过立法推行城区规划和改造工程,增建公园绿地改善普通民众生活条件;伯明翰市发起“在最广大的贫困市民中分配利益、好处和福祉”的社会改革。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城市无序扩张有所放缓B.注重加强对城市治理
C.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共识D.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
2024-05-2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