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清末有人感慨:“从政治上观之,上海为外力侵占入首地、发轫地;从物质上观之,则上海又为全国文明发轫地。即以交通论,今者轮船纵横,邮电遍国,试推原此事之导线,则上海实开其先。”这反映出(       )
A.上海社会生活的半封建特征B.列强在中国攫取大量利益
C.开埠通商推动上海的城市化D.中国交通取得了长足进步
2 . 2002年我国开始推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县财政与省财政直接发生联系,市财政只对省财政有结算关系。如图为采取省直管县或省直辖县体制的县级地方政府数量图。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省直辖县或直管县个数
A.增加省级财政调控力度B.促进县域经济均衡发展
C.变革基层行政管理体制D.全面落实中央顶层设计
3 . 20世纪60、70年代,“赤脚医生治病好,又用银针又用草,中西结合治大病,贫下中农齐叫好”的民谣在福建地区广为传唱。据此可知,当时福建地区(     
A.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B.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
C.中西结合成为主要医疗方法D.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获得发展
4 . 中国陶瓷一度垄断东非市场,750年后阿拉伯帝国的工匠们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光瓷”。他们在烧制上釉的罐子上涂上一层银和铜,使其变得闪闪发光。这些罐子挤占了中国陶瓷在东非的市场份额。这表明(     
A.中国海外贸易优势丧失B.科技创新推动帝国扩张
C.欧亚文明融合进程加快D.商业竞争促进技术革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所示为晚清《点石斋画报》中一篇名为《剖割怪胎》的报道,其配文写道:“该收生婆无能为力而去。张惊惶无措,不得已,至西口外国医院求救。”由此可知,当时(     

A.西医因疗效赢得了民众信任B.国人对西医抱有尝试的心态
C.中西医结合提高了医疗水平D.西医依靠特权取得优势地位
6 . 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样,大多依山傍水而建,尊重山水等自然地貌,建筑融于山水之间,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思想。这表明中国古代建筑(     
A.领先世界各国B.富含文化气息
C.体现宗教信仰D.受制于自然条件
7 . 托勒密在《未来的冲击》中记述:“一般有汽车的美国人每年平均开车1万英里……总的里程数更是大得惊人。例如1967年10800万名美国人共进行过3.6亿次离家100英里并在外地过夜的旅行,单单这些旅行的总路程就有3120亿英里。”这种情况的出现(       
A.得益于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B.说明城市交通呈现立体化发展
C.表明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D.重塑了美国人的社会等级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秦代修筑的驰道和直道是我国古代筑路史上的杰出成就。以驰道为干线形成的道路交通网,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全国规模的道路交通网之一。这一伟大创举最利于(     
A.各地之间交流B.皇帝对全国各地的巡视
C.加强中央集权D.实现对全国的思想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尽管全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疟疾消灭计划,但它依然在制造令人难以想象的苦难。1967年,为治疗疟疾,中国启动专项计划。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一种挽救全球数百万生命的医学进步,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医学进步”是指创制出(     
A.人痘接种法B.青霉素C.牛痘接种法D.青蒿素
2023-01-10更新 | 2876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东亚地区的中国先民最早学会种植水稻和粟;南亚地区的居民则最早驯化了芋头;中南美洲的居民发现并种植了玉米等,他们都还驯养了猪、牛、羊等家畜。这些现象的出现(     
A.根源于国家的形成B.以私有制产生为前提
C.是城市兴起的基础D.发生于原始社会早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