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陆海交通的发展
(1)陆上交通的发展
项目时间概况
汽车1908年美国福特T型汽车诞生
新中国
成立后
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高速
公路
两次世
界大战
高速公路出现
1988年_____高速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
2020
年底
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超过15.5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
高铁1964年日本“_____”通车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2008年
以来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2)海上交通的发展
①航运技术:20世纪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大型船舶的制造等。
②海底隧道:1994年开通_____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
③中国造船业:1978年前,主要为_____服务。1982年,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
(3)综合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 (2019)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3.9万千米,比上年增长6.1%,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5万千米。全国铁路路网密度145.5千米/万平方千米, 增加9.5千米/万平方千米。

——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05月)


思考:根据材料一、二,与20世纪及以前的交通状况相比,21世纪以来陆上交通呈现出怎样的新变化?
①公共交通发展快,发送旅客量较大。
_____
_____
2022-09-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1交通与社会变迁-选必2-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阶段陆路交通海路交通航空交通
世界汽车发展
发明: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
量产:1908年福特T型汽车推动①____
发展:科学化人性化精细化
高速公路
1929—1932年科隆—波恩高速公路第一条
二战后广泛发展
高速铁路
1964年日本“新干线”第一条商运高铁
航运技术:
航海雷达
③____信系统
船舶制造:
大型化 专业化 高速化 自动化
海底隧道:
1994年英法海底隧道世界最长
飞机出现:
1903年美国⑤____兄弟“飞行者一号”标志飞机时代开始
螺旋桨飞机→喷气式飞机
飞机大型化20世纪70年代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主流
航空线:
1914年美国旧金山至洛杉矶航线
1919年欧洲定期国际航班开通
中国汽车发展
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1958年第一辆东风牌轿车
1958年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
支柱产业之一;逐渐普及家庭
高速公路
1988年沪嘉高速大陆第一条
2020年里程世界第一
高速铁路
高铁建设:2008年②____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高铁技术:中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整体技术领先世界
海外投资:2014年海外承建伊安高铁二期建成通车
1978年前主要服务④____建设
1960年东风号远洋货轮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
逐渐融入市场
飞机制造:
1909年第一架飞机在美国试飞成功中国人冯如自行设计研制生产揭开中国载人动力飞行史第一页
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初教-5初级教练机1954年首飞
C919大飞机2017年试飞成功
航空线:
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1950年第一家
开通中苏国际及国内多条航线
改革开放后机场 飞机 国际国内定期航线 通航国家城市数量增长
2019年北京⑥____国际机场竣工
备注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通行便利:最大便利是人流物流时间缩短 ⑦____发展迅速 整个世界成为“地球村”
城市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促进城市经济繁荣 人口增长 市区面积扩大
「公共交通发展:公共马车→有轨电车→地铁⑧1969年____地铁建成中国最早→公共汽车→出租车」
日常生活:交通工具时刻表让⑨____观念成为生活一部分;上下班时间出现交通拥堵现象
服务产业:大众⑩____潮流出现

2023-01-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3 . 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极端气候、地缘冲突等影响,2020年全世界有多达8.11亿人口面临饥饿威胁,比2019年增加1.61亿;全球23.7亿人陷入粮食危机、无法获得充足的食物,比2019年增加3.2亿人,这是历史上饥饿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之一,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世界各国应
A.以农业经济建设为中心B.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C.加强国际合作开放市场D.重视食物物种交流
23-24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以农为本思想的影响下,历代统治者主张农业是“生民率育之源,国家富强之本”,因比西周时期便出现了“以教稼穑,以稽功事”的农业生产督查官员。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在于提高粮食产量,受到粮食生产自身的季节性波动以及供应关系、人均占有量变化等影响,在产量未有较大提高的情况下,统治者将治理之策落实于粮食储备上,仓储制度应运而生并逐渐趋于成熟。为更好地传播和普及农业知识和技术,唐政府主持编撰农书,用于传播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指导耕作生产,宋朝时期,范仲淹提出以工代赈及救灾之举,这种“发司农之票,慕民兴利”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粮食安全思想达到了较高水平。面对明清时期粮食紧张的境况,统治者提出通过粮食市场进行贸易以调剂粮食余缺的政策,由此形成了规模颇大的粮食市场。

——摘编自吴宾《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二   在粮食过剩的背景下,美国政府于1950年开始实行土地休耕、停耕,调控粮食产量,在1954年实施《农业贸易发展和援助法》,将剩余的粮食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以缓解国内粮食生产过剩的情况,并在金融资本的助力下,彻底掌握全球粮食定价权。1973年推出的《农业与消费者保护法案》,转变了以往的政府直接补贴形式,推行以目标价格为基础的差额补贴,这使得美国的粮食补贴价格根据国际价格来灵活确定。1990年颁布的农业法案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支出,鼓励农民按照市场规律来种植利润高的作物,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摘编自高瑞东《从美国粮食霸权到全球粮食危机》

材料三   我反复讲,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提高油料、大豆产能和自给率。

——摘自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年12月8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粮食安全保障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古代粮食安全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现实意义。
2023-04-24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2)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进入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智能技术革命使人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重复性劳动的困境,可以解构信息时代的人类劳动,重塑创造性与分离式生产方式。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展现出分阶段替代技能劳动者的趋势,而随着技能劳动者被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劳动开始向创新领域转移,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人将越来越多。

——摘编自陈尧等《替代与推升: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影响》

材料三   如图所示:

材料四   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技术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物理学革命为原子能、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化学革命为分子设计和开发新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兴起,还出现了综合多种学科技术成就的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与纳米技术等。以致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再是单一学科发展的结果。科学事业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成为社会性的巨大事业。

——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五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200310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成功地回到地面。20051012日上午9时整,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飞船升空十多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上太空。1017433分返回舱成功降落。

材料六   在多部门的通力协作、共同努力下,北京时间2007102418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工作人员控制下的多次变轨,117号早晨,正式进入200千米绕月轨道,开始了一年的探测工作历程。“嫦娥一号”探月工程是中国对遥远月球展开探测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航天走向深空的第一步。有人说,“嫦娥探月”的意义实际已远远超出了工程本身,具有深远影响。

材料七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材料八   进入21世纪,美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海洋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特别是2007年发布的《规划美国今后十年海洋科学事业:海洋研究优先计划和实施战略》,对此后美国海洋科学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该规划充分吸收了美国社会各界对海洋科学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共识,从保持美国海洋科技国际领先地位的战略高度出发,以人类与海洋相互作用为视角,从当前大量海洋科技问题中筛选今后10多年亟待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研究受到海洋科技界的推崇。美国海洋科技主管机构认为,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有利于技术转让和科学进步。跨学科的海洋综合研究可以实现海洋科学数据共享,以建立广泛的联合和协作,推动海洋科学的创新。海洋基础研究的价值和作用更受重视,基础研究的突破对所有重点研究创新成果的应用起着决定作用。美国海洋科学研究为美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与强盛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摘编自石莉《美国海洋科技发展趋势及对我们的启示》(2008年)

主题二   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材料九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十   现代科技的确为人类创造了惊人的财富,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我们感谢科技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我们也无法阻挡科技负面影响的产生。现代科技给我们提供了我们所需求的东西,而沉溺其带来的便利使我们失去了很多选择的机会和能力,依赖其飞速的发展也使我们成为了现代科技的一部分,被工具化和模式化。要说对人类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相信令人们感触最深的就是现代发达的、时刻陪伴人们左右的信息网络科技了。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摘编自《百度科技》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智能技术革命出现的主要技术基础,并分析智能技术的出现对人类劳作的影响。
(3)据材料三中的图示,写出字母ABC代表的内容,并分别列举AB两个时代向“距离”挑战的一项重要发明。
(4)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以来第三次科学革命的主要特点。
(5)根据材料四,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有何意义?
(6)根据材料五,“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中国几千年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美丽的现实。试分析中国开展首次绕月探测的重大意义。
(7)根据材料五、六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有哪些?
能力提升✱
(8)根据材料八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美国海洋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综合材料分析日、美海洋科技发展给我国的启示。
历史纵横✱
(9)阅读材料九并结合所学,指出现代科技革命的领衔技术,并分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10)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的认识。
2023-11-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06·选必二第06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6 . 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都是一场遭遇战和大考,既考验一国的经济基础、国民素质,也考验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执政者的治理能力,更考验民众与政府、执政者的互信关系。各国在自救与救人、自利与大义之间的选择应对,对疫情后的国家间关系、国际力量对比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影响经济全球化发展路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早期的英国政府,枢密院作为国家最高防疫领导机构,全盘指导国家的防疫工作;郡治安法官具体领导所在地区的防疫工作;而教区牧师和教会执事则具体负责法令的执行与措施的实施,他们每周要向治安法官递交一份疫情报告,其中包括染病人数和死亡人数。起初法令要求染病住户主动隔离,后来鉴于成效有限不得不趋向制度化和强制化。在大疫面前,英国职能部门与官员大都能忠于职守,兢兢业业。英国君主也经常过问防疫事务并下达指示,而以乡绅阶层为主体的地方官员在接到法令和指示后,往往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来组织地方防疫。中世纪愚昧、落后的天谴疫病观念为进步、理性的观念所取代,疫病不再被认为是上帝意志的体现,不再是对人类罪孽的惩罚,它只是一种生理病痛,只要措施得当是可以战胜的,这为医生等专业人士走向防疫前台提供了机会。有学者估算,在16、17世纪的防疫斗争中,政府投入与私人募捐投入的经费总计为33800磅,与同期欧洲国家相比,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摘编自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

材料二   1950年,卫生部成立中央防疫总队,下设6个防疫大队。1952年12月,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提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要求发动群众、宣传群众,让群众自己起来同疾病和不卫生习惯作斗争。各地广泛组织清洁卫生运动,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在全国各地建立卫生防疫站,开展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卫生监测等工作。1954年,第三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明确,应逐步建立国家的监督制度。1955年,卫生部颁布《传染病管理办法》,规定对18种传染病的管理办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全国卫生防疫机构建设经验的同时,国家决定建立中国预防医学中心。从此,从国家预防医学中心到省、地县及各部门卫生防疫站,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卫生防疫组织体系。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国卫生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启动时期。200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法律的形式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防控传染病工作中的职责做出了明确的分工。同年,国家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网络直报系统运行。

——摘编自王碧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60年》

材料三     近三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效处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有效应对了五波全球疫情的冲击,感染率和死亡人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近三年来,我们先后印发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进一步的优化措施,以战略的稳定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了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近三年来,我们拥有了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医疗救治、病原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能力在持续提升,疫苗研发和接种取得了积极进展,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明显提升。近三年的抗疫实践,极大程度保障了全体人民的生命安全,极大程度创造了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发展环境,极大程度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些都为今天的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创造了条件。近三年来,我们不断调整优化防控措施,每一次优化都是十分审慎的,是建立在此前防控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实践发现的问题,深入研究论证;每一次优化都是强调更加科学精准,聚焦病毒特性、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和国内外防控策略变化,因时因势进行调整;每一次优化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更好地为老年人、婴幼儿等重点人群提供保障。

——摘自2022年12月初新华社社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经验和意义。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已经构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习近平曾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关于这一类公共疾病防控(     
A.国际社会通力合作是唯一途径B.需要科技发展战胜新病毒威胁
C.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就可避免D.做好隔离、预防措施则万无一失
8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积极抗疫同时,习近平主席先后同俄罗斯等外国领导人通电话,分享防疫、抗疫的中国经验,派出一批批专家医疗队前往世界各国。其中塞尔维亚总统寒风中迎接中国新冠疫苗的视频爆红网络,这说明新时期的中国
A.积极构建人类共同体B.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
C.与各国建交的新高潮的到来D.疫情防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9 . 如表为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与发展的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展历程
基本医疗卫生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建立,搭建起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薄弱地区:1965年毛泽东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乡村医生大量涌现。
医疗保障体系:20世纪60年代,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改革开放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使全民病有所医,创造了世界医疗史上的奇迹。
2016819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新世纪第一次高规格的的卫生与健康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悉数出席。习近平: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01710月,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2020518日,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习近平: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0年,面对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调度,举全国之力,组织调派330多支医疗队、4万多名军地医护人员紧急驰援;组织26个省份对口支援,19个省市采取“一省包一市”方式,将大量医疗设备、人员、物资往湖北倾斜。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认识。
10 . 全球新冠疫情肆虐背景下,2020年11月20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关于亚太经合组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西雅图会议的声明中提出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大家庭精神
B.中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它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合作组织
D.创建时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