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0 道试题
1 . 闽西南地区地势险峻,人烟稀少,野兽出没,盗贼四起,因此,对迁居当地的移民来说,聚族而居既源于儒家的传统观念,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据材料可知,此民居为(     
A.B.
C.D.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 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唐山大事记》中记载:“光绪七年(1881年)农历五月十三(6月9日)开平矿务局修筑的东起开平矿务局唐山矿煤场,西至胥各庄煤码头。运煤快车马路开始铺轨,九月二十八日(11月8日)竣工通车,全长9.76公里。”据此可知,创办开平矿务局和修建唐胥铁路的最初目的是(     
A.解决军事工业困难,运输煤炭B.解决民用工业困难,运输煤炭
C.推动民族资本发展,发展客运交通D.抵制列强资本输出,发展客运交通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 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清朝之前,“邮”也称为“递”“传”,是通信组织,负责传递公文;而“驿”实际上是负责提供各种交通和通信工具,兼有招待所性质。清朝时,“邮”“驿”合并,驿站从间接为通信使者服务,变成了直接办理通信事务的机构。这一变化(     
A.简化了通信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
B.扩大了地方权限,增加了管理职能
C.改变了行政区划,加强了中央集权
D.加强了各地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 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从东非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亚吉铁路)到区域互联互通“大动脉”蒙巴萨—内罗毕铁路(蒙内铁路),从实现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梦想的中国—老挝铁路(中老铁路)到实现东南亚“最快速度”的雅万高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铁路建设者们铺筑发展振兴路,谱写友谊新篇章。这反映出新时代的中国(     
A.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与各国建交的新高潮的到来
C.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D.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我国有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不少 病人,使我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被后世誉为“医圣”的医学家是(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孙思邈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7、18世纪,荷兰商人在葡属巴西租地,承包给当地庄园主经营甘蔗种植园;在法属安的列斯群岛租地,大面积损毁热带森林,建起甘蔗种植园,主要依靠从牙买加买来的奴隶耕种。荷兰商人的行为(     
A.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B.加剧了欧洲国家之间的矛盾
C.推动了农业资本主义的产生D.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昨日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自公元前2世纪被汉武帝开辟以来,历经各个朝代的发展与变迁,这中间有唐朝在联系西亚各国的陆上丝绸之路被切断后,中国对外贸易重心从陆路转向海路,遂使海上丝绸之路开始越过印度洋,延伸到波斯湾和阿拉伯沿岸,为宋元时期的大量阿拉伯商人来广州、泉州经商奠定了基础。到了明朝中叶,海上丝绸之路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出海贸易,以及西班牙殖民者为维持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开辟了从马尼拉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从原先向西到印度洋、波斯湾、阿拉伯等地转向东至日本,或经马尼拉越过太平洋到美洲大陆,然后再经阿卡普尔科和塞维利亚把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运往欧洲市场。与此同时,葡萄牙殖民者和荷兰东印度公司除了将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贩运到日本赢利外,也利用其返程船只将中国的生丝、丝织品和瓷器运往欧洲各地销售,遂使海上丝绸之路逐渐从区域贸易航线发展为全球贸易航线。

——摘编自李金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

材料二   当前(2018年),中国已同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超过100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优势互补,我国仍将致力于对接促进各国、各地区的产业合作,促进各国、各地区产业规划的相互融通,进一步激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活力,“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国家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600亿美元,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欠发达地区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使各国人民公平享有经济增长利益。“一带一路”力求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主张“各国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

——摘编自蔡春林、陈雨《“一带一路”倡议的世界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中叶海上丝绸之路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世界意义。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基础年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古代中医的主流认识是思想及记忆由“心”主管。1599年,利玛窦刻印出版了《西国记法》一书,指出了“记含”(记忆)的器官在脑囊,其位置在“颅额后枕骨下”,所以人在想不出事时“其手不觉搔脑后”。利玛窦的上述学说(     
A.使西医成为主流医学B.遏止了中医的发展
C.迎合了天朝上国观念D.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上的经济发展便已有了区域性的萌芽。地处温湿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以粟为代表的旱地农业文化;地处亚热带的长江中下游是以水稻为代表的水田农业文化;东北北部、蒙古、新疆等地,经济以狩猎和采集为主。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因自然条件良好,所以开发得较早,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游牧民族处在沙漠草原地带,传统的生产方式又使他们不太从事种植业生产,因而对农业民族的依赖性很大;同时,内地人民也需要肉食和皮毛,必须仰仗于牧区。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夫山西饶材、竹……山东多鱼、盐……江南出楠、梓……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

——摘编自赵庆伟《我国古代民族经济的区域性发展与互补》

材料二   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一直战乱频繁。期间有中原汉族的自相残杀,更有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入侵,如五胡内迁、永嘉之乱、安史之乱等,把整个北方搅的鸡犬不宁。而南方则相对安定,战乱很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北方战乱南方安定,促使大量中原人口被迫或自愿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开发。南方开发少,水资源丰富,相对于较冷的北方,南方气温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农业的长足发展为南方手工业的兴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袁振宇《中国古代史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至西汉中国古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汉至唐朝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胭脂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红色颜料,绘画、化妆品等方面都需要胭脂。红花可直接于纤维上染色而无需媒染剂,是制取胭脂的主要植物。红花在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北魏的《齐民要术》有专章记载红花的种植方法。此外,贾思勰还提到在当时种植红花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到了唐代,红花种植已经遍及全国各个地区。红花的栽培、制作工艺,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元代甚至设置了“红花局”“红花提举司”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摘编自王冬松《“红花”“胭脂”考》等

材料二   1519年,西班牙发现了原产于墨西哥的胭脂虫,用它制作的红色染料是欧洲人见过的最鲜艳、最浓的红色。于是,胭脂虫红成为欧洲主要的红色染料,广泛用于纺织品、化妆品、食品等行业,西班牙人从垄断胭脂虫红贸易中赚取了巨额利润。16世纪,欧洲画家的调色板上也盛行胭脂虫红。17961820年,在墨西哥的年出口总量中,白银占75%,胭脂虫红占12%,蔗糖占3%。在当地的热带低地种植园里,西班牙人强迫非洲奴隶利用仙人掌养殖胭脂虫以提取色素。

——摘编自余玉霞《西方服装文化解读》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红花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胭脂虫红的生产销售带来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284次组卷 | 4卷引用: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