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朱熹虽然承认疫病有可能传染,但若因可能传染而躲避不照顾亲人,则“伤俗害理,莫此为甚”,故从恩义的角度,即便会感染也不当避。清朝出现了大量赞颂人们不避瘟疫照顾得病亲人而终无恙的记载。这反映了(     
A.朱熹不重视科学防疫措施B.主流价值观影响防疫行为
C.政府注重基层的防疫治理D.时人批判不顾病人的做法
2024-04-2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这一课时,查找了以下三则文献史料。这可用来研究(     
记载出处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周易》
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周书·无逸》
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礼记·哀公问》
A.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社会生活B.农耕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
C.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生活D.封建政府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3 . 《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都城汴京每年消耗木、木炭数千万斤,供应困难。后来,建立了二十多个由官方垄断经营的石碳场,煤炭成为主要燃料来源。据此可知北宋时,煤炭(     
A.加剧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B.助推城市发展的活力
C.开始作为冶铁的主要燃料D.催生了能源革命兴起
2024-01-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一)历史试题
4 . 清朝同治年间的《恩施县志》记载:环邑皆山,高山以包谷为正粮,间有稻田,……贫民则以种薯为正务,最高之山,惟种药材,近则遍种洋芋,贫民赖以为生,……邑民食稻者十之三,食杂粮者十之七。由此可知外来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A.丰富了当地人的食物结构B.缓和了地主和农民的矛盾
C.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D.使传统自然经济濒于解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关于水稻种植,我国古代文献中留下了大量记载。据此可以得出(        
“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四民月令》崔寔(东汉)
“下泉宜稻,得其宜,则利百倍”《博物志》张华(西晋)
“曝(稻)根令坚”;“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齐民要术》贾思勰(北朝)
A.土地利用效率需要提高B.南北方种植结构存在差异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D.稻作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记载,面对疾病和瘟疫,清朝前期除了采取一般性的安置病人、施医舍药、隔离防控等措施外,一些官员和朝廷大臣还会通过刊刻文书的方式,来帮助更多民众隔离、预防或治疗疾病。这反映出清朝前期(     
A.中医治疗瘟疫的技术已比较成熟B.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与疫病防治
C.地方官员在防疫中发挥主导作用D.医学进步能有效控制疫病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代农民如何收割水稻,史书上不曾记载,而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弋射收获图》(局部,见下图)则形象地展现了当时收割水稻先割谷穗,再刈谷草的情况。据此可知,汉代画像砖(     
A.具有弥补史书不足的作用B.能够完全还原历史的原貌
C.可以纠正史籍记述的错误D.是最真实可靠的研究史料
8 . 《礼记·王制》记载:“用器不中度,不鬻於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鬻於市”;荀子也说:“商贾敦悫无诈,则商旅安,货通财,而国求给矣。”这表明(     
A.政府重视对商业的管控B.诚信的商业伦理历史久远
C.重义轻利成为社会的普遍追求D.商业繁荣促进了思想活跃
2023-05-2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慕维廉(1822—1900)与蒋剑人合译的《大英国志》中记载:“国中器用,机巧甚至精,使百物流行四方”,“一千七百六十九年,始开煤矿,中有水,以火轮器汲之;一千七百八十五年,始用火轮器以织布,民间大有裨益,实上帝之恩也”。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英国(     
A.工业革命拉开了序幕B.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C.工业生产能力的提升D.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