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史料发掘与历史认知】

材料一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之墓。迄今已出土1万余件(套)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重要文物列表   

1木牍约200版,竹简约5000枚。包括《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五色食胜》等。其中不少为失传的古代典籍
2孔子徒人图漆衣镜摆放在刘贺床榻前,是集屏风、衣镜为一体的“屏镜”,上有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孔子像
3粮库内发现有水稻、粟、甜瓜,梅等多种可食用植物遗存
4大量黄金货币和金银饰的车马器,仅金器就有478件,重量约115公斤;种类包括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版等,以及以金银技法(鎏金银、错金银、包金银等)加工的车马器等
5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大角羊银当卢”,是内地出土最早的“带有回首式走兽纹的马具”
6作为编钟架构件的鎏金青铜钩取骆驼,是长江流域较早出现的骆驼形象的文物

——摘编自王子今《海昏侯墓园考古与西汉史的新知》

材料二   1759年,苏州人徐扬完成画作《盛世滋生图》(如图),表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景象。画作中,有14家丝绸店,22家棉布店。米市附近商旅如织,水运繁忙,有服务设施行业如酒楼、饭馆、珠宝、玉器、古玩等8家烟店中3家标出“(福建)浦城建烟”的招牌,还见许多钱庄字号。城郊的木渎镇和枫桥镇在图上也被尽情描述出盛世风貌。


   

——摘编自黄锡之《从(盛世滋生图》看乾隆时期苏州对江南社会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所反映的西汉中晚期的社会状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估《盛世滋生图》的史料价值。
2023-07-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省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南亚沿线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路段,在其沿海及一些岛屿上发现大量与当时海上交通及贸易有关的考古遗存,其中就有不少来自中国汉朝的文物。 目前,在东南亚的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地共20余处遗址出土了汉朝文物,这些汉朝文物的出土,再现了汉代中国人和汉文化沿海上丝绸之路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历史图景,是研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及中外交流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西汉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环绕中南半岛,即“大陆东南亚”航行,并沟通印度的。到了东汉,其走向变得复杂起来,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通向东南亚岛屿地区的一些线路。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专古专家解读:汉代中国人和汉文化如何沿海上丝路走向世界》

材料二:明朝永乐年间,海内升平日久,国运昌隆,明帝国成为当时亚洲乃至世界强国。明成祖更倾心于追溯历代盛世中帝王的治绩,向往在海外树立威望。于是明成祖决定,令庞大的中国船队驶出国门,活跃在东南亚、南亚乃至阿拉伯和非洲东岸的广大海域,向世界显示中国作为航海大国的强大实力。下西洋前期,郑和使团的活动范围在东南亚各国之间,主要解决中国在东南亚和南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树立起中国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中的威信,为“重振已坠之国威”而进行广泛的外交活动。后期航海的主要任务是向南亚以西继续航行,到达波斯湾以及更远地方,通过开辟新的航路,让从来没到达过中国的海外远国,“宾服”中国。在后期航海中,郑和船队经过南洋群岛,横渡印度洋,取道波斯湾,穿越红海,沿东非之滨南下,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部沿岸诸国及马达加斯加岛一带。

——摘编自武斌《郑和下西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海上丝路发展产生的影响。
3 . 食物与货币

材料一   19721974年在长沙马王堆发掘三座西汉初年的墓,墓主为第一代轪侯及其妻子、儿子。出土大量文物,其中与饮食有关的有:

辛追(轪侯妻子)墓出土物五谷及豆类11袋,有稻、小麦、赤豆等。出土野鸡、野鸭、鹤、等禽骨;兔、牛、绵羊、等兽骨;鲫鱼、鲤鱼、鳜鱼等鱼骨。出土杨梅、梨、枣、橘、等标本。出土藕片汤和白菜、葱、等多种菜籽。出土釜、甑、鼎等炊具,可煮、蒸、烤、炸等;调味品十余种,五味俱全。出土精美漆器的盘、鼎、盒等餐具和锺、钫、壶、勺、樽等酒具。

出土722支遣册(专门记录随葬品器物的简牍)中有350支关于食物、食具的记载,可与出土的食物、器物相印证,既有符合身份礼制的饮食器,又有各式方法烹饪的佳肴美味。出土的帛书《养生方》中强调饮食疗法,药酒酿坊等。


(1)上述材料出土文物中涉及了哪些类型的史料,举例说明。并依据材料概括西汉初年贵族的饮食特点。

材料二


从左到右:耸肩尖足空首布(春秋·晋)、梁充釿五十当锊(战国·魏)、(宋子)十二朱三孔布(战国·赵)、蚁鼻钱(战国·楚)、齐建邦囗缶化刀币(战国·齐)、秦半两(秦)、卢金(战国·楚)


(2)指出材料二存在的问题。

材料三   “始,益州豪民十余户连作交子……诸豪以时聚首,同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书填贯,不限多少。收入人户见(现)钱便给交子,无远近行用,动及百万。街市交易,如将交子要取见钱,每贯割落三十文为利”。


(3)依据材料三概括宋代交子的特点。

材料四   20207月,在亚投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亚投行已经从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来自六大洲的102个成员。亚投行从最初的倡议到最终的落实,历时27个月、800多天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2016116日终于正式开张.作为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也将为亚洲和世界各地的国家或地区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亚投行的主要宗旨是: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其他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作,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应对发展挑战。


(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谈谈亚投行的成立背景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023-01-06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是有关棉花的一系列历史考古发现。

发现一:考古学家在距令4000年前的埃及法老墓中发现了罕见的盛有棉籽的器皿,以及木乃伊身上缠绕的棉布彩带。

发现二:“那里还有一种长在野生树上的毛,这种毛比羊身上的毛还要美丽,质量还要好。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从这种树上得来的。”

——摘编自希罗多德在印度旅行时的记述

发现三:下图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棉布单、棉布方巾等汉晋时期的棉织品。据研究显示这些棉布很有可能来源于古印度地区。在新疆尉犁营盘汉晋墓地还出土了100克棉铃壳的籽棉。

材料二   全球棉花生产、消费中心的转移

注:图中代表棉花生产、消费中心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三   2012年,中国的工厂拥有世界上近一半的纱锭和织机,消耗世界原棉产量的43%(亚洲占82.2%),而北美和西欧仅分别使用全球棉花产量的4.2%和0.7%。200多年后,全球棉花的大部分使用再次集中在1780年以前的棉花产业中心地带。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的三则考古发现对研究棉纺织业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全球棉花生产、消费中心的空间变化,并做出合理分析。
2024-01-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据初步统计,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湖北、安徽、四川、云南等23个省、自治区。秦、楚、燕、齐、赵、魏、韩的广大地区都有铁器出土。战国铁农具的种类很多,有铧、锄、铲、耙等。河南洛阳战国粮仓出土铁农具72件,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铁农具近70件。就铁农具种类而言,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除草、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

——摘编自李健民《战国时期铁农具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史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期已被铁搭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发展特点。
(2)根据史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出现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2024-02-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出土于河南辉县的战国铁犁铧。


管子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钅且、夷、斤、劚,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商朝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等,中国社会历史进入到铁器时代。

——摘编自白云翔《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朝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粘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摘编自徐勇《新编中国史话·经济生活卷》


(1)材料一中三则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则?你的理由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棉纺织物是古代印度4-5千年前的三件棉织品残片。公元前6世纪,印度棉纺织品开始被销往至欧洲,在罗马帝国棉纺织品成为贵族垂涎的物品。11-13世纪,意大利威尼斯支配着地中海世界的棉花贸易。

根据文献与出土资料,在公元前2世纪开始,棉花通过3条不同的途径传入中国。元代,棉花在江南广泛种植,松江成为全国棉织品中心,16世纪开始行销到欧洲,1819年达到330多万匹。

大航海时代之后,美洲陆地棉因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在世界各地得到栽培和种植。

——摘编自曹瑞臣《棉花的全球传播》

材料二

1784年,英国商人塞缪尔在曼彻斯特建造了一个使用水力纺织机的棉纺厂,雇佣了一批当地的孤儿做工人,原料用的是美洲加勒比的棉花,产品一部分销往欧洲,一部分运往非洲满足那里的奴隶贸易,还有一部分送往美洲,供给自己家族那里蓄养的黑奴。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棉花传播与贸易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成为“棉花帝国”的原因。
2022-07-0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先进工具的发明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也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敦煌莫高窟第445窟唐代壁画中的《牛耕图》。图中的犁辕向上弯曲,犁辕末端和犁衡固定在一起,犁型辕衡则横架在两牛肩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犁耕技术发展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


——摘编自朱筱新《文物讲读历史》

材料二     飞梭的发明为完全机械化铺平了道路,珍妮纺纱机、骡机等机器发明后,从纺纱到织布的工业流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动力问题,英国实现了更进一步的机械化,创造了一种与传统农业社会完全不同的文明形态。工业革命早期的技术革新发端于英国纺织业,它的根基是一个足够庞大的需求市场,一个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从业者群体,以及能够持续给子创新者经济回报的宽松投资机制。

——摘编自《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

材料三   我国交通工具的变化


年代主要交通工具
20世纪50年代主要步行、独轮车,或牛马车;人力、畜力是主力; 1950年8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正式开航。它是十足的“新鲜事物”,当时坐飞机前,乘客都要先过秤,体重合格才能坐飞机-因为飞机小,载重能力有限,如果乘客太胖,飞机就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20世纪60年代公交车并不普及,由于国内石油资源紧张,公交车顶有一个大的煤气包1969年10月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完工,全长23.6公里
20世纪70年代中国有“自行车王国”的称号。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省吃俭用才买得起,而且当时购买自行车得凭票。70年代末期,永久、凤凰、飞鸽等品牌的自行车开始风靡中国
20世纪80年代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的象征;公交车开始普及全国;北京出租车黄色“面的”流行;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
20世纪90年代公交车已经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80年代末90年代初,飞机还是新鲜事物,线路和航班次数都很少
21世纪私家车普及,品牌众多,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出租车更新换代,混合动力、无障碍出租车上路;建设更加绿色、环保、人性化的新型交通体系;火车、高铁、地铁、轮船、飞机等都成为国人常见的出行方式;新能源车辆加快推广。

(1)材料一中曲型的发明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生产工具的变革给英国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三的表格能够反映我国交通变化的多种趋势,简述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2-02-08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注:浙江良渚古城约公元前2600-前2300年时的遗址平面示意图,实际面积约290多万平方米。A.王权贵族宫殿区(矩形内);B.内城(一圈黑色阴影部分为城墙,石基土墙,宽20-150米,高约4米,缺口处为城门);C.外城;D.贵族墓葬区;E.手工业作坊区;F.农业及平民居住区;G.湖泊沼泽河坝区,有港口码头等。(图中文字为现代地名,可忽略)图2注:西亚乌尔古城约公元前2100 -前1900年时的遗址平面示意图,实际面积约88万平方米,有城墙;幼发拉底河主河道沿城西流过)。A.北部港口;B.西部港口;C.圣界(呈规整的矩形布局,建有祭神的塔庙,基座长64米宽46米,有300余级台阶);D.平民居住区(内有面包作坊等,两个“X”之间据推测为一段笔直的通向圣界的大街)

—据刘斌.王宁远《2006-2013良渚古城遗址考古的主要收获》等

(1)提取图文材料中的信息,概括良渚和乌尔两古城的主要相同点。
(2)从你提取到的两古城相同点中自选2点,分别予以历史阐释(只选择不阐释不得分)。
2024-04-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