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我国的化肥生产能力仅6000吨,远远满足不了庞大的农业种植需求。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化肥生产技术,只相当于美国四十年代的水平。1972年,中国化肥更是有55%依赖进口。化肥紧缺,关系到千千万万群众的口粮,因此新中国把化肥列为战略资源,举全国之力提高生产,并不遗余力用极其宝贵的外汇进口。在1973年,国家计委就向国务院建议,在3至5年内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价值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也被称为是“四三方案”,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引进了13套大型化肥装置。这些装置引领了中国化肥特别是氮肥行业与世界接轨,步入大型化、低能耗的发展道路。这是继1950年代引进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到了1978年的时候,我国的年产尿素可以达到159万吨,可增产稻谷近6500万到8000万吨,也就是1300亿到1600亿斤,而1978年的国内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095亿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3年中国引进13套化肥生产设备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3套化肥生产设备引进的重大意义。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航海中,航船定位、定向和计算时间的依据是本初子午线。自大航海以来,欧洲各国的航海人各自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本初子午线,于是,经过里斯本、巴黎、格林威治、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加的斯、里约热内卢等地的经线,分别被不同的航海者认作本初子午线,形成了很多条本初子午线并存的局面。据统计,在1884年华盛顿国际子午线大会之前,光是欧洲人的地形图上标注的本初子午线就多达14条。这就是说,一艘位于海洋某处的船只,如果依据14条本初子午线分别来表述其方位,人们就可以对这艘船的地理位置给出14个不同的但都准确的答案。188410月,由27国代表参加的华盛顿国际子午线大会正式召开,这次会议决定:采用一条所有国家都通用的本初子午线,建议派代表参加会议的各国政府接受经过格林威治天文台经纬仪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大会还建议采用以格林威治子午线为基准的“世界日”,为建立世界时区体系打下了基础。大体上,欧洲国家和北美地区到20世纪上半期都已接受时区体系。

——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材料二   1874年,《申报》在一篇社论中就直指租界的经济活动、国际贸易与办公时间被西方垄断的事实。1866年,英籍海关人员赫德主持试办的新式邮局,仿照英国邮政系统引入格林尼治时间。民国初年,北京政府在遵行全球标准时区体系的基础上自主规划、颁行了五时区制。南京国民政府亦沿袭五时区制。但五时区制处于激烈变动之中,如1933年广西省政府认为“采用中原时既属不可,采用陇蜀时亦极不便”,遂通令全省“一律严守本省采定东经110°为标准时刻”,形成独特的广西时间。这种情况直到1939年国民政府为适应抗战军事部署的需要而重申五时区制并改以陇蜀时区为全国标准时区后才稍有好转。1949年,毛泽东在新政协开幕词中表示,新中国将“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新中国成立后自觉遵行的“北京时间”(即东八区时),实质上是对近代全球标准时间体制的自觉默认、自动遵行与自主实施。

——摘编自封磊《从海关时到北京时:近代中国的“时区政治”及其嬗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标准时间体系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标准时间体系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际标准时间体系的认识。
2024-04-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3 . 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积极干预,并主张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社会问题,保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该思想形成的主要背景是(     
A.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B.自由主义弊端阻碍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C.无产阶级斗争持续高涨D.欧洲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形成
2024-04-1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远在唐朝以前,我国侨胞的足迹已到达东南亚,其中绝大部分是福建籍同胞,他们由闰南泉州港乘帆船抵达。公元六世纪的文献上已有泉州与海外交往的记载。宋元时代,泉州港与东南亚、伊朗、阿拉伯、东非和日本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友好往来。侨胞身居异城,但心向祖国,关心家乡人民的生活,经常把他们认为最重要的经济植物的种苗和栽培技术带回国内。

——摘编自李芳洲《华侨在植物引种方面的贡献》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华侨引种是过去华侨引种文化传统的自然延续,同时新中国的成立也极大鼓舞了海外华侨的爱国热情,广大侨胞传承引种文化的心情更加迫切。在朝鲜战争爆发以及冷战禁运背景下,为中国引进优质战略、经济作物以及种植技术成为20世纪50年代华侨引种工作的重中之重。1951831日,政务院第100次政务会议做出《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指出:“为保证国防及工业建设的需要,必须争取橡胶自给”。11月,华南垦殖局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叶剑英担任局长并主抓橡胶引种和种植工作,种源除了征集自之前华侨在海南创办的橡胶园外,还广泛联系东南亚华侨引进最新的橡胶良种和技术。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被誉为“华侨橡胶王”的雷贤钟冒着生命危险把100多斤优质胶籽、300多株芽接桩和200多米芽条带回国并试种成功,周恩来称赞其“比带金子回国更宝贵”。

——摘编自张行明艳林《新中国华侨植物引种历史的考察》

材料三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世界各地大多数物种都能在我国生存,且找到合适的栖息地,所以中国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几率非常高。在中国,外来入侵生物分布范围极其广泛,除了青藏高原等少数人迹罕至的偏远保护区外,全国34个省市区都有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从森林、水城、湿地、草地荒漠、戈壁等自然生态区域到农业区域、城市居民区等随处可见到入侵生物,其中以水生生态系统最为严重。

——摘编自范秀琴《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对策及新的研究方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华侨植物引种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相关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华侨橡胶引种的背景及其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引进外来物种的认识。
2024-04-0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农业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产生,并延续至今。它诞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与自然的选择,即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农产品商品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农业经营往往以一家一户为单位,集中式的大规模农业生产较为少见。传统农业知识与技术的延续往往依靠的是代际传承,这造成传统农业知识体系更新缓慢,相关知识与技术强调归纳与总结。

——摘编自韩贤克《中国传统农业与农业文明的发展探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结合所学,列举元明时期农业“相关知识与技术强调归纳与总结”的代表性著作。

材料二   1946年5月,随着国民党破坏和平的企图日益明显,中共中央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这一指示改变了抗战以来我党推行的“减租减息”政策,强调用和平的手段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然而,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五四指示”的局限性、不彻底性的缺陷显露出来,主要原因是没有无条件废除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权,提出的方式均为“有偿”,没有放手发动群众。土地改革运动在各个解放区进行也是不平衡的,有些地方的土地分配不合理。针对这一情况,1947年夏,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摘编自周锦涛《刘少奇与解放战争期间的土地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全国土地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指出这次会议“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的文件及其影响。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和完善土地政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从初期的“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到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权分离”到新时代的“三权分置”。这些变革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确保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摘编自刘雅静《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及基本经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综合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调整的经验。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橡胶需求增长,英国皇家植物园组织团队深入南美洲搜集橡胶种子,经培育后分发到锡兰、马来亚等地,西方资本公司转而在东南亚建立大量橡胶种植园。19051924年,东南亚橡胶在世界橡胶产量中所占比重由6.8%上升到了93.2%,仅马来联邦地区的橡胶种植园就有300个,西方资本投资额约为5000亿美元。

——摘编自王杭亚《从东南亚种植园看殖民主义生态影响》

材料二   二战结束时,马来西亚的经济已成为以橡胶、锡这两个农矿初级产品生产与出口为主的典型殖民地经济。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因英国资本撤出致使马来西亚许多大型种植园被废弃:政府将其划分为小块分配给马来人,同时鼓励开发新的小胶园,推广高产胶树与新型技术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政府在不适合种植橡胶的地区推动稻米与油棕等经济作物的发展。政府还通过调节国内橡胶产量和出口来维持与增加橡胶收入,以应对世界橡胶市场上合成橡胶的竞争。1979年,马来西亚等“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成员国与消费国签署《国际天然橡胶协议》,该协议生效后成功干预了橡胶市场价格的几次变动。到1988年,马来西亚的橡胶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摘编自姚《《从殖民地经济到现代经济》

材料三   1952年,中国政府与锡兰签订贸易协定,用大米换取锡兰橡胶。50年代中国在海南等地尝试种植天然橡胶,后来成为世界上唯一在北纬18°到24°范围内大面积成功种植天然橡胶的国家。21世纪初,中国橡胶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马来西亚等国投资建立橡胶加工厂或控股、参股当地橡胶企业。2006年,云南农垦集团在老挝成立了云垦云椽公司,与政府合作积极带动当地村民发展橡胶产业,实施罂粟替代种植。

——摘编自杨云匀、马俊《中国与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研究》等

(1)结合材料一、概述20世纪初西方资本公司在东南亚建立橡胶种植园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概括马来西亚政府在从殖民地经济到现代经济转变中所做的努力。
(3)简析中国与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弗雷德里克·W · 泰勒(1856-1915年),现代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当过木工、机械工、钢铁厂的组长、工长、技师长,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该书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人 为本”管理思想和劳资关系角度出发,提出和完善了一整套后来被称为“泰勒制”的生产管理方法,包括 工艺与产品标准化、弹性工作制度、职工合理定额方案、劳资沟通与职工参与管理方案、奖励制度等。泰 勒的科学管理制度的创立,推动了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对当时美国乃至后世的现 代管理理论和现代生产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马克走《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   苏俄十月革命后,列宁曾说:“苏维埃共和国在这方面无论如何都要采用科学和技术上的一切宝贵成就。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   结合的好坏。应当在俄国研究和传播泰勒制,有系统的试行这种制度,并且使它适应下来。”由此形成了   一种新的国家管理形式——计划经济。而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泰勒制的推行使企业极大   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整体社会生产的无计划性,却无法避免以生产过剩为标志的大危机迅速爆发。这在某种意义上,反映出泰勒制的根本缺陷。

——摘编自任婷瑛《思考泰勒制的应用及对其进行的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泰勒制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秦勒制。
2024-04-2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武汉城市转型与发展】

材料一   武汉地处内陆腹地,居中得水,地理区位优越,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交通便利、商贸发达的大都会。武汉不仅在20世纪初叶辛亥革命中打响了第一枪,而且早在19世纪中期就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领头羊。但武汉的传统社会特征同样非常突出。武汉解放伊始,就面临着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的任务,新生的城市政府明令禁止和严厉取缔纳妾、赌博、吸(鸦片)烟等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大力移风易俗,改革、消除各种毒化社会、危害市民身心健康的社会风气和生活习俗。

——刘崇顺《社会转型与城市发展——写在武汉解放60周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武汉立足自身实际,学习和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对城市管理体制进行了新的探索。武汉市在重点解决城市管理职能交叉、重叠、缺位、错位等问题的基础上,强化全口径城市管理数据互通共享,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城市管理的权威和综合效能。同时,加强对虚拟社会的管理和引导,积极优化网络生态环境。政府先后制定《武汉市容环境卫生规范》《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等规范性文件,既规范了城市管理执法权力,又促进新高考联考协作体了权力运行的精细化。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武汉即提出城市管理市场化改革思路,由政府花钱买服务,引入市场力量、使用市场手段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武汉市引导社会各界通过问计献策”“电视问政、微信微博等各种途径参与城市社会管理,为优化城市治理出谋划策。

——陶维兵《武汉城市治理的历史探索与未来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武汉由传统都会向现代都市转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城市化治理的经验。
2024-04-27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60年代,非洲大陆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 1961年,中国与坦噶尼喀建交。1964年,坦噶尼喀与独立后的桑给巴尔合并,改称坦桑尼亚。 当时的坦桑尼亚领导人设想建设一条从内陆国家赞比亚到坦桑尼亚最大海港的铁路,这既能方便赞比亚的铜矿出口,同时又可以为周边地区的反殖民主义斗争提供支援。但他们先是遭到西方国家和金融机构的刁难,后又遭到苏联的拒绝。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表示:西方帝国主义不干的事,我们帮着你干,而且我们干的话,会干得很漂亮。坦赞铁路从1968年开始勘测设计,到 1976 年建成,中国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 100万吨,派出技术人员约5万人次(其中牺牲在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中国员工将近70位),总投资约 10 亿元人民币。通车后不久,中国把铁路运营完全移交当地,撤回了全部中方员工。2013 年,习近平主席出访坦桑尼亚,特别赞扬了坦赞铁路精神,还到援坦牺牲烈士的墓地凭吊。

——摘编自周南《我国援建坦赞铁路的决策背景》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坦赞铁路建成的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依托于政府、企业、资本等多重力量的结合,借助粮食援助、“绿色革命”、自由贸易等方式,一步步建立起在全球的粮食霸权。美国长期对出口的农产品给予补贴,小麦的出口价格低于成本的46%。美国学者苏珊指出,美国用粮食为武器,摧毁了第三世界国家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体系。获得粮食垄断和霸权地位后,美国利用其跨国公司,在相关产业中谋取长期巨额利润,其粮食援助往往附带政治条件。美国成为粮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并进一步扩大了与发展中国家在粮食生产、科研、安全等各方面的差距。相关国家接受美国的粮食战略,不仅难以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还将丧失其经济主权和政治安全。

——摘编自李曼《霸权主义视角下的美国粮食安全战略研究》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立足国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逐步建立更完备的粮食安全体系。中国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创始成员国之一。2016年,中国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签署谅解备忘录,目的在于加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合作,终结全球饥饿,进行世界范围内农业合作和粮食援助。40多年来,中国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原则,开展一系列国与国间农业技术合作,派遣农业科技人员前往发展中国家,开展培训班,传授杂交稻等农业技术,推广先进机械,并在“一带一路”设立跨国粮农企业,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面对粮食安全问题,中国走出了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摘编自王琴徐菲《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历史进程及前景展望》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美两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处理粮食安全问题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
2024-04-04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