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汉代张仲景不仅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理论,突出了饮食的调养及预防作用,开创了药物与食物相结合治疗重病、急症的先例,而且记载了食疗的禁忌,及应注意的饮食卫生。据此可知( )
A.中国古代医学家对药物性能功用的认识B.确立了古代中医药食同源的标准化体系
C.药物和食品相互渗透为历代中医所接受D.为中医药食同源养生保健理论奠定基础
2022-05-26更新 | 1454次组卷 | 15卷引用:天津市七校联考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发表于2009年,宣言指出“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由此可见,各国政府认识到(       
A.粮食安全至关重要B.国际合作解决经济危机
C.需要开放贸易市场D.当今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3 . 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农牧业,便造就了现代农牧业。它包括:普遍使用科学育种,水利、机井机器、动力、化肥,以及各种农药、除草剂、塑料地膜大棚、土壤改良、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等。由此可见,现代农业(       
A.提高科技含量是重要因素B.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C.完全以市场的发展为导向D.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2022-04-26更新 | 2367次组卷 | 26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翦伯赞认为:“汉朝的文明光辉已经把西藏、青海除外之今日的整个中国照得通明,并且通过南山北麓之颈形狭管,在天山南北射出它的光辉。这种光辉,渐渐向中央扩大它的照射,大约在里海、黑海之南,便与罗马共和国的光辉交光采连,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美景”。这种“美景”的呈现主要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开通B.民族政策的宽容C.匈奴势力的衰落D.屯戍政策的推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文献记载,官路与民路共同组成了清代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络,扩大了商品流通的渠道,大量商品正是沿着这一网络的经纬,从任何一地流到另外一地,农村、市镇、城市之间经济上的联系由此而密切起来。据此可知清代
A.城乡榷场互市贸易逐渐兴盛B.全国范围商业贸易网络形成
C.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核心D.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就此而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道光年间《南海县志》载:“牛痘之方,英吉利蕃商多林文于嘉庆十年(1805年)携至粤东,其法刺牛膊小痘,剔取浆水,点小儿两膊之白夹穴……如其奏功,(痘)永不复出”作为直接证据,该材料可用于
A.证实中国最早的牛痘免疫疗法B.研究清代外洋医术的引进与传播
C.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起步D.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的广泛影响
2022-01-20更新 | 841次组卷 | 1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2届高三第三次统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电视剧《一代儒商孟洛川》中有一个情节:1869年,法国鸿丰洋行的一船洋纱以极低的价格出现在上海市场,使原来的上海洋纱市场受到致命打击。众人纷纷猜测其中原因,下列猜测最为合理的是
A.商船为海盗劫持,销赃而来B.巴拿马运河开通,航程缩短,运费降低
C.工业革命完成,提高了社会生产力D.苏伊士运河开通了,航程缩短导致运费降低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世纪前后至6世纪,中国主要出口黄金和丝织品。由于航海技术难以胜任大规模海运,中国人很少远航,这一时期中国海上贸马主要由印度洋地区的波斯、阿曼商人操持。6-10世纪,阿拉伯商人成为印度洋贸易的主力,中国的陶瓷外销从有限的奢侈品贸易转变为大量的订制生产和出口,海上贸易扩及日本、琥球和朝鲜。10-14世纪许多中国大型船舶停泊于印度西海岸,改变了往日“外商来贩”的局面,中国也成为东海、南海和印度洋贸易的主导者之一。15-18世纪中期,中国的丝、瓷器和茶叶出口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且不再经过无数的中间人和以货易货的方式,而是借欧洲人之手,把中国商品运到欧洲和美洲,换回中国亟需的硬通货白银,中国的海外贸易空间扩展到了全世界。

——摘犏自李伯重<中国海外贸易的空间与时间一全球经济史视野中的“丝绸之路”研究》

材料二 在19世纪后期,出口税高于进口税的协定关税制度,既不能“奖出",也不能“限入"。在1870——1931年这62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颏由1118988134海关两猛增至2342964719海关两,增长了19.69倍。其中出口值由55294866海关两增至909475525海关两,增长了16.45倍,出口商品由原来以制成品和半制成品为主的格局逐渐向原料品转移;同期进口净值由63693268海关两增至1433489194海关两,增长了22.51倍。在此期间,众多对外贸易港口中,上海无论在中国总出口还是总进口中始终占据第一位。对外贸易的商品在上海集散,带动了上海对内贸易以及市内商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全国商业最繁荣的城市。

——摘编自刘明强《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动趋势研究(1870-1931)》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海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2021-11-17更新 | 88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模拟冲刺历史试题(天津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