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代政府始终将粮食视为战略物资加以控制,这导致了古代粮食流通在大多时期处于政府的强力干预中,粮食的自由贸易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在古代社会早期,粮食作为商品进行市场贸易的规模很小。西周时期,政府对粮食流通进行干预,至春秋战国时期贩卖粮食逐渐成为商人经营的大宗买卖。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大统一局面的形成,无论是政府组织的粮食流通,还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的粮食流通其规模都大大超过以前。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凿,漕运业的发展以及一大批转相灌注仓的修建,粮食流通出现更为兴盛的局面,并且开始形成南粮北调的格局。宋元时期,在粮食民间贸易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即商人们开始置流行数百年的“千里不贩籴”的转运原则不顾,而参与粮食的长途贩运,“富商大贾自江、淮贱市粳稻转至京师坐邀其利”。明中叶以后,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形势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原来输出粮食的中心区变为输入粮食的缺粮区,原来的“苏湖熟,天下足”被改为“湖广熟,天下足”。这一时期江南区域内的粮食运销是相当繁荣的,如常熟地区外调浙江地区湖州米接济杭州,嘉定县因不宜植稻而“向赖邻邑之米接济”。所以,总体来看,古代粮食流通还是以国家的指令性计划为主,辅以市场调节。这样的流通体制有利于保证国家的急需如军粮、救灾及城市用粮,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但却大大降低了粮食流通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

——摘编自吴宾、党晓虹《中国古代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粮食流通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产量供不应求,粮商哄抬粮价,粮食问题突出。而正是在这一时期,城镇化、工业化开始起步,对粮食供应的数量及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953年的《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正是为了缓解当时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而出台的,由政府出面控制市场流通粮食,收购农村余粮,分区进行粮食供应,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供需矛盾。由此,我国进入粮食统购统销阶段。正由于有了政府的干预,以农支工,在粮食产量有限的情况下,国民基本生活需求和工业建设需要同时得到了保障。

——摘编自肖湘雄、周梦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回溯与展望》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粮食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指出党和政府为此而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   2008年以来,全球性粮食问题愈演愈烈,受地球自身规律,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量下降。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强调工业化,忽视了农业发展。发达国家出于国家安全因素考虑对本国农业实行保护补贴政策,农产品生产过剩,因而实施鼓励出口政策,摧毁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后影响了全球粮食的正常生产。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使粮食需求量增加;由于能源的紧张,越来越多的粮食被用来转化成新型生物能源……中国必须立足自我,加强粮食安全建设,解决好自身的基本粮食需求;在全球性粮食危机中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加强与各国的粮食合作,推动危机的解决,促进和谐世界的建设。

——摘编自华凌志《全球性粮食危机与中国的应对》

(3)据材料三说明全球粮食危机出现的时代背景;并根据材料,简析当代中国政府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创新之处。
2 . 到16世纪末,欧洲人已用玉米面、小麦粉,还有其他谷类的粉混合烤制面包。据此可知,玉米的传入(     
A.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B.实现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C.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习惯D.丰富了人们的粮食种类
3 . 从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事件到网红“辛吉飞”引爆的食品添加剂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背后都有违法使用化学添加剂的阴影。这类问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     
A.新航路开辟时期B.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阶段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阶段
4 . 《诗经》中有关于商周时期“千耦其耘”“十千维耦”之类对大规模集体耕作状况的描述。形成这种劳动状况的根源在于(     
A.宗法制影响下的集群式农业本质属性B.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低下
C.土地制度的集体化属性D.铁犁牛耕推动经济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巴格达城的码头,停泊着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和丝绸;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和矿物;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和毛皮;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和黑奴。据此可知(     
A.阿拉伯帝国沟通了世界的贸易往来B.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通道
C.新航路开辟使得三角贸易逐渐盛行D.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2023-01-18更新 | 1780次组卷 | 24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2-2023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体系能形成并日臻成熟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②生产技术日益完善
③水利工程相继兴建
④农作物资源的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