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各类技术在总技术中的比较(%)

备注:【大一统】指管理地域辽阔的大一统帝国需要仰仗的发达的通讯技术(交通运输和文化交流、传播工具等)、强大的军事技术、【敬授民时】的历法、土地丈量技术、绘制地图的技术,乃至体现皇权威严的皇宫建筑技术等等,我们把这些与大一统国家密不可分的技术专门抽取一项,统称为【大一统】技术。

——据金观涛《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朝代


西






农业1626154121314271262
【大一统】1312592441121358325343283440
手工业404306347354527474339374546
医药20180884110141621031312
其他1110000190101202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国家统一的关系。(说明:可以就表格内某一项科学技术与国家统一的关系进行论述,也可以提炼新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3-07-3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研究表明,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政府常常要“优商”“恤商”。但历代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反映了(     
A.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B.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D.商人地位逐渐超过了农民地位
2023-07-2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南宋李嵩创作了多幅风俗画《货郎图》(图为《货郎图》临摹卷),描绘货郎肩挑杂货担走街串巷,为偏僻的乡村带来所需的货物和新奇见闻。儿童看见货郎进村后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货郎”现象说明南宋(     
   
A.“瓦肆”遍布大街小巷B.乡村商品物流不够发达
C.边地“榷场”贸易兴盛D.城乡“草市”非常繁荣
2023-06-18更新 | 404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欧国家的重商主义最早是作为国家经济政策出现的,形成了保护本国产业的关税政策,敛聚金银和积累资本的金融政策,鼓励生产的工商业政策,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低工资、低消费的劳工民生政策等政策体系。据此可知,重商主义(     
A.缓和了资本主义列强间矛盾B.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C.实质上是王权与资本的结盟D.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据估计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这说明(     
A.人口流动推动疾病的传播B.美洲人与大洋洲人身体素质最弱
C.新航路开辟缺乏有利条件D.所有欧洲人都已经接种相关疫苗
6 . 1830年,英国采矿工程师斯蒂芬森的机车“火箭号”以平均每小时14英里的速度行驶31英里,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由此可知(       
A.铁路成为英国主要交通方式B.人类活动区域得到极大扩展
C.工业革命推动了运输业发展D.世界各地之间联系得到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据统计,19世纪70年代,中国平均每年进口洋针量为8.57亿枚,19世纪80年代升至19.58亿枚,增加了一倍多。1890~1894年的年均进口量为26.94亿枚。1879年的一份报告也说:“由于价钱便宜品质优越,洋针已逐渐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用品,并且似乎已经大量地代替了土货。”这说明当时(     
A.土洋结合成为大众的消费主流B.近代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民众生活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D.贸易结构出现根本逆转
2023-04-03更新 | 322次组卷 | 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在1833年工厂法颁布以前,英国儿童每天至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有时会达到14、15小时以上,遇到工作任务特别繁忙的时节,儿童们甚至一天要连续工作18小时。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社会问题B.成年劳动力的严重短缺
C.未成年人自主意识尚未形成D.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业劳动生产率,1946年至197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同时,海陆空立体交叉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信息技术产业已被人们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第四产业。科技革命造成的新的技术水平,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单独全面开发新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

——摘编自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1953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即提出技术革命思想,主张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并推广到国防建设中,以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巩固人民政权的双重目的。他们重视工农业领域的生产技术变革,也强调理论科学研究,同时反对用行政力量强制干预学派争论,保证科学技术按照自身的规律去发展。1956年,《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在计算机、自动化、无线电和核技术等领域提出57项重大课题。同时在企业和农村,群众性的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活动广泛开展。

——摘编自刘则渊《论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政策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科技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照片是触摸时代发展、感受社会进步的媒介。围绕“现代海洋科技进步与中国社会发展”,提取以上一幅或多幅照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