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著名农史学家石声汉曾根据引进瓜果蔬菜的命名规律,划分出了“胡”“番”“洋”等各大“家族”。

“胡”族两汉、两晋直至隋唐,从陆路引入的作物种类,多数用“胡”字标明。《博物志》曰:“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齐民要术》中写道:“收胡瓜,候色黄则摘”,成熟之后皮会变成黄色,也就是我们今天称为“黄瓜”的原因
“番”族宋元至明清时期,从域外传入的作物多冠以“番”字,表示是由“番舶(外国海船)”带来的。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福建人陈振龙出海到菲律宾经商,期间“目睹彼地朱薯被野,生熟可茹,功同五谷”,历尽困难带回国内,称为番薯。西红柿在我国最早的记载,见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山西的《猗氏县志》,在其中被称为“西番柿”,由欧洲传教士引入
“洋”族清代传入中国的作物,有不少也用“洋”字冠名。这一时期引种推广的外来作物最出名的当属“洋芋”,也就是马铃薯。除了洋芋,洋白菜也在这一时期进入寻常百姓家,它在今天常被叫卷心菜、包菜、莲白或甘蓝。也有一些曾经是“胡”字辈儿的,在这一时期被改成了“洋”姓。比如洋葱,西汉时期被张骞引入,当时唤“胡葱”;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后,又由欧洲白人传入澳门,然后从广东开始向中国内地推广,过去的胡葱换了个洋名又回来了

——摘编自石决明《几千年来,古人用“胡”“番”“洋”给这些外来蔬果轮番起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瓜果蔬菜的“三大家族”中任意选取一个,进行阐释。(要求:紧扣材料,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2024-08-3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庐山市第一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巧克力传至欧洲后,美洲原生的巧克力文化与欧洲的社会现实相遇、互动和融合。 自17世纪50年代始,巧克力在欧洲社会流传的过程中,饮用口味和配方更具本土特征,巧克力器具文化以及专门的售卖消费场所随之兴起。巧克力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及本土化过程并非一路坦途,一度遭到宗教人士的激烈反对。英国对巧克力贸易和生产中的经济利益表现出极大兴趣。1655年,英国通过武力夺取了可可产区牙买加,18世纪中叶先后夺取格林纳达、圣文森特、特立尼达和多米尼加等可可种植岛屿,可可豆从这些地区不断流向英国和英属美洲殖民地。美洲的巧克力/可可豆输入英国的数量也较为可观。

——据薛宁《近代早期美洲巧克力文化的跨洋传播与欧洲化》

材料二   饮用巧克力在欧洲启蒙时代依然是王公贵族和教会人士的专利。不过在英国和其他新教国家,巧克力馆和咖啡馆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新的聚会场所,甚至是新兴政党的俱乐部。法国大革命之后,巧克力馆的命运变得坎坷,咖啡和茶成了启蒙运动者最钟爱的热饮,而天主教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支持教皇的人士及反对启蒙运动的人则更钟爱巧克力。

——[美]索菲·科 麦克·科《巧克力:一部真实的历史》

材料三   随着欧洲商船、殖民者、探险家将成千上万的物种带到大洋彼岸安家落户,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交错融合。因此要想了解世界历史,就必须了解美洲食物向外大迁徙的故事。

——曹瑞臣 曲兵《话说世界》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2024-08-0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清两朝政府对甘薯的生物学特性已有较高认识,常派官员到各地宣传、发布文书,推广甘薯的种植。特别是在灾荒年份,官方更是劝导农民种植甘薯,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官府的这些行为(     
A.减轻了农民赋税负担B.缓解人口激增的压力
C.提升了政府行政效能D.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
2024-08-0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新航路开辟后,欧亚和美洲大陆之间的物种交换示意图。这一物种交换(     

A.满足了各洲居民的物质需求B.解决了全球的基本温饱问题
C.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发展D.导致了西方殖民扩张的加剧
2024-07-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甘蔗的传播与蔗糖贸易

甘蔗的原产地可能是新几内亚、印度或者中国华南地区。

中国是最早栽培甘蔗与制糖的国家之一。楚国已经开始种植甘蔗;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蔗已在南方广泛种植,并开始制造蔗糖;唐太宗曾派遣王玄策使团到印度学习熬制蔗糖技术,唐高宗时期开始引进印度的砂糖制法。

公元6世纪,波斯萨珊王朝国王库思老一世将甘蔗从印度引入伊朗。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对印度甘蔗种植和蔗糖的对外传播起了加速推广作用:8到10世纪,甘蔗种植已遍及今伊拉克、埃及、西西里、伊比利亚半岛等地。但对中世纪的欧洲而言,蔗糖是典型的奢侈消费品,只能是上流社会和富裕阶层才能消费得起。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到达美洲后,甘蔗开始在加勒比海地区种植。1523年,西班牙人开始在墨西哥大规模种植甘蔗。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葡属巴西和英法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甘蔗种植园经济兴起,世界蔗糖生产和贸易中心转移至美洲。甘蔗种植与奴隶劳动密切相关,据估算,从1500年到1840年,大约有1170万非洲人被绑架贩卖至美洲各地。17、18世纪以来,糖开始成为更多普通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必备消费品。19世纪时,在工业资本主义的推动下,甘蔗种植区域和蔗糖生产地进一步向全球扩散,西班牙殖民地古巴逐渐成长为新的世界糖业中心。大约1850年以后,蔗糖已经深深融入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迈向了消费大众化的时代。

——据季羡林《糖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甘蔗栽培与制糖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甘蔗的传播与蔗糖贸易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4-07-2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在伊朗考古遗址中发现8000年前的炭化苜蓿种子。

史料二   据考古发现的距今3300年前的意大利的砖头写字板上,记录苜蓿当时已经作为家畜饲草被利用。

史料三   古希腊喜剧大师阿里斯托芬(约前446年—前385年)在《骑士》一剧里,记述苜蓿被当作幸运的象征:向战场前进的骑士军团按原定计划稍事停留,临行前精灵们采集了一些四叶苜蓿送给他们,精灵们相信这会给他们带来好运。

材料二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苜蓿起源于古波斯。

大约在公元前700年,苜蓿被列入犹太王国园林植物的清单中。

约公元前490年,波斯及米底人侵略希腊时,苜蓿输入希腊并在欧洲开始种植。

公元前126年,张骞从西域带回苜蓿种子,苜蓿开始在中原地区种植。

16世纪中叶,苜蓿逐渐在欧洲种植开来。

16世纪中叶,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将苜蓿种子带入南美洲,并由此逐渐向北美传播。

1800年,苜蓿已蔓延到六大洲,并且得到广泛种植。

20世纪以来,苜蓿因其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元素且种植过程相对环保,被世界各国广泛用于牧场和养殖场的种植。苜蓿草行业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中国是全球苜蓿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种植面积占全球总种植面积的30%以上。

——以上材料摘编自孙启忠等《苜蓿的起源与传播考述》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苜蓿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作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苜蓿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7-1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新航路开辟后,某一物种传入中国的路径如下: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结合所学知识,该物种引入中国后(       
A.长期被当做观赏和药用植物B.鸦片战争后得到大规模推广
C.首先在丘陵山区种植D.推动了中国纺织业的新发展
2024-07-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资量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8 . 明朝嘉靖年间李元阳编撰的《大理府志》就有“紫蓣”,即紫薯的记载;万历时期,云南省各地都已经有番薯种植的记录。明朝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东莞人陈益从安南(今越南)首先将番薯引入广东。据此推断,甘薯传入中国(     
A.很快推广至江南B.养活了众多人口C.有多种传入途径D.并无确切的时间
2024-07-11更新 | 186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数据大历史某中学高二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计划开展“以松江地区为例透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课题研究。该小组通过查阅书籍、网络等方式搜集到了一些数据,并整理成下面的统计表。

明清时期松江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数据统计表

指标
时期
明朝前期明朝后期清朝前中期
人口数量(万人)123.7227.7263.2
耕地数量(万亩)513.2424.8404.9
市镇数量(个)4461127

(1)基于表中数据,该小组可能会得出关于明清时期松江地区经济发展的哪些结论?
(2)指出该小组在课题研究中数据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2024-07-0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图为明朝万历年间建于福建省福州市乌石山清冷台的先薯亭,亭上的对联为“引薯乎遥迢德臻妈祖;救民于饥馑功比神农。”由此可知,番薯的引进(     

A.说明海禁政策的全面取消B.彻底解决了饥饿问题
C.根本上改变传统经济结构D.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